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旗袍的诗句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江南的确是个好地好,江南的水乡更是闻名遐迩,至今令很多人向往。 如今已置身于江南,沐浴着江南的微风,享受着江南的细雨。雨如雾,雨如烟,淅淅沥沥,缥缥缈缈,缠缠绵绵。 如烟如雾的细雨点缀着江南,如同仙境,云雾环绕着美丽的江南水乡。 玫瑰花瓣,青石地板,油纸花伞——不是缥缈中的虚幻,一切皆在眼前,那么清晰,那么明朗。 远处青山荡漾在水上,小船悠悠的划行,岸边柳条伴着凉风飞扬。耳边传来这美妙的《江南》 风到这里就是黏 黏住过客的思念 雨到了这里缠成线 缠著我们流连人世间—— 烟雨江南——梦里水乡,如今它就在我的身旁。 朋友们,有空来江南走走吧。除了烟雨蒙蒙的氛围以外,还有弯曲的小桥,清澈的流水,翠绿的稻田,古典的园林,美丽的旗袍,软软的吴浓语——我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会永远收藏在你的记忆里。 知江南 (一) 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二) 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江南的诗句。 晚唐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江南的美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后人也多有赞美江南的诗词,如韦庄这样写他对江南的感受: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女词人皇甫松则从女性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江南究竟有多好? 有个故事可以说明:南北朝时,陈伯之叛梁北逃,他的好友丘迟竟以书信相劝,信中写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句话引发了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终于回梁。 2.关于旗袍的诗词有哪些1、旗袍的风韵 作者:柳风 现代 岁月的典雅,款款而来 历史的积淀,步步幽深 中国旗袍,风度翩翩 华夏国粹,韵味无限 在世界的舞台上,东方女性 仪态万千,风情万种 擎着花伞的小蛮腰 体态轻盈,步入柳烟 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身段,风靡江南。 沿着民国的云烟,沿着醒目的青砖白灰墙 沿着小桥流水,沿着一叶窄窄的乌蓬船 沿着丝绸的质地,沿着腰身的动感 中华旗袍,款款而行,步步惊艳 犹如出水的芙蓉,望春的玉兰 雨巷的男子,在等青石桥上 那把仙姿袅袅的油纸伞 等旗袍上那朵绽放笑容的花瓣 在迎风而动的绸缎上,开出羞涩的初恋 桥下的波澜,在等倩影摇曳的素淡 穿旗袍的女子,是江南行走的景点 纤细的身材,莲步款款 一朝行云流水,几度花枝招展! 立领的旗袍,收放得体,自然而然 含而不露,露而性感 水蛇的纤腰,突显臀部的圆翘 修长的腿,在走光的长衩上流露暧昧 坚挺的**,隆起诗意的梦幻 凸凹的人体曲线,风韵内敛 尽善尽美的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观 一把折扇,展开旗袍的风情 收紧烘云托月的气质 泄漏风光的肢体,无言胜有言 含蓄而又隐忍的露出——风雅的诱惑 就像穿过烟雨的飞燕,吟风弄月的幽兰 既有青蛇的细腰,又有白蛇的丰满! 2、旗袍 作者/徐东风 现代 你是岁月妩媚的积淀 凹凸起伏着历史的绵延 你是塞北的黄沙中飞来的 一只雏燕,在历史的拐角中 飞进了江南的云烟 修长的玉腿被长叉走光 暴露了女人羞涩的暧昧 让无数人产生神秘的遐想 媚态横生飘然如飞燕 锦袍娇艳玲珑了东方的曲线 舞步轻盈醉了檐下的紫燕 华贵绚丽如怒放的牡丹 你羞涩了出水的芙蓉 纯洁的百合也感到无地自容 大气的兰花也只能在幽谷里 发出暗香,优雅的月季 关闭了花蕾,错过了季节 你温婉了郁金香的芬芳 典雅的玫瑰也不敢散发芳香 你是江南烟雨里走出的一簇美艳 花折扇遮不住东方女子的神韵 烟是你的思,雨是你的念 手中的绢扇,让思念悠远缠绵 青石板上弹奏出历史的足音 白墙黛瓦上定格了 一张永不褪色的底片 你用长长的等待复制了 一段张爱玲的幽怨 粘结在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你是天青色里的一个等 你是乌篷船上的一个盼 你是小桥流水里的一个媚 你是深宅大院里的一个怨 你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叹 你握住苍老,永驻了容颜 旗袍,你是东方女子的清雅秀娴 你生动了塞北的粗狂,更美丽了烟雨江南 3、旗袍 作者/潘肖珏 现代 你是 北国飘来的一朵奇葩 在时光深处盛开 江南的甘露 摩登了你 雅致的领窝内敛矜持 盘钮叠扣疏而不漏 脉脉的情思 紧锁其中 婀娜的柳腰委婉含蓄 凹凸中起伏着一份遐想 岁月的痕迹 深藏内里 夺眼的开衩风姿绰约 紧守的尺度 似露非露若隐若现 欲语还休的妩媚 呈与而外 你 绘就了神态浅笑轻盈 培育了莲步摇曳暗香 飘着曼妙多姿 不远也不近 醉倒情郎无数 你 是多变的诗 吟唱 不一样的意境 T台上 演绎 东方女性的风情 现实与迷幻 在时尚中流淌 烟雨里 抹上 丁香色的情愁 剪不断理还乱 在心灵深处感怀 在异国 你便是故乡 在他乡 你便是国粹 你是 永恒的经典 没有迟暮 你 被多少女人爱 却不是 爱你就能亲吻你 4、月色旗袍 文/龚航宇 现代 听见这夜的布匹织得紧密 