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登山

1.关于山的诗句古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欲渡黄河冰塞川,经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4.《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登山》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7.《登山》袁枚(清) 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 今朝几多白云生.。

2.10首关于登山的古诗 要全程

古诗:

1、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尚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李涉《登山》终日昔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3、袁牧《登山》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多白云生。

4、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许棠《登山》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7、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8、王维《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9、李白《登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0、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登山(mountaineering):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登山设备要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要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并能一物多用。经常出外进行登山 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3.古诗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

4.10首关于登山的古诗 要全程

古诗: 1、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尚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李涉《登山》终日昔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3、袁牧《登山》焚香扫地待诗成, 一笑登山依杖行。

爱替青天管闲事,今朝几多白云生。 4、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许棠《登山》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7、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8、王维《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9、李白《登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10、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登山(mountaineering):是指在特定要求下,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体育活动。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

登山设备要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要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并能一物多用。经常出外进行登山 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5.关于登山的古诗

1、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话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题鹤林寺僧舍

【作者】李涉 【朝代】唐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白话翻译:

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无端地耗费着人生这点有限的时光。有一天,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

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的清闲。

3、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朝代】唐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白话翻译: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4、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白话翻译:

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5、登盘山绝顶

【作者】戚继光 【朝代】明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白话翻译:

北国秋末,霜天晓角,草木似乎都为之震惊悲哀。盘山顶上云头相对升起,石门也好像敞开了。

在北风中喝着边地的薄酒也没能喝醉,无数的寒鸦,在风扫落叶中纷纷飞来。

只要能用武力制止外敌入侵,消除战争的祸根,情愿终生到老戍守边疆。

对有功的名将应刻石勒铭,谁有这样的资格呢?只有像名将李广、李靖这样制止外敌入侵的英雄,才配享有这种荣誉。

6.关于登山的10首古诗分别是什么

1.九日登山

【作者:许继】

处喧久忘静,临旷始怀真。

步登千仞冈,眷兹九秋辰。

余滓澄广泽,薄氛散高旻。

浮空白云远,冠日丹霞新。

海屿互出没,天峰秀嶙峋。

清眸穷四遐,逸兴荡八垠。

兴怀慨前古,一瞬迹已陈。

无令东篱菊,静笑悲秋人。

2.虎丘僧房寻郭圣仆乘月登山

【作者:吴鼎芳】

长堤沿短棹,转入翠微湾。

酒伴秋相集,僧房夕不关。

布袍先受月,竹杖早过山。

何处歌声起,悠悠林木间。

3.登山

【作者:明益庄王】

屏迹书巢寂寞间,篮舆乘兴远登山。

山云挟雨忙飞去,不得逍遥共我闲。

4.自西园登山

【作者:张栻】

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5.自西园登山

【作者:张栻】

雨后溪重碧,木落山增明。

西风肃群物,感此秋气清。

振衣千崖表,俯瞰万籁生。

匪生幽遐慕,政尔未忘情。

6.游南岳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春风楼韵

【作者:张栻】

人言南山巅,烟云耸楼观。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汉。

勇往愧未能,长吟湘水畔。

兹来渺遐思,风雪岂中断。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画叹。

我闻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阴沴驱层霄,呆日丽旭旦。

决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贯。

7.登山有作

【作者:张栻】

上头壁立起千寻,下列群峰次第深。

兀兀篮舆自吟咏,白云流水此时心。

8.登山望海四首其四

【作者:张耒】

鸟去苍烟古木,人归绿野孤舟。

信美虽非吾土,消忧且复登楼。

9.陪胡少卿登山瞻禹陵

【作者:喻良能】

考古年来喜有徵,相携步步上崚嶒。

皇华使者归朝著,好为诗翁说禹陵。

10.饭罢登山

【作者:杨万里】

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

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

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

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