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弱国无外交”出自哪里这句话出自民国时期的翻译官兼外交官陆征祥,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直接翻译一下就是 【弱小的国家没有公正的义理或者议论,弱小的国家没有别的国家愿意和你进行外交活动】,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手里没有筹码,没有能力的人,没有人愿意同你谈判,大家都会无视你的存在,拒绝和你交往。 而此话最就有代表性的就是近代的中国社会。弱国无外交并不是说外小的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说在外交事务中起不到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陆征祥,曾当过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和总理,在袁世凯的逼迫下,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由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大错铸成之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陆征祥带着强烈的负罪感,走上了一条漫漫的忏悔之路。 1926年4月26日,他辞去了中国驻瑞士公使一职,不久,于比利时布鲁日的圣安德诺修道院修道。从此,当上了一名神父。但祖国在他心里还一直不能忘怀,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在当地所主办的报纸,还到各地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情况,呼吁欧洲各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战。并利用传教的方式反抗纳粹对比利时的占领,一度还上了盖世太保的“黑名单”。 抗战胜利后,他再一次因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并祝贺祖国一雪前耻,衷心希望国家从此走上振兴之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征祥 2.有一句话叫“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世界上1.弱国无外交,在巴黎和会上体现得最明显。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本应该得到利益。可是当时的旧中国国力羸弱,军阀混战,使得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权利完全被那些大国、强国操纵。中国就好像是战败国,任人宰割,却毫无还手能力。 2.新中国成立,中国在政治上,独立了起来,而且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在日内瓦会议上,通过斡旋得到一些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决策。 3.不一定弱国就没有外交,在当时,韩国是小国、弱国,可国际形势有利于他。朝鲜是弱国、小国,最终的决策却有利于他。因为小国还可以得到大国的支持。还有,就算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也去参与,去争取,只是没有争取到,但这不能说他没有,最起码形式上还是有的。 4.日内瓦会议是在朝鲜战争以后,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失败。这证明了,我们新中国实力也不能小觑。我们中国的实力虽然比不上你美国,但也不至于让你美国欺负。所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日内瓦会议上我们能取得平等的地位,争取到平等的协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