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卜算子古诗词小令

1. 卜算子古诗词

卜算子古诗词

1.《卜算子·咏梅》的古诗及解释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词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这首《卜算 梅花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2.关于卜算子的古诗词

1、原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简析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3.关于卜算子的古诗词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或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何处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几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答施 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了拼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4.卜算子咏梅古诗词

一、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三、赏析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5.求《卜算子》的诗词及鉴赏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赏析“风雨送春归”,古人对此,曾发出多少感慨,流过多少眼泪!而在这里则只是一个衬笔,略不费力,便收转回来:“飞雪迎春到”。

是啊,春长驻人间。春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机,象征着革命带来的希望。

而春到人间,则是飞雪把它迎来的。这是北国的新春,虽然“大地微微暖气吹”,仍有“高天滚滚寒流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挺拔严峻的感觉。

这气氛是同梅的俏丽十分协调的。不是在寂寞断桥边,不是在风雨黄昏里,瞧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梅花乃是挺俏于悬崖百丈冰前。这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吗?百丈冰是寒威,花枝俏则是对寒威的蔑视、反抗、示威、挑战。

不仅如此,更进一层的胜境还在下面。不是“无意苦争春”,而“俏也不争春”;不是“一任群芳妒”,而是“只把春来报”。

把春来报,是报被那“悬崖百丈冰”所遮断的春消息,这正是蔑视、反抗、示威、挑战的具体表现。陆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还是酸溜溜的,心头横塞着一个不合时宜的“我”字;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则是心里干净净的,眼前亮堂堂的,全神注望着大众,注望着未来,一是失意者的**解嘲,一是革命家的高瞻远瞩。

其结果自然是不同的。失意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顾影自怜,孤芳自赏;革命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民先锋,与民同乐。

正是如此: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放,梅子便掩映在众花丛中,和众芳同笑,“摇荡春风媚春日。”群众之前,“只把春来报”,又在群众之中,“她在丛中笑”。

多么伟大崇高的革命家和时代先驱者的艺术形象啊!或曰:就是诗篇中所揭示的梅的性格与精神来看,它实际上是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列的中国**或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形象。上片:“风雨送春归”,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飞雪迎春到”,喻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已是悬崖百丈冰”,是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及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叫嚣,闹得乌烟瘴气;“犹有花枝俏”,是说我们还是顶住逆流、屹然挺立,并阔步前进,决非像投降主义者所诽谤的那样要争什么领导权;而是坚持革命原则,指出正确方向,预告必然的胜利。“待到山花烂漫时”,是说到世界革命成功了,或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了。

“她在丛中笑”,是说我们就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一道普天同庆,共享和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