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首同归”这个成语什么意思词 目 白首同归 发 音 bái shǒu tóng guī 释 义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出 处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示 例 当君~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十一日感事而作》诗 题名: 白首同归 所属朝代: 南朝宋 出处 见于《晋书·潘岳传》,又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仇隙第三十六》。 解释 解释 1.谓友谊坚贞,至老不变。2.指年龄皆老而同时死亡。 成语典故: 潘岳与石崇是西晋时两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们之间交往很密切,又同时被仇人孙秀杀害于刑场。 潘岳自幼就很聪慧,被当地乡邑的人们称誉为神童。潘岳的父亲担任琅邪太守的时候,派一名叫孙秀的小吏服侍潘岳。孙秀为人行事诡诈狡猾,而且自以为了不起,潘岳非常厌恶孙秀这种人,常常打骂他,把他当作畜牲看待。孙秀对潘岳的凌辱敢怒不敢言,但是内心里却恨透了潘岳。 潘岳虽然才名冠世,文章和诗赋都写得很出色。但当权者并不看重他,辗转十年,才出任为河阳县令。潘岳对自己的才能很自负,由于长年郁郁不得志,三十二岁时就白了头发。后来,潘岳到京城洛阳被任命为散骑侍郎。有一天潘岳在宫中省署内见到了已经成为权臣中书令的孙秀,他招呼说:“孙秀,你还记得过去你我随从相处的事吗?”孙秀答道:“这些事我都深埋在心中,哪一天忘掉过它!”于是潘岳就知道孙秀迟早要对自己下毒手。 石崇是西晋名声显赫的权贵富豪,生活上极为奢侈糜烂。他在洛阳城郊风景幽美的北邙山下修建了一处山庄别墅,起名为金谷园。山庄中蓄养有几十名美女侍妾,其中有一名叫绿珠的女子长得格外俏美娇艳,不但能歌舞,尤其善吹笛,最受石崇的宠爱。由于权力之争,赵王司马伦执政专权后,石崇被免除了官职,于是就住在自己的金谷山庄里尽情享乐。有一天,中书令孙秀派使者来到金谷别墅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让其它的几十名侍妾都穿戴打扮得十分华丽艳美,然后让使者随意挑选。使者说:“我是奉命指名取绿来的,我哪能识别出谁是绿珠?”石崇大怒道:“绿珠是我喜爱的婢妾,哪能让你领走!”使者威胁说:“你博古通今,应该清楚你现在的处境并考虑今后的出路,望你三思!”石崇说:“不考虑!”使者拂袖而出,又返回来软硬兼施劝说石崇,最终没能带走绿珠。孙秀听使者汇报后,又气又怒,决心要除掉石崇。不久,孙秀就假托诏令以谋反罪逮捕了石崇和潘岳,对石、潘二人斩杀,并且抄斩全家。 行刑的那天,石崇先被押送到东市刑场,随后潘岳被押送到场。石崇见到潘岳也来受斩刑,对他说:“你和我同样如此啊!”潘岳回答道:“可谓‘白首同所归!’”潘岳在以前与石崇的交往中,曾作有《金谷集作诗》,其中的诗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竟然成了二人最终下场的预言。 2.描写朋友间盛情的诗句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 青青校树、萋萋庭草、与君一别、谁可相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关于“白首”的诗词有哪些1.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5. 西园长记前游,乘兴重来看兰药。白首友於情,同忧乐。 6. 羡白首之词臣,久赤墀之记注。 7.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8. 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 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 近年吴中申王二相公,亦于夫人 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白首:即白头的意思。 4.表达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篱笆分得清,友谊能长青. 酒肉兄弟千个有,患难之交无一人. --冯梦龙 酒桌上交来的朋友,转眼成为路人 --莎士比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王昌龄 5.欧阳修形容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诗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