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忠孝难两全”的古诗词有哪些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胡无人行》 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4、《三韵三篇》 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5、《伐柯》 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2.形容“忠孝难两全”的古语有哪些孝亲·贤达:·子孝父心宽。 〖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孟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劝孝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格言集锦》·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劝孝歌》 生死·气节:·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论语》·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生而必死,自然之理。 〖宋〗苏轼 ·生亦自然,死亦自然。书摘 ·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战国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归。 〖三国〗王乐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唐〗聂夷中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唐〗杜甫 ·壮士难易节,贞松不改柯。〖唐〗李咸用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唐〗孟郊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唐〗张籍 ·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 〖宋〗陆游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宋〗范师孔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宋〗梅尧臣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明〗顾炎武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明〗顾炎武 ·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清〗袁牧 品行·美德:·大德必得其寿。 〖春秋〗孔丘 ·德不孤,必有邻。〖春秋〗孔丘 ·志于道,据于德。 〖春秋〗孔丘 ·富润屋,德润身。〖汉〗戴圣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宋〗杨时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孔丘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春秋〗左丘明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战国〗孟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轲 ·不衿细行,终累大德。 《尚书》·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汉〗司马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 ·居安思危,积德固本。〖唐〗魏徵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晋〗傅玄 ·无学为贫,无德为孤。〖清〗王永彬 ·求教受劝,向善进德。 〖清〗王永彬 ·进德修业,经世致用。书摘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书摘 ·德为人本;勤是家基。《对联集锦》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明〗洪应明 ·学道无早晚,进德无先后。〖明〗王达 ·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后汉书》·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汉〗贾谊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刘向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魏晋〗嵇康 ·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唐〗吴兢 ·读书既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格言联壁》·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 〖春秋〗孔丘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汉〗王充 ·平生德义人间通,身后何劳更立碑?〖唐〗徐夤 ·英雄第一开心事,撒手千金报德时。 〖元〗张养浩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增广贤文》·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志自满也,九族乃离。《尚书》·忠信谨慎,德义之基;虚无诡谲,乱道之根。 〖汉〗王符 ·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隋〗王通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 〖宋〗胡宏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煊 仁义·诚信:·无信不立。〖春秋〗孔丘 ·仁者无敌。 〖战国〗孟轲 ·君子以诚之为贵。〖春秋〗子思 ·士虽有学,而信为本。 〖春秋〗墨翟 ·君子于信,义不食也。《易经》·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班固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晋〗陈寿 ·人无忠信,不可立世。 〖宋〗程颐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战国〗孟轲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汉〗司马迁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汉〗刘向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清〗王永彬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清〗张映斗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春秋〗孔丘 ·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 ·忠节令图,君子高行;屈节附逆,义士所耻。 《晋书》·孔子曰仁,孟子道义;仁义堪首,做人之本。字严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丘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春秋〗孔丘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春秋〗孔丘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其穷处而守高。 3.表示“忠孝不能两全”的古诗有哪些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精卫·万事有不平》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胡无人行》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4、《三韵三篇》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5、《伐柯》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4.忠孝能两全的名言{l流泪} 楼上说的那么全,我还能说什么啊!!! 