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事情不能两全的诗句

1.表示“忠孝不能两全”的古诗有哪些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精卫·万事有不平》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胡无人行》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4、《三韵三篇》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5、《伐柯》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2.形容“不做事情不知事情不容易做”的诗句有哪些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句话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是一幅劝勉联。

白话译文:

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警世圣文》原名应叫《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广贤文

3.形容不能的诗句

1、“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释义〕:自己生命里注定有的东西,就一定会有,谁也抢不走,生命里没有的,就不能强行拥有。

语出——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能相见。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语出——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不能够看到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

语出——苏轼《题西林壁》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生命和道义这两个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去生命选择道义。

语出——孟子《鱼我所欲也》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能了解我心情的人,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语出——佚名《诗经》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释义〕:如果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在,那么胡奴的军队一定不能渡过阴山。

语出——王昌龄《出塞二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