1.描写老师的诗句有那些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2.外国经典诗词 扩散着紫色的忧伤这是一首俄国经典诗歌 爱 [俄罗斯]安德鲁·别雷 张守仁译) 脚下微波轻拍海岸。 离别时你微笑着安慰: “我们后会有期……那就再见吧……” 这是骗人。你我都知道, 那个傍晚之后我们将永远分手。 天边燃烧着火红的晚霞。 船帆兜满风儿。 海鸥叫声从海上传来。 我心怀哀伤,眺望远方。 船儿像只白天鹅展开了翅膀, 劈开湿润如玉的波浪。 在晚霞中消失在远方。 命运把船儿带向天涯海角。 在那晚霞淡下去的天幕上, 突然升起一团迷雾, 扩散着紫色的忧伤。 3.关于烘托的诗句一、冷暖相衬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山岩震动,清泉叮咚,深林战栗,峰峦抖动.乌云滚滚,雨点将落;水面蒙蒙,烟雾缭绕.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峰峦崩裂,大地摇动.作者极力铺陈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响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勾画出天门打开前的冷暗色调,然而天门一打开,景象就为之一变,天空青色透明,一望无际,太阳月亮一齐大放光明,金楼银台悬空而起,真是光辉灿烂,耀眼夺目,一片暖亮色调.以天门打开为界,前面越冷暗,后面就显得越暖亮,冷暗与暖亮相互映衬,在色调的对比中,使诗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后面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二、动静相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照”“流”“喧”“动”四个动词,描绘了山间清新自然、明丽如画的动态景色: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黑影,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轻轻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竹林中笑语喧哗,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水面上莲叶摇动,是渔船顺流而下.然而这样的动景给人的感觉却是清幽宁静,超尘绝俗.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物,变得更静,即所谓“动中之静尤显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这全赖于衬托的作用. 三、乐哀相衬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凯旋,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战功;另一幅是如花的宫女,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诗人用浓笔重墨极力渲染越国军队的胜利姿态及王宫的繁华、欢乐.末句顺带一笔,引入眼前凄凉之景.前三句乐景为末句哀景蓄势,强烈的对比,巨大的反差,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让人顿生人事变换、古今盛衰之感慨.正应了清人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四、大小相衬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远处、近处,天上、地下,空间被无限扩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叶扁舟显得何等渺小,置身于其中的诗人又是何等的孤苦伶仃!以阔大的环境作为背景,卑小的人物只是沧海一粟,两相衬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惆怅. 五、声寂相衬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一煞】) 深秋,黄昏,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阻隔了莺莺的视线.莺莺送别张生,张生已走,夕阳古道上原来的窃窃私语、依依情话,现在已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原本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鸣之声却不见马上之人,莺莺的心情何等悲苦凄怆!“有声”与“无声”相互映衬,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4.形容声音传播 诗句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个最好记最好懂最贴切.‘ 其他的: 琵琶行 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所见 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有关奉献和付出的诗句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11、粉身碎骨全不惜, 只留清白在人间。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桃李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6.关于粒子的扩散引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但是微观粒子质量太小了。而且在微观世界有比引力强大的多的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尤其是那个强力,牢牢地把质子和中子绑在了一起。你啥时候听说因为地球引力,原子核自动分开了;你为啥能站在地面上而不掉到地心里面去,不就是因为电磁力让带同种电的粒子之间相互排斥吗? 生活中的物体是微观粒子组成的稳定结构,连上面说的那三种力都不能把它们拆散,地球引力怎么可能。微观粒子无规则运动有尺度的,对于常温下的固体来讲,这个尺度人基本上都察觉不到,怎么可能你发现它自己就移动了?当然,有些现象三五载的时间可以发现,比如说2块不同颜色金属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可能就发现相互之间扩散了,但是这些平常生活中短时间你是不可能看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