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写出几句关于"雁"的古诗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萨都刺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使至塞上 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次北固山下 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腾王阁序 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关于雁的诗句大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刘彻《秋风辞》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温庭筠《瑶瑟怨》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刘禹锡《秋风引》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杜甫《孤雁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 杜甫《孤雁 》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李商隐《春雨》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赵嘏《长安晚秋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雁不到、书成谁与。 ——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三、有关雁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四、有关大雁的诗句有出处有作者有雁字,有作者古代咏雁诗集粹 卢贤生 每当萧飒的秋天季节,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古人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这也是古诗材料。 如陆游《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古人云:“雁行有序”,雁的组织性很突出的,雁在飞行时,飞在队伍前头的一只雁,都是由体强识途的老雁担任,雁阵的线条整齐,两雁之间的距离保持匀称。据科学分析,这是雁充分利用气流进行飞行的一种奇妙的“节能术”。 我国常见的雁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是候鸟,有着一年一度的迁徙,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 当年唐太宗在山西汾河赋诗云:“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古人早就知道雁有年年迁徙的习性。 由于雁有季节准确的迁徙,古人把它视为音讯的“使者”,历史上还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雁一年两度的迁徙,说明它对于天气的冷暖变化的反应很敏锐。 华北农村流传民谣有:“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总来。”如果大雁迁徙的提早或推迟,预示着当地天气有反常的现象。 诗人陆游留心雁儿的活动并揭示它和气候的对应关系。如他在《夜归》诗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此诗地点是浙江省绍兴,当年雁儿在中秋前提早南飞过浙江,结果天气早寒。近来对大雁观察记录也表明,大雁提前南飞,结果北方天气早寒,南方气温也比常年偏低。 虽说雁是候鸟,秋季霜降南旋,但古代诗词经常和雪联在一起,这似乎有悖事实。著名的有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引起一场现代对雁生活习性新研究,起因出自科学家华罗庚针对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写了一首质疑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此质疑诗一出,报刊、杂志争相刊载,大加赞赏,借此勉励后生,要善于独立思考,疑前人所未疑。 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华诗欠妥,说“雪中雁”和“月黑雁飞高”确是事实。 查阅古诗,很多诗人描写了雪和雁。 例如唐代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唐代贺朝《从军行》:“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这情景跟卢纶的《塞下曲》很一致,作为候鸟的大雁,为什么还遭遇大雪呢?这主要与气候的多变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塞外气温骤降,大雁刚刚南飞,白雪就覆盖大地。另外中国地理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塞外在农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诗)“五月天山雪”(李白诗),所以大雁难逃“雪网”的。 大雁归迟遇雪之情,也见于古诗,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诗:“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虽说月黑看不见雁,但雁过有声,“月黑雁飞高”就不足奇了。 古诗仍有这方面的佐证。如唐代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宋代梅尧臣《秋雁》诗:“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所谓“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响声,它们就立刻鸣叫报警,接着,群雁也随之惊起鸣叫,此起彼伏。这就是所谓惊起宿雁。 一声不响,默默飞行的群雁是没有的,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月黑之夜,什么都难以看见,为什么还知道雁从空中飞过呢?其原因就是俗话说的“雁过留声”。 另外,卢纶是唐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山西的北部是长城,后来当过河中元帅府判官,所以他有边塞的生活基础,不会不亲眼目睹雪中雁、黑天雁,《塞下曲》关于雁的描写应该说是科学真实的。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网)。 五、有关写雁的诗句不要一首诗一首诗的要一句一句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2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杜甫怀李白的“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5怀弟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温庭筠的《苏武庙》,“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7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9登蛾眉亭-李白 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1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1 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 杜甫 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洞庭无过雁,出疏莫相忘. 12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六、与“雁”有关的诗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宾.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水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夜间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请难寄.---晏殊双雁欲归时节,锦屏昨夜微寒.---晏殊。 七、有关雁的诗句和美文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3、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4、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5、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6、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7、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9、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10、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11、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1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3、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14、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15、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6、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17、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瑶草短,菊花残,萧条渐向寒。 18、深冬寒月,庭户凝霜雪。风雁过时魂断绝,塞管数声呜咽。 19、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20、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 21、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2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23、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4、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25、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6、晓月堕,宿云微,无语枕凭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27、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28、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29、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 羌笛一声愁绝,有徘徊。30、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