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道路的诗句1、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3、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5、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6、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7、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8、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9、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10、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1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12、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4、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15、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16、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1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19、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0、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2.关于道的古诗词请问楼主说的是关于道德的诗还是道教的诗呢?以下是关于道教的:治百万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给. 乐莫乐乎长安市, 使人寿若西王母, 比若四时周反始, 九十字策传方士. (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 但作者已注意用韵, 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 乍沉乍浮.岁月将欲讫, 毁性伤寿年, 形体为灰土, 状若明窗尘.白虎倡导前兮, 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 飞扬色五彩.六一合和相须成, 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变万化无不宜.据《钦定词谱》 称,《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本于《列仙传拾遗》 所载故事. 据载: 萧史擅长吹箫,能吹出鸾凤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于吹箫. 秦穆公将女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学凤鸣. 经过十多年, 凤凰飞来止宿. 秦穆公为此修建凤台, 供萧史夫妇居住. 以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飞升. 又如始于温庭筠的《女冠子》 , 因咏女冠(道姑) 情态而得名. 词曰?quot;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肌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门》《献仙音》《金人捧露盘 》《迷仙引》《潇湘神》《月宫春》等等, 莫不与道教神仙故事有牵连. 从内容上看, 宋代许多词作具有鲜明的 道教蕴含. 不少大作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神仙词. 诸如柳永、韦骧、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范祖禹、了元、丁仙现、黄裳、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仲殊、晁补之、周邦彦等都有此类题材的词作. 这类作品常常把仙话典故同神游的心绪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阕《巫山一段云》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9 该词先写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着笔锋一转, 引入了求仙人穿着又轻又薄的六殊衣, 随着天分摇曳, 骑在鹤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着意刻划了求仙人在鹤背上的心理状态, 写出了居高俯视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贪看仙人刘海蟾"狂戏"而耽误了行程, 结果因天门齐闭, 不得不从太空中还回, 到曲句山访问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 所谓"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盖出于《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不过, 它不是专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韵文, 而是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的信仰. 从形式上看, 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为了吸引听众,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经》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时,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诸仙.乐女担浆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 白虎口驰 . 玄武负钟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刚身.时与决口教, 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 克木作吾身. " 1 0 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叙事的口吻, 描绘了老君修道场所的仙家景色, 讲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特征.在《老子化胡经》 中还收有《老君十六变词》 十八首, 此即属于道教湮闹词唷K ?quot;变文"是演述神变故事囊恢中问健?quot;道教变文"即演述道教神变故事的一种体式. 适应说唱的需要, 变文往往是韵散结合.当然, 就具体篇目而论, 有的以散文为主, 有的以韵文为主; 有的则纯粹是韵文, 如《老君十六变词》 便是纯韵文. 从描述老君神变的特点看, 《老君十六变词》也和"玄歌"一样,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变更来组织情节, 其场所转换亦依据"易"的九宫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轮转两周, 便有十六变词. 最终两首, 套用晋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 终了, 二世还归之意. 除了上述种种,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 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为使仪式的进行更加隆重, 道人们便将赞歌与歌咏结合起来, 于是有了各种唱词的出现.《无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迹经》 称: 西王母为茅盈作乐 , · · · · · · 命侍女于善宾、李龙孙歌《玄云之曲》. 其词曰 : "大象虽云廖, 我把九天户. 披云泛八景, 倏忽适下土. 大帝唱扶宫, 何悟风尘苦. " 尽管西王母为茅盈作乐事乃出于道教传说, 但从《道迹经》 的描述不难看出魏晋间"仙歌"已在道门中流传. 《无上秘要》 卷二十尚录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无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门变真内章之曲; "中元黄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内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虚化真章句》 以及《阳歌九章》《阴歌六章》等等. 从体例来看, 《无上秘要》在摘录这些"仙歌"时都略加说明, 指出其来历及何位仙人所唱.其体裁皆为五言, 句数不一. 表现了早期道?quot;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体式有步虚词、赞咏词、道情. 步虚词是乐府文学形式之一.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谓: "步虚词, 右道观所唱, 备言众仙飘渺轻举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虚词之缘起, 历来传说不一. 晁公武《读书志》尝云: " 《步虚经》一卷. 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 飞巡虚空之所讽咏, 故曰步虚. " 所谓"太。 3.关于道的古诗词最后一个字是道的古诗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作者: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余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洛阳行》 作者:张籍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宫。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 《野田》 作者:张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无子孙,白杨不得老。 4.【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要10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童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杨继盛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另外还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 《行路难》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贺新郎》此外,还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苏轼《江 城 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功决不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5.形容道义的诗句君子谋道不谋富。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吏商》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道义名言 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