弦乐绞着布的边角 星星缝制的针线 闪烁晶莹 哪里需要钻石的伪装 更哪堪认为修缮 挥一挥手臂 揽下这夜的布匹 要趁这夜色还浓 为爱人缝一件 月色旗袍 清辉的色静谧的爱 缕缕微皱的把弄好久的 这自然的杰作 沾上最浓的夜的墨汁 点了一滴泪记着思绪 抹了一笔柔表述情意 若你也能多看我一眼 只是一眼 想起这旗袍还未成形 早已价值连城 还是罢了罢了 如果一件炫衣 能留住芳心一颗 我愿随月色夜夜不停休 纺织加缝补 了此一生 5、岁月的旗袍 作者:采薇人 现代 岁月的旗袍 笼罩着谁不朽的婀娜腰身 纤细且温婉窈窕 江南的樱花,塞北的瑞雪 都嵌缀在其中 妖娆成天南地北的风骚 曾经的烟花未冷 依稀绽放炫舞在夜空 谁还记得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曾经的伤痛未眠 若那半睡半醒的长梦 卧在床上,往事却吊挂在半空 如今老了,秋霜抹白了鬓发 只是风还在耳边呼啸 掀动着若明若暗的裙角 岁月的旗袍只是轻轻一扯 便抖落了一地花魂 祈盼着有黛玉荷锄而来 过往如昨,岂敢淡忘 好想再与你约红酒三杯 却怕染了这身洁净纯美的衣衫。 3.古镇旗袍美女的诗词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有关写枫叶的唐诗宋词《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琴曲歌辞·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 九山静绿泪花红。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堤曲》 李贺 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菖蒲花:一作菖蒲短。 ) 。 5.唐诗宋词的比较唐诗和宋词相比,有何异同同:都属于古代诗歌范畴,唐诗中的律诗和词都有严格的格律。 异:一是朝代不同,分别是唐和宋;一是题材不同,分别是诗和词。对于第二点,大致说一下:诗分律诗和古风两类。 律诗大约开始出现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等,分别是八句每句七字、八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每句五字等。 古风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也不规定。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就属于古风类,名作有我们熟悉的〈卖碳翁〉等。 词又叫长短句,句子长短不齐,但并不是自由诗,在每一个词牌下,对于字数、句数、压韵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故作词又叫“填词”,即根据词牌的规定填出词。 6.写竹的唐诗宋词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别桥上竹 【唐】白居易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 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东楼竹 【唐】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 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 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 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 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 【唐】白居易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唐】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余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7.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怎么排列唐诗是我国文学遗产之一,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中知名者约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竟达四万九千多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音节和谐,文字精炼,为创造今天的新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宋词兴起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它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所以有人叫它“诗余”、“曲子”或“长短句”。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只有在我国这样文化发达的国家,才能产生和发展。 元曲是一种古典戏曲剧本。如果排位,仍然是唐诗第一,宋词居中,元曲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