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踏青的诗句《苏堤清明即事》-【作者】吴惟信 【朝代】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扩展资料 明清以来,踏青风俗亦然。 《温州府志》记载:“清明扫墓而祭多有邀亲朋,拏舟击鼓铿金类游湖者。”《杭州府志》说:“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 画舫轻舟,栉比鳞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坟、卢舍庵,后入西陵桥、放鹤亭、比来皋亭山、刘坟村。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 《金华府志》:“清明日,人家门户插柳枝,长行赏郊外名曰踏青,前后十余日祭扫先坟。 2.关于踏青的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3.有关踏青的古诗词杜甫“江边踏表罢,回首见旌旗”“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王令就《春游》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郑板桥《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吴友如《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4.形容踏青的诗句关于踏青的诗分别有以下几首: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5.有关踏青的古诗词庆清朝慢·踏青 宋 ·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这首词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景,将两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 、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全词在铺叙与描写的技巧、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柳永的艺术表现方法,而在内容上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6.有关踏青的诗句有关踏青的诗句有: 1、踏青 【作者:王宠】 茶磨山前水似苔,红妆队队踏青回。 衣香花气熏人醉,蛱蝶蜂儿扑面来。 2、东园踏青 【作者:邓氏】 芍药丛边露气沉,步随芳草共幽寻。 桃花薰日红浓淡,柳叶迷烟翠浅深。 何处香泥忙社燕,谁家晴槛噪时禽。 悄寒罗袜浑无力,斜倚东风碧树阴。 3、二月上浣同云娃踏青归雨宴达曙用佳字 【作者:程嘉燧】 客来兰气满幽斋,少住春游兴亦佳。 霞引秾桃褰步障,天粘碧草度弓鞋。 烟花径袅婵娟入,山水亭孤竹肉谐。 醉爱雨声笼笑语,不知何事怨空阶。 4、踏青 【作者:赵汝鐩】 四野春工遍,柔风动赏心。 蹭青喧柳陌,举白醉花阴。 5、踏青 【作者:吴可】 幽居懒慢养余生,强为春风处处行。 藉草弄花终少味,寻山爱竹尚多情。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6、【作者:苏辙】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后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7.写两段关于踏青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读诗的人仿佛要身临其境了。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 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 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 行过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自唐后,宋代的踏青春游愈加盛行。 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 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出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天苍苍,春水漾漾。 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鸟啼遍春堂……”全文46句,内却嵌入了54个“春”字,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谓描尽踏青时的美好风光。 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