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上下的句子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 《题菊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 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 清 沙琛《上关蝴蝶泉》 捻着诀,念个咒,摇身一变,变做个蝴蝶儿,展开翅,翩翩翻翻,径自赶上。 果然变得有样范: 一双粉翅,两道银须。乘风飞去急,映日舞来徐。 渡水过墙能疾俏,偷香弄絮甚欢娱。体轻偏爱鲜花味,雅态芳情任卷舒。 (吴承恩, 《西游记》第1128页) 一些金晃晃和银灿灿的蛾,披着毛茸茸的皮袄,飞进敞开着的窗 子,围着灯扇着翅儿飞扑,有的飞到屋子里深处,象拨弄着松弛的琴弦般轻轻地歌唱。 ([苏)革拉特珂夫:《水泥》第343页) 他们都望着一只蝴蝶在石竹上采取它的营养料,它用一双迅速韶动的翅子从这一朵石竹飞上另一朵石竹,等到它停在花上的时候,翅膀仍旧继续从从容容扑着。 ([法]莫泊桑:《俊友》第228页) 三年》第310页) 这些蝴蝶大多数是属于一个种族的,它们的翅膀的背面是嫩绿色的,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这使它们在停驻不动时就像是绿色的小草一样,它们翅膀的正面是金黄色的,这使它们在扑动翅翼时却又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它们密集的队伍中间,有时也飞舞着少数巨大的黑底红花身带飘带的大粉蝶,仿佛是有意来作为一种点缀。 那只蝴蝶全身闪闪发光,翅膀上有两个小圈圈。 红、黄、绿、紫、黑等颜色匀称地颁在翅膀上,就像是一朵五颜六色的花。 成群的蝶儿时聚时散,绚丽多彩的翅膀在阳光映照下仿佛极美的绸缎。 这奇异的蝴蝶,远远看去像倒挂在树上的一片枯叶,要是你伸手去摘那片树叶,它却飞了起来。 花丛中有几只带着紫色斑点的大蝴蝶,一会儿翩翩飘在空中,一会儿又竖起双翅落在花上,简直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花朵缀在枝头,还是花朵生出翅膀飞了起来。 蝴蝶的嘴巴也很别致,样子像钟表的发条,平时卷着,要用时才伸直插进花心里去吸里面的蜜汁。 两只带黑色斑点的白蝴蝶,上下翻飞,闪动着美丽的翅膀,像两朵可爱的小白花。 玲珑素雅的凤蝶,成双成对不起地在花间轻盈地飞逐,尾翼长如丝带,临风飘动,舞姿真是优美潇洒极了。 蝴蝶歇在一丛野花上,两只带斑点的翅膀不时扇动着,那如网的金色脉络熠熠闪光,那一对浅蓝的触须,纤细得像云锦。 菜园里,花圃中,成群的蝴蝶,像是从空中撒下来的五颜六色的纸片似的,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五颜六色的蝴蝶,姿态轻盈,在娇艳的花丛中穿梭往来,络绎不绝,把初秋的山岗点缀得更加妖娆、美丽。 描写蝴蝶的古诗名句分类:诗歌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 《题菊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迷离蝶树千蝴蝶,衔尾如缨拂翠恬。 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庄严。 —— 清 沙琛《上关蝴蝶泉》 《杂诗之八》 (晋)张协 述职投边城,羁束戎旅间。 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 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闽*越衣文,胡马愿度燕。 土风安所归,由来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谢眺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 《春感诗》 (唐)李白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伴莫相违。 [水调歌头](泛湘江) (宋)张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思佳客] (宋)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晚日后堂》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岸柳垂长叶, 窗桃落细跗。 花留蛱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刘令娴(女) 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 《满江红·点火樱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希望王师北定思念故乡) 《青陵台》 (唐)李商隐 青陵台畔日光斜, 万古贞魂绮莫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 等闲飞上别枝花。 《李义山诗集》 《咏蝴蝶》 (北宋)谢逸 狂随柳絮有时见, 舞入梨花何处寻。 江天春晚暖风细, 相逐卖花人过桥。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号谢胡蝶,《豫章诗话》 )。 2.形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句首推文丞相的《正气歌》。其诗注云:“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中华之所以五千年的历史不绝,是为有荡气回肠的精神不灭和传承不断。以之激励后人,并将之发扬。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供参考。 3.形容一条心的成语【成语】:众志成城 【拼音】: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示例】: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正可一战。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 【反义词】: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同床异梦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万众一心 【成语故事】: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废止小钱而造大钱,搜刮百姓的财产,他把从民间搜刮来的铜铸成大钟,大臣都反对,司乐官州鸠也不能劝阻他。一年后大钟造成,拍马的人都说声音好听,州鸠认为要天下百姓拥护才行,告诫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4.形容团结的诗词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自:西周的周文王姬昌所作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释义: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比喻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达成所愿。 3、上下同欲者胜。 出自: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谋攻》。 释义:国君、统帅与广大民众、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4、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 释义:人心要是齐的话,泰山都可以移走,一只脚走不好路,一只巴掌拍不响。 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出自: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所作的《淮南子》。 释义:千人同一条心,就能发挥千人的力量;万人有不同的想法,就连一个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