不过应该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啊! 对父母孝,对国君忠 但有首歌唱得好 有国才有家 忠更重要 当国家需要你效忠时 你就没法在父母前尽孝了 所以叫忠孝不能两全 自古忠孝难两全, 精忠报国效岳飞。 胸襟坦荡豪气壮, 献身报国忠国家。 岳母刺字表忠心, 千古流传赞赤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珍惜身边的每一份亲情,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是的,我们在为父母的长寿而庆幸的同时,不得不为她们即将离开人世而感到担忧。很多时候忠孝两难全,不知道当你的父母让你爱一个你不爱的人的时候你该如何是好?服从?为了父母的微笑而委屈自己,为了他们的虚荣心而使自己强颜欢笑?也许这个问题很幼稚,但是却很现实,在显示面前,人们就很容易迷失了方向,进退两难。对于男孩子来说,依从父母就意味着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融化成一份长存于心的遗憾;对于女孩子而言,依从了父母,以为着失去了自己的终身幸福,难道爱上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不是很痛苦吗?朝朝暮暮反而成了度日如年。用这些痛楚换取父母的回眸一笑,值得吗?但愿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有面临这种灾难的一天。更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理解子女的心思,牺牲自己的虚荣,换取儿女的幸福,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样做能换来子女的尊敬和更多的孝心,不至于因为一己之力而使子女抱憾终身。人生不过是一条通往坟墓的路.来时勿勿不肯歇歇脚,走时想回头看看已是来不及.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才是最幸福的,虽然没有牢笼中的衣食无忧,但是它们有最宝贵的。。。。自由。。。。。。 5.于谦用来表达忠孝两难全的诗句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 漫把金盘簇五辛。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翻译 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 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 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 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 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6.忠孝两难全后面的诗句怎么说自古忠孝难两全, 精忠报国效岳飞。 释意:自古以来对国家的忠心和孝心就两难全,精忠报国都效仿岳飞。 这首诗是岳飞时期流传下来的诗,诗人不详,全文内容如下: 自古忠孝难两全, 精忠报国效岳飞。胸襟坦荡豪气壮, 献身报国忠国家。岳母刺字表忠心, 千古流传赞赤子。 扩展资料 古代这种忠孝两难全的例子有很多: 岳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 ,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7.关于忠孝的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8.自古忠孝难两全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 但“孝”有多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守在父母身边才算是“孝”。 可是,如今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心中难免不生疑窦: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理当如此。 但当它与父母亲人特需亲情关照产生矛盾时,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可孰急孰缓呢?在单位,无论你肩负何种职责,离了你,单位不会就此瘫痪,不会因你没上班而消亡,而父母关键时刻没了亲情,并就此撒手西去,你难道不后悔一辈子,忏悔一辈子?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吗?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拿什么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天下父母心都是希望自己孩子事业有成。有时为了事业少了对父母的关心是不对的,父母需要关怀。 工作是多和父母联系让他知道自己的子女的情况。要知道自己事业的成果是为了什么。 赚钱是为了养活家人,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国家也希望广大人民安居乐业。 家庭幸福美满。所以对事业热爱的同时应该关心家人。 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的幸福事业有成所以你成功是必要的但他们也想念子女所以只要把两者的时间加以分配就行了特殊情况下只要双方都体谅一下,有是却要有所决定就看哪一边可以弥补熟轻熟重衡量一下 正 所 谓 , 百 行 孝 为 先 。 不 想 让 自 己 陷 入 两 难 , 平 时 就 应 该 表 现 你 的 孝 顺 , 但 那 是 发 自 内 心 的 孝 顺 噢 ! 平 时 , 不 管 自 己 多 忙 , 都 应 该 关 心 父 母 。 离 开 家 去 念 书 或 工 作 , 不 管 你 多 不 得 空 , 都 应 该 打 个 电 话 回 家 , 关 心 父 母 的 身 体 状 况 , 告 诉 父 母 自 己 在 外 的 状 况 , 别 让 他 们 担 心 等 等 。 那 么 , 就 不 容 易 陷 入 忠 孝 两 难 全 的 局 面 。 9.形容进退两难的诗句要求作者朝代1、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3、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4、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代: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欢聚和离散都是这样匆促,心中的遗恨却无尽无穷。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5、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0.古人云:忠孝两难全,认为要以德为先,忠孝两全你想表达的意思怎么这么表达不清?自古是忠孝难两全,要不然怎会有“鱼翅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之说?忠是指对国家(指统治者)、对百姓、对家人要有忠心;孝是指对对国家(指统治者)、对百姓、对家人要有孝心,若在二者产生矛盾冲突时,要以忠君报国、精忠爱国为己任,即首选。 举个例子说明:大家都知道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吧?他之所以会成为威震金人的大英雄、成为当时朝廷最会打战的大将军,是因为他小时侯的一段成长经历,他有一位好母亲,在这位好母亲的影响下,他立下了他的宏图大志——精忠报国,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永远记住这点还在他的脊背上留下了这四个大字,为他将来指明了出路。所以虽说当时的人们是重孝道的,即十分重视尊老爱幼这一美好品德、十分注重传统礼节、十分看重传统文化的,但若认为国家比家人更需要他们时,却偏偏会选择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的这一方向,即“舍小家保大家”,加上受“雀巢之下焉有完卵”“国破家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等影响,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所以才会有这句“自古是忠孝难两全”这话。 至于你讲的以德为先,那是指统治者的作风及本事问题,而不是和忠孝两难全是同一个问题。再有你说的也不全对,统治者是应以德才兼备的、能担此重任的能者居之的,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当担的位置。 要不然为啥皇位就只有一个,而没有很多,就是说明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当的,只有人上人才有这资格当这职。明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