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带有猿的古诗词(包含猿字的古诗) 2. 音的古诗词 3. 谐音的古诗词 带有猿的古诗词(包含猿字的古诗)1.包含猿字的古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居易【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刘禹锡【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白居易【游宝称寺】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晓春。 野猿疑弄客,山鸟似呼人。 酒懒倾金液,茶新碾玉尘。 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 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李珣【巫山一段云】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关于猿的诗句有哪些1、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 释义:武平(今福建境内)这个地方有猿猴生存,猿猴的毛像金丝,闪闪发光可以观赏。 2、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猿子》 释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可以驯服,但不离开母亲。 3、猎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鸣而下,束手就擒。------《猿子》 释义:猎人向着小猴鞭打他的母亲,小猴悲哀地鸣叫爬下树,束手就擒。 4、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爱其身。------《猿子》 释义: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吝惜它们的生命,何况人呢? 5、世之不孝子孙,其于猿子下矣!------《猿子》 释义:世上的不孝顺的子孙,连猿猴也不如哩! 6、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 释义: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南北朝:郦道元 释义: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南北朝:郦道元 释义: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 释义: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 释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在古诗中关于"猿"的诗句有哪些1、杜鹃啼血猿哀鸣 唐 白居易《琵琶行》 2、猿猱闻鼓不须呼 唐 杜甫《浣溪沙》 3、猿啾啾兮狖夜鸣 先秦 屈原《九歌 山鬼》 4、风急天高猿啸哀 唐 杜甫《登高》 5、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6、猿猱欲度愁攀援 唐 李白《蜀道难》 7、听猿实下三声泪 唐 杜甫《秋兴八首》 8、猿揉闻鼓不须呼 宋 苏轼《浣溪沙》 9、瑞溢飞猿峤 宋 无名氏《水调歌头·瑞溢飞猿峤》 10、收转心猿踢气球 宋 无名氏《鹧鸪天·不贪名利乐优游》 4.带有猿字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李白《长干行》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刘长卿《新年作》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楚江怀古》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谁知道带有猿字的诗词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李白《长干行》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刘长卿《新年作》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楚江怀古》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6.含有猿字的古诗句【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早发白帝城 【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竹枝 【内容】: 瞿塘峡口水烟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闲鸟一时啼。 【年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作品】:石塘濑听猿 【内容】: 噭噭夜猿鸣, 溶溶晨雾合。 不知声远近, 惟见山重沓。 既欢东岭唱, 复伫西岩答。 【年代】:唐 【作者】:长孙佐辅 【作品】:南中客舍对雨送故人归北 【内容】: 猿声啾啾雁声苦,卷帘相对愁不语。几年客吴君在楚, 况送君归我犹阻。家书作得不忍封,北风吹断阶前雨。 7.包含猿字的古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居易【题岳阳楼】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刘禹锡【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是此声悲。 白居易【游宝称寺】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晓春。 野猿疑弄客,山鸟似呼人。 酒懒倾金液,茶新碾玉尘。 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 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李珣【巫山一段云】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音的古诗词1.谐音的古诗.至少要2首.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古诗谐音: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欧阳修 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注:这个只是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我未曾考证.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这个比较通俗. 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怜)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怜)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子夜四时歌.秋歌 南朝乐府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结)。 2.关于声音的诗句有哪些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有声音描写的: 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鸡【唐】崔道融--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赋得寒蛩【唐】耿湋--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春夜洛城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笛【唐】戎昱--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夜琴【唐】白居易--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风中琴【唐】卢仝--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听琴【唐】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赋得郢路悲猿【唐】皇甫冉--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巫峡听猿【唐】吴商浩--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带有谐音的诗句谐音古诗 1、《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伤),月色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3、《劳劳亭歌》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留)条青。 4、《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愁)。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6、《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7、《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8、《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金陵酒肆送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伤)。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留)。 13、《谢公亭》 唐·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留)。 14、《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忧)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想)。 17、《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留)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送友人入蜀》 唐·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留)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9、《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20、《叹白发》 唐·韦应物 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 丝(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 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 21、《午坐卧治斋》 宋·杨万里 雨后朝阴到午晴(情),空斋孤坐纳秋清(情)。 一蝉也解怜幽(忧)寂,柳外飞来叶底鸣。 22、《春望寄王涔阳》 唐·刘长卿 清明别后雨晴(情)时,极浦空颦一望眉。 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4.描写声音的诗句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 鲁迅有《赠人》(其二)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3 古筝诗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李白《春日行》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 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 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看消画烛幽。 廖融《退宫妓》 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 李白《邯郸南亭观妓》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 李商隐《无题四首》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后筝歌》 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将军赴阙五十韵》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李白《古风》之五十四 万松亭下清风满,秦声一曲此时闻。 