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辅佐君王的诗句

1.有哪些表达“志在辅佐君主”的诗词和句子

李白自负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气,梦想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自喻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鲲,“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的天马、“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的凤凰。他能“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崔宗之《赠李十二白》)。还有如下诗句: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一一

宋 陆游《长歌行》

国家受侮之仇还没有报,人已经衰老,可匣中的宝剑依然夜夜发出鸣响。表明作者人老雄心在,仍然渴望横刀跃马痛杀敌寇。“匣中宝剑夜有声”常用来赞美有才者的豪气逼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一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一

辛弃疾《破阵子》

“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以上供参考。

2.形容“辅佐皇帝”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辅佐皇帝”的成语有:耳目股肱 股肱耳目 负图之托 贡禹弹冠 耳目心腹

1. 耳目股肱 [ ěr mù gǔ gōng ] 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2. 股肱耳目 [ gǔ gōng ěr mù ] 比喻帝王的辅助得力的臣子。

3. 负图之托 [ fù tú zhī tuō ] 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

4. 贡禹弹冠 [ gòng yǔ tán guān ] 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5. 耳目心腹 [ ěr mù xīn fù ] 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3.形容君王的诗句

谁的眉眼念了谁的笑靥如花,谁的容颜乱了谁的家国天下,谁允了谁江河万里山川如画,谁弃了谁陌路红尘一丈天涯。

2、他夺得帝王霸业君临天下,她等到坟头草立枯骨成沙

3、如若为你权倾天下,我愿自此丢盔弃甲

4、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5、我三军齐发、扬鞭策马、万里扬沙、兵临城下,只为睹你笑靥如花,只为望你绝代风华

6、我自问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唯独你一人却成了我此生最大的败笔

7、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8、你错将我的相思留了念想,我错将你的名字入了奏章

9、我别了繁华、弃了天下、负了子民、反了国家,只为陪你浪迹天涯、闲看落花。

10、你早已三宫六院佳丽三千,我还在长亭苦等掌灯门前。

11、君为帝,妾为民,帝民两不同,君妾怎相拥。

12、谁人哭泣谁人离,谁人自此无可依。

13、只怪你那日惊鸿一瞥,艳了我的难舍难别,自此便应了我永生永世的情劫。

4.形容“君王”的诗句有哪些

1.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 雪》

3. 男儿何不带吴勾,收取关山五十洲。——李贺《南园》

4.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5.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其七)》

6. 君王三百州 辛弃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7.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8.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李白《玉壶吟》

9.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代表辅佐的成语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耳目心腹】:耳目:指侦探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耳目之司】:耳目:视听;司:主持,掌管。掌管视听的官员。指辅佐或亲近的人。

【飞鸿羽翼】:羽翼:翅膀,引申为辅佐。象飞翔的大雁有翅膀。比喻得力的辅佐之人。

【非熊非罴】:圣主将得贤臣的征兆。也指辅佐帝王的重臣。

【辅世长民】: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黼黻皇猷】:犹言辅佐朝廷。

【负鼎之愿】: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负图之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

【贡禹弹冠】: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股肱耳目】:股:大腿;肱:手臂。旧时指鼎力辅佐帝王的大臣。现比喻十分亲近的办事得力的人。

【股肱腹心】: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股肱心腹】: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腹: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股肱心膂】: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膂: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股肱之臣】: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官不威,爪牙威】: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汉武托孤】:汉武:汉武帝;孤:遗孤。汉武帝把8岁的儿子托霍光辅佐。

【夹辅之勋】:辅:辅佐;勋:功勋。辅佐天子的功勋。

【将明之材】:将:执行;明:辩明。旧指有辅佐帝王,执掌政事的才能。

【秦智虞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圣君贤相】: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四近之臣】:四近: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臣。旧指辅佐天子的四位大臣。喻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万乘公相】:乘:四匹马拉的车;万乘:指帝王。指辅佐帝王的公卿宰相。

【王佐之才】:佐:辅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王佐之材】:佐:辅助。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相夫教子】:相:辅佐,扶助。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燮理阴阳】: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心腹爪牙】:心腹:比喻亲信;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亲信羽翼。

【盐梅舟楫】: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一介之辅】:一介:一个;辅:辅佐。具有一片忠心辅佐君王的臣子。

【羽翮已就】:比喻已得到辅佐之人,势力已壮大。

【爪牙之将】: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爪牙之士】: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忠不可兼】:兼:兼任。不可同时忠于两国君主。比喻一臣不可辅佐二主。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忠臣绝不辅佐两个朝代的君主;贞烈的妇女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这是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比喻忠诚坚贞,绝无二心。

【左辅右弼】:圃、弼: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辅助。

【左挈右提】:挈:提。比喻共相扶持与辅佐。

6.代表辅佐的成语有哪些

1、

左辅右弼 [ zuǒ fǔ yòu bì ]

圃、弼: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辅助。

出 处:汉·焦赣《易林·随之屯》:“左辅右弼,金玉满柜。”

2、

一介之辅 [ yī jiè zhī fǔ ]

一介:一个;辅:辅佐。具有一片忠心辅佐君王的臣子。

出 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

3、

股肱之臣 [ gǔ gōng zhī chén ]

股,大腿;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4、

飞鸿羽翼 [ fēi hóng yǔ yì ]

羽翼:翅膀,引申为辅佐。象飞翔的大雁有翅膀。比喻得力的辅佐之人。

出 处:《管子·霸形》:“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5、

耳目股肱 [ ěr mù gǔ gōng ]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 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 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7.描写帝王的诗句

●西楚霸王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位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秦末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大环境下,他以拔山之力、盖世之气,突起于垄亩之中,没有任何凭借,很快就摧毁了暴秦的政权,于是宰割天下,分封王侯,号称“西楚霸王”。项羽虽未成帝业,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仍把他列入“本纪”,作为帝王来看待。倘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楚汉相争,开始时项羽节节胜利,刘邦几为其所掳。后来由于项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导致其战略上连续失误,而刘邦则逐渐转败为胜。最后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兵少粮尽,自知败局已定。夜饮帐中,面对美人虞姬,宝马乌骓,乃慷慨悲歌。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穷途末路的悲慨。全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他心爱的美人虞姬持剑起舞,其间举剑自刎,由此还演绎出中国历史上至美爱情的千古绝唱。而这首《垓下歌》,则历代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

●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称帝后第七年(公元前195年)所作。当时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率大军征讨,英布败逃,刘邦命其部将乘胜追击,自己则班师回朝。归途中,他停留在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沛宫摆下筵席,与家乡父老纵情欢歌,酒酣刘邦击筑起舞,慷慨悲歌。全诗仅三句,首句起兴,展现群雄相争中的风云变幻,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平定天下、开创大汉基业、荣登帝座威加海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的迫切愿望,气势雄浑,气魄浩荡,千古传颂。

《大风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荣归故里之际,往往效法汉高祖,大摆筵席,宴请故旧亲友。有些君主也吟诗作赋,以《大风歌》来比附自己的豪迈情怀,讴歌自己的文治武功。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阵阵秋风下白云纷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秋日乃惹人思情,虽有幽兰含芳,秋菊斗艳,然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故去的“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此句写的缠绵流丽乃一诗之精华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尔。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8.描写帝王的诗句有哪些

1、《入朝曲》

南北朝:谢朓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

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2、《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宋代: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3、《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译文: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4、《汴京纪事》

宋代:刘子翚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译文: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5、《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

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