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中外友好诗句送僧归日本 贯休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送僧归日本 齐己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送朴山人归日本 无可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陆龟蒙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送日本使 明皇帝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褚山人归日本 贾岛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2.求一首描写中西文化交汇的诗太平洋遇雨 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 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 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巨灵擘地鑱鸿荒,飞鼍碎影神螺僵。 上有抟土顽苍苍,下有积水横泱泱,抟土为六积水五,位置落错如参商。尔来千劫千纪又千岁,倮虫缘虱为其乡。 此虫他虫相间天演界中复几劫,优胜劣败吾莫强。主宰造物役物物,庄严地土无尽藏。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 邻相望。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 厥名河流文明时代第一纪,始脱行国成建邦。衣食衎衎郑白沃,贸迁仆仆浮茶梁。 恒河郁壮殑伽长,扬子水碧黄河黄。尼罗埃及河名。 一岁一泛溉,姚台姚弗里士河、台格里士河皆安息大河名。蜿蜿双龙翔。 水哉水哉厥利乃尔溥,浸濯暗黑扬晶光。此后四千数百载,群族内力逾扩张。 乘风每驾一苇渡,搏浪乃持三岁粮。汉书《西域传》言:“渡西海不得风,或三岁乃达。” 西海即地中海也。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葱葱郁郁腾光铓。 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积气淼淼盘中央。自余各土亦尔尔,海若凯奏河伯降。 波罗的与亚剌伯,二海名。西域两极遥相望。 亚东黄渤谓黄海、渤海。壮以阔,亚西尾闾身毒洋。 谓印度洋。斯名内海文明时代第二纪,五洲寥邈殊未央。 蛰雷一声百灵忙,翼轮降空神鸟翔。哥伦布初到美洲,土人以为天神,见其船之帆,谓为翼也。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造化乃尔神秘藏。阁龙日本译哥伦布以此二字。 归去举国狂,帝国挟帜民赢粮。谈瀛海客多于鲫,莽土倏变华严场。 朅来大洋文明时代始萌蘖,亘五世纪堂哉皇。其时西洋谓大西洋。 权力渐夺西海谓地中海,用汉名也。席,两岸新市星罗棋布气焰长虹长。 世界风潮至此忽大变,天地异色神鬼瞠。轮船铁路电线瞬千里,缩地疑有鸿秘方。 四大自由谓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塞宙合,奴性销为日月光。 悬崖转石欲止不得止,愈竞愈剧愈接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流血我敬伋顿曲,觅得檀香山、澳大利亚洲者,后为檀岛土民所杀。 冲锋我爱麦寨郎。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绕地球一周者。 鼎鼎数子只手挈大地,电光一掣剑气磅礴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张肺歙地地出没,喷沫冲天天低昂。气吞欧墨者八九,况乃区区列国谁界疆。 异哉似此大物隐匿万千载,禹经亥步无能详。毋乃吾曹躯壳太小君太大,弃我不屑齐较量。 君兮今落我族手,游刃当尽君所长。吁嗟乎,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 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兽殃。后起人种日耳曼,国有余口无余粮。 欲求尾闾今未得,拼命大索殊皇皇。亦有门罗主义北美合众国,潜龙起蛰神采扬。 西县古巴东菲岛,中有夏威八点烟微茫。太平洋变里湖水,遂取武库廉奚伤。 蕞尔日本亦出定,座容卿否费商量。我寻风潮所自起,有主之者吾弗详。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 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惟余东亚老大帝国一块肉,可取不取毋乃殃。 五更肃肃云雨霜,鼾声如雷卧榻傍。诗灵罢歌鬼罢哭,问天不语徒苍苍。 噫嚱吁,太平洋,太平洋,君之面兮锦绣壤,君之背兮修罗场。海电兮既没,舰队兮愈张。 西伯利亚兮,铁路卒业,巴拿马峡兮,运河通航。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鞺。 吾曹生此岂非福,饱看世界一度两度兮沧桑。沧桑兮沧桑,转绿兮回黄。 我有同胞兮四万五千万,岂其束手兮待僵。招国魂兮何方,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 吾闻海国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泼,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飏。 海云极目何茫茫,涛声彻耳逾激昂。鼍腥龙血玄以黄,天黑水黑长夜长。 满船沉睡我旁徨,浊酒一斗神飞扬。渔阳三叠魂憯伤,欲语不语怀故乡。 纬度东指天尽处,一线微红出扶桑,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3.形容“融合”的诗句有哪些1. 《鸟鸣涧 》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 《饮酒》 (东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3. 《渔歌子 》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体现的是渔父与自然的另一种和谐。 4. 《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5.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中西诗歌各一首(外加对比)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一)前论 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曾经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 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 我们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现代诗歌说起,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的影响从汉诗英译开始。 从埃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和一些英美译者的翻译作品来看,中国诗的意境逐渐渗入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中国诗歌文字简洁,意义深刻的特点逐渐为他们所接受,而且也逐渐为他们所学习。 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中发现一个“新希腊”,从而发动了一场新的“文艺复兴”。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影响他们的创作,还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理论。 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语言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具有模糊性,更加含蓄。艾米·洛威尔曾经说过:“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东西之一。” 中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点就显现在简洁具体。这要求诗人必须具有行文简洁和表达含蓄的才能。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生动的意象和诗中有画也融入了他们的创作中。这种借鉴的结果就是“汉风诗”的出现。 英美译者翻译最多的是我国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李贺的诗和李清照、柳永、李煜的词,他们的创作手法对英美现代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流传的佛老思想、逃避现实、完善自身的思想也深入他们诗歌的创作中。 勃莱一首名为《想到<隐居>》的诗,就是受白居易的启发而写的。他的朋友赖特走得更远,他曾经给自己的一首诗加上这样的一个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昆虫来作伴。” 这种白描方法明显是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二)相似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 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 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屡见不鲜的,从李白“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T·S·艾略特著名诗歌《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样的意境。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两者也有许多共同点。 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 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想象。诗歌。 5.描写中外友好诗句送僧归日本贯休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送僧归日本齐己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送朴山人归日本无可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 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送僧归日本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陆龟蒙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送日本使明皇帝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照。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送褚山人归日本贾岛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 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 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6.形容“点面结合”的诗句有哪些1、《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宋代: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2、《杵声齐·砧面莹》宋代: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3、《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宋代: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4、《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宋代: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5、《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五代:欧阳炯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谴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6、《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唐代: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7、《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宋代:晏几道 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小颦微笑尽妖绕,浅注轻匀长淡净。 手挼梅蕊寻香径。正是佳期期未定。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 8、《春日》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