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些描写“华清池”的诗句1.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白居易《长恨歌》 2.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唐·韦应物《温泉行》 3. 銮舆却入华清宫,满山红实垂相思。——唐·郑嵎《津阳门诗》 4.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宋·汪元量《忆王孙》 5.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唐·王建《舞曲歌辞·霓裳辞》 6.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宋·李纲《雨霖铃》 7.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宋·王安石《西江月》 8. 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唐·白居易《梨园弟子》 2. 描写华清宫的诗词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白居易《长恨歌》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唐·韦应物《温泉行》 銮舆却入华清宫,满山红实垂相思。——唐·郑嵎《津阳门诗》 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宋·汪元量《忆王孙》 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唐·王建《舞曲歌辞·霓裳辞》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宋·李纲《雨霖铃》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宋·王安石《西江月》 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唐·白居易《梨园弟子》 3. 赞美华清池的语句描写华清池的诗句 ★七律 过华清池 山姿水态冠秦疆,美色当初醉李唐。 只把风怀传妙丽,依然韵致舞霓裳。 恨歌独宠痴情圣,遗憾千年错位皇。 一去红尘人已换,满园腰似楚宫娘。 ★七绝·华清池 红墙绿瓦绕骊山, 对酒三杯醉玉环。 松掩廊台妃子笑, 频歌起舞乐笙弹。 ★过华清池 眼前宫殿逾千年, 草木深深景自然。 几处温汤流日夜, 满池祸水化云烟。 琼花失色春光老, 娇燕离梁晓梦残。 禁地难封妃子杳, 游人那得不开颜。 ★七绝·华清池 华清漫步赏骊山, 楚楚身雕似玉环。 遥想玄宗多宠幸, 凝脂尽沐御温泉。 ★过华清池 华清池里水犹温,捉蒋亭前日又曛。 义举煌煌彪史册,赤诚默默送晨昏。 夏威海浪难平意,歌乐山云暂慰心。 向使当年无愤谏,何成今世大国尊? ★七律·和栀子《华清池》 腻涨华清绝代娇,皇恩浩荡妒群寮。 红尘一骑香妃醉,素练三围粉黛消。 折戟常思滔覆辙,瞒天那肯认前朝。 八千里路西游账,雪月风花早报销。 ★贺新郎 过华清池 千载风尘月,望骊山,依稀还是,旧时宫阙。寂寞芙蓉汤水冷,空对榴花如雪。数不尽,匆匆过客。当日风流今安在?只咸阳青冢长凄绝。向渭水,诉呜咽。 开元盛世如鸿掠。想当年,玉环新嫁,两情何热?孰料马嵬坡前事,落得愁肠千结。忍看着,香销玉灭。废政贪欢臣子乱,问玄宗,究属谁人错?嗟往事,寸肠裂。 ★七律·华清池 华清池水洗脂膏,绿柳红榴两寓褒。 郎帝良辰台殿暖,贵妃鸾帐楚山高。 霓裳锦袖常舒舞,粉颈香腮永乐陶。 水雾茫茫藏百媚,飘飘裙袂也英豪。 ★过华清池 玉阶红颜次第开, 古道长安冰河融; 华清池月醉唐时, 落尘妃子荔枝红! ★七律·游华清池有感 池阔宫奢泉醉皇,千年情梦舞霓裳。 棠红雨润娇无力,荔贵骑飞遥更狂。 长恨歌悲空比翼,浮生殿诡半斜阳。 童追锦鲤荷花映,沧海桑田总未央。 ★过华清池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过华清池 柳舞清风泉映宫,温汤一脉两相融。 琼花失色春光老,长恨悲歌绕碧空。 ★长恨歌里面提到了一句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鹧鸪天·华清池 山染青青水染苍,粼粼波影拢春墙。黄莺紫燕鸣池柳,曲径弯桥通画廊。 凝凤露,浴龙光,流连忘返任徜徉。千年不减****气,醉了莲花醉海棠。 ★1959郭沫若 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 ★华清池断想 秋风浸润长安城, 杨柳轻抚飞霜殿; 清波涟涟传佳话, 贵妃遗恨越千年。 4. 描写西安美景的古诗1、《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2、《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代: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4、《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5、《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5. 描述西安美景的诗词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 过华清宫全诗释义不知你需要的是哪一首。 你自己选吧。 过华清宫 开放分类: 唐诗、杜牧 过华清宫 杜 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释】 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作者】 字牧之,排行十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 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 【品评】 首句“长安回望”四字极为重要。 长安是当时的京城,明皇应在京城日理万机,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送荔枝者直奔长安,而皇帝、贵妃却在骊山行乐!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镜头。唐明皇时,骊山遍植花木如绵绣,故称绣岭。 用“绣成堆”写“一骑”遥望中的骊山总貌,很传神。次句承 “绣成堆” 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 这时候,“一骑”已近骊山,望见“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将“山顶千门”次第打开。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戏剧性场景。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前三句诗根本不提荔枝,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不知道“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为什么要“笑”,给读者留下一连患悬念。最后一句,应该是解释悬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个否定句:“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确,卷风扬尘,“一骑”急驰华清宫千门,从山下到山顶一重重为他敞开,谁都会认为那是飞送关于军国大事的紧急情报,怎能设想那是为贵妃送荔枝!“无人知”三字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惊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 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山顶”望见“一骑红尘”,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想起“褒妃一笑倾周”的历史教训的。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华清宫:故址在陕西临潼县骊山上,是唐玄宗、杨贵妃的游乐之地。 回望:回头远望。绣成堆:形容骊山突兀而奇秀的景色。 千门:华清宫的宫门。次第:一个接一个地。 一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 妃子:指扬贵妃。 【赏析】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擅长创作咏史绝句。《过华清宫》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 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 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4220·《唐诗鉴赏大典》 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一骑红尘妃子笑”,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