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水宋词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蒿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山水古诗词大全山水古诗词有: 《七里濑》——谢灵运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然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扩展资料: 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诗 3.山水诗词(整首)王维 五言诗《涓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桨,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淡如此。 诸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孟浩然的代表作《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王维的代表作《谓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雒麦苗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张继的六言绝句《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首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 东临碍石,以观沧海。 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咏志。 孟浩然的七言诗《夜旧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4.经典山水诗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5.描写山水风光的宋词 整首1.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3.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4.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 ,爱杀江南。 5.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7.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蒸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8.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9.题杨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杨州。 6.带有山水的诗句1、《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2、《观沧海》 汉代: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3、《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4、《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7.描写山水的古诗咏 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咏 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