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一共有多少首

1.全宋词

共收录宋代词人1330余家,约20000 首词唐圭璋,共收录宋代词人1330余家,约20000 首词 潘阆 范仲淹 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杜安世 张伯端 韩维 王安石 韦骧 晏几道 张舜民 苏轼 李之仪 舒 黄庭坚 晁元礼 郑仅 李元膺 刘 秦观 米芾 李甲 赵令 贺铸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 周邦彦 陈 阮阅 谢逸 晁冲之 苏庠 毛滂 谢 沈蔚 葛胜仲 米友仁 曾纡 吴则礼 赵子发 徐俯 王安中 张继先 叶梦得 李光 刘一止 汪藻 曹组 王庭 陈克 朱敦儒 周紫芝 赵佶 李纲 李祁 张纲 李清照。

2.宋词一共多少首

宋词跟唐诗一样,太多了,那时一个时代的代表,人人喜欢,所以所流传的词也就很多,买本《宋词三百首》平装本的也就几块钱,买宋词选也行,都不是很贵

要是全集就很贵了,和全唐诗是一样的,不是一本,而是很厚的好几本,我在我们学校图书馆见过,不过没必要买全集的,因为什么东西都是有好坏之分的,宋词中能广为流传的就是合乎标准,是不错的,那些很少见的就没必要去看,如果是做研究,倒是可以

可以买个宋词选,放心一般的宋词都有这些有名的词人,李清照,辛弃疾,李煜,苏轼,欧阳修等等,肯定会有的

3.具统计宋词共有多少首

宋词》,珠海出版社,2007年 宋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4.古代唐诗一共有多少首

流传到现在的有2000多位作者,约5万多首诗 。

这问题问过了哟!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月第一版《康熙御定 全唐诗》收诗49403首,诗作者2873人,凡900卷。

中国宋代 的长短句歌词 。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词兴起于唐代,入宋发展成为一代之胜,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载 ,作品有宋词2万余首(不包括残篇 、附篇),有名可考的作者有1430余人。这不仅有宋代特定历史环境的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5.唐诗宋词一共是多少首的

第一首,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第二首,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第三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

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 第四首,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

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

6.唐诗宋词的词牌名一共有几个

宋词词牌名 1. 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八声甘州 词牌名. 3. 拜星月慢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5.. 采莲令 词牌名. 6.. 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7. 苍梧谣 词牌名. 8. 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9. 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 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 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 词牌名. 19. 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 《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 词牌名. 22. 关河令 词牌名. 23. 桂枝香 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 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 词牌名. 26. 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 词牌名. 28. 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 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词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 词牌名. 39. 柳梢青 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 词牌名. 44. 罗敷歌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 词牌名. 47. 满庭芳 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 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 词牌名. 50. 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 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 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词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 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

相关
下一篇
自编宋词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