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唐诗的评价唐代是我国古时的诗歌盛世,唐诗,宣示着我们民族历史的悠久、文明的发达和艺术的精美。今天我们能够读到的唐诗大约是5万首,如此数量众多的诗词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特点。 一,数量众多 通常我们接触到的唐诗为300首,能够统计到的数量约5万首,这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上都是可观的。形成这种庞大的数量是依据唐朝繁华包容开放的**面,唐代的太平盛世,为诗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创作的“底气”。 二,思想解放 唐帝国是空前大一统的国家,中国同西域、中亚、印度、日本等国的文化交流也有较大的发展。唐代思想开放,人际环境宽松、洒脱、大度,所以诗人写起诗来较为自由、随意。透过唐诗,特别是初唐与盛唐时期的诗词,我们可以强烈地体现到诗词当中透露出的这层意境。 三,内容丰富 重大题材, 国计民生, 忧国忧民, 个人胸怀抱负, 风花雪月,卿卿我我,咏物颂人言情,在唐诗中均有体现。 四,语言精美 唐代诗人十分追求诗歌的语言艺术,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意匠惨淡经营中”(杜甫),务必使诗歌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美感。读唐诗,脑海中时常有一种画面感,如身临其境。 五, 形式多样 唐诗从字数看,有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从体裁看,有古体诗(歌行体、古风诗)、近体诗(格律诗)、乐府诗等等,芸芸齐备。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各种体制,在唐代已经全部形成、确立或得到进一步完善了。 扩展资料: 唐代是诗的盛世,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诗作,在往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从未有哪个朝代的诗作超越唐诗。 唐诗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它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从小我们读唐诗,背唐诗,即使多年未读唐诗,有些唐诗仍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可以脱口而出。 唐朝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物质 富庶,文化繁荣,群星灿烂,瀚若星河,因此唐诗就成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也成了 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动力 的丰碑。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唐诗离我们有多远? 2.高中生对中国古诗词文化有什么看法我已经不是高中生了,但是我可以说说我上高中时的感觉.古诗词太美了.真的.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和底蕴,是现代人已经不可能重新创造的瑰宝,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格调.高中学习古诗词是对的,不对的是他们选择的那些诗词,都非得要让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是什么意思.本来就是因为它是古汉语才优美,非得翻译成现代汉语,美就没了!而且还必须是“爱国的”,“忧心天下”的,连柳永的《雨霖铃》都恨不得搞成爱国诗词啊啊啊啊!要不就在考卷上填名句.好好的一首诗非拆得七零八落.我恨死那些出试卷的人的自以为是了!直到现在我还这么想.高中教古诗词,应该重点教教大家去体会诗中的意境,韵味,再学会体会作者的感情.千万不要说“*字的意思是在诗中的用法是”,千万不要说“把它的翻译写十遍”,那绝对是糟蹋古诗词啊。 3.什么叫唐诗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其突出表现为: 一、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二、作者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 三、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四、体制齐备。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 五、艺术成就辉煌。唐诗创造了很多完美的艺术手法,而且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如百花盛开,异彩纷呈。 唐诗的发展,元明时期已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的说法。 一、初唐(618—711):自唐高祖开国至唐玄宗以前,是唐诗发展的奠基时期。其贡献主要有两点:①诗风转变:从六朝浮艳的诗风转变为较刚健清新的诗风,内容从宫廷走向广阔的社会。代表人物有初唐四杰王勃、扬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首倡复古革新的陈子昂。②近体诗成熟:沈佺期、宋之问及杜审言等完成了律诗的定型。 二、盛唐(712—761):唐诗发展到最辉煌的阶段。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还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三、中唐(762—826):从代宗到敬宗为中唐时期。德宗贞元和宪宗元和年间,是唐诗发展中几乎可跟盛唐比美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派:一是写实讽谕诗派,即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二是险怪奇崛诗派,以韩愈为领袖,著名诗人有孟郊、贾岛、卢仝、姚合。 四、晚唐(827—907):文宗以后为晚唐时期。晚唐最杰出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唐末关心民生疾苦的著名诗人有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罗隐、陆龟蒙等。晚唐诗人有张祜、李频、朱庆余、薛逢、马戴、张乔、崔涂、许浑、郑畋、韩屋、陈陶、张泌、秦韬玉、杜秋娘等。 4.什么是唐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哗鼎糕刮蕹钙革水宫惊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5.唐诗是什么1、解释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形式 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 3、派别 ①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 、五绝、五律。 ②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③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④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6.唐诗对什么唐诗对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