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虚伪,假的诗句1、塑佛塑形难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近代·萧梦霞《集俗语》 译文:塑造佛像塑造模型难以塑造其中的骨头,了解一个人看到他的脸却不知道他的心。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解缙《对联》 译文:长在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嘴尖皮厚,中间是空的,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译文: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4、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译文: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5、塑佛塑形难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近代·萧梦霞《集俗语》 译文:塑造佛像塑造模型难以塑造其中的骨头,了解一个人看到他的脸却不知道他的心。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译文: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2.关于假货的句子关于假货的句子 假货_词语解释 【拼音】:jiǎ huò 【解释】:为欺骗顾客而制造的仿造品假货充斥市场在中国工商出版社2008年出版可能是汉字圈第一本关于假货的学术专著《假货研究》里,假货指以下商品:1.和客观事实明显不符。2.和得到世界上2/3以上政府承认的国际组织颁布的标准,以及2006年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以上国家政府颁布的标准不符,前者以承认该标准的地域为准,后者以所在国为准。3、如果二者都不存在,则以销售地相当于我国省级以上法院得到半数法官认可的司法判决标准为准。(第3页)这一定义从客观和主观二个方面明确了假货的内涵,外延囊括了全部假冒伪劣产品,得到学术界、管理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例句】:第三种就是到五金市场买来假品牌,彻头彻尾地使用假货,这叫"为虎作伥"。 3.形容假货很多的成语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示例】: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近义词】: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 【反义词】:黑白分明、泾渭分明、是非分明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4.形容“假货很多”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假货很多”的成语有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以假乱真、鱼龙混杂、狗尾续貂。 1、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例句:没有人喜欢孤独,我们只是不想滥竽充数。 2、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 :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例句:在这个鱼目混珠的世界,谁又能分辨真与假。 3、以假乱真[yǐ jiǎ luàn zhēn]: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例句:真与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过是是与否的区别罢了。以假乱真,假亦想成真,又如何!很多时候,明知是假的,可仍会选择自欺欺人! 4、鱼龙混杂[yú lóng hùn zá]: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例句:鱼龙混杂聚东海,南山再无长寿翁。 5、狗尾续貂[ gǒu wěi xù diāo ]: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例句:我们的故事就是狗尾续貂,留了一地的烂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