刘禹锡《伤秦妹行》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玉涯《秋夜 白居易有近20首诗提到筝,在《筝》一诗中,描写了一女筝手的精妙表演:“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张牯在《筝》里有两句“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写出了古筝音色如水的特点。更有李端在《听筝》中写了三国的故事“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待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诗中把周喻精通音律的技艺呈现在人们眼前。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杜甫 后出塞)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的〈琵琶行〉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的〈琵琶行〉 5.含音字的古诗有哪些《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陶令常耽酒,庞翁不出家。安贫炊麦饭,省事嚼茶芽。 池满浮雏鸭,庭荒噪渴蛙。诗成赏音绝,自向小儿夸。 《思夔州》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武侯八阵孙吴法,工部十诗韶頀音。遗碛故祠春草合,略无人解两公心。 《送二十二弟入浙》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世乱还家未有期,汝於何处望京师。韦郎旧恨今新恨,细学南音寄我诗。 《次徐谢韵还江公诗卷》 年代: 宋 作者: 朱松 大条祠官闲日月,绝知圣处着功深。荣枯举世争卢白,枉直何人较尺寻。 身比香山差得计,诗看正始有遗音。应容下客游东阁,要话朱游夙昔心。 《再用前韵》 年代: 宋 作者: 袁甫 百首诗成遇赏音,云何容易动归心。少陵不具为轻薄,笑杀王杨井底沈。 《芜湖过繁昌旅舍萧然偶书》 年代: 宋 作者: 熊禾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野杏出篱明望眼,萋蒿满地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6.汉字谐音的古诗谐音双关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 下联:「明月」怀念明代。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下联:杏「幸」,梅「媒」。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 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 又指「面颜的真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借写竹咏物言志。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上联:舟「周」。 下联:舞「武」。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上联:成谐(陈)。 下联:像谐(向)。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下联:「成霜」谐「成双」。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Do, Re, Me, Fa, So, La, Ti。 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 「布阵」谐「布政」。 「尽是」谐「进士」, 「汗淋」谐「翰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鲁肃」, 「帆快」谐「樊哙」。 「笛清」谐「狄青」, 「箫和」谐「萧何」。 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细羽家禽砖下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 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 「禾上」谐音「和尚」, 「绣裁」谐音「秀才」。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净, 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参考资料:/dl5.htm 7.描写声音的诗句有哪些村居书喜 陆游(南宋)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2, 枫 桥 夜 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早蝉 白居易(唐)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4, 琵琶行并序(节选) 白居易(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 鸡鸣曲 陈陶(唐) 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 二声唤破枕边梦,三声行人烟海红。 6, 鸡 崔道融(唐)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7, 赋得寒蛩 耿湋(唐)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 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8, 吹笛 杜甫(唐)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 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 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9, 春夜洛城笛 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闻笛 戎昱(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11, 夜琴 白居易 (唐)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12, 风中琴 卢仝 (唐)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13, 听琴 孟郊 (唐) 飒飒微雨收, 翻翻橡叶鸣。 月沉乱峰西, 寥落三四星。 前溪忽调琴, 隔林寒琤琤。 闻弹正弄声, 不敢枕上听。 回烛整头簪, 漱泉立中庭。 定步屐齿深, 貌禅目冥冥。 微风吹衣襟, 亦认宫徵声。 学道三十年, 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 会尽天地情。 14, 赋得郢路悲猿 皇甫冉(唐) 悲猿何处发,郢路第三声。 远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众木,噭噭入孤城。 坐觉盈心耳,翛然适楚情。 15, 巫峡听猿 吴商浩(唐)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 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16,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8, 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19,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谐音的古诗词1.谐音的古诗.至少要2首.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古诗谐音: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欧阳修 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注:这个只是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我未曾考证.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这个比较通俗. 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怜)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怜)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子夜四时歌.秋歌 南朝乐府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结)。 2.有谐音的古诗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谐音,“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谐“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其它: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解 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3.【有关谐音特点的古诗】古诗谐音: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欧阳修 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注:这个只是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我未曾考证.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这个比较通俗. 对联谐音: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 缙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荷(何)藕(偶)杏(幸)梅(媒)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 (小品表演)大意:过年了,一个卖豆芽的老汉请苏东坡为自己写一幅对联,苏东坡写下: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丝--私 泥--疑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 谐音是缺衣少食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谐音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4.【谁有有关谐音的诗句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下联:「明月」怀念明代.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下联:杏「幸」,梅「媒」.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借写竹咏物言志.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下联谐鹭鸶.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上联:舟「周」.下联:舞「武」.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上联:成谐(陈).下联:像谐(向).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下联:「成霜」谐「成双」.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Do,Re,Me,Fa,So,La,Ti.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布阵」谐「布政」.「尽是」谐「进士」,「汗淋」谐「翰林」.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下联:李太白字长庚.细羽家禽砖下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 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净,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5.【带一谐音的古诗词比如:所为伊人,在水一方.】武汉·蔡大金谜友的《“谐音字谜”的沿起及分类》 “谐音字谜”是指谜面以一个或两个汉字同音(或谐音、切音)扣底,或取其它非汉字材料达到谐音目的的一类字谜.有人称为“提音字谜”或“音变字谜”.我们之所以称为“谐音字谜”,一是遵从汉字“六书·谐声”传统,二是通过这一定义,揭示整个“谐音字谜”的规律和特点.前述“提音”、“音变”等提法,只是单个谜条评述时的技术性用语,若用于“谐音字谜”理论上的概括,尚存涵盖不广的缺陷.所以,在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命名前,我们暂以“谐音字谜”称呼之. 利用汉字“六书”之义(即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造谜,是我国灯谜由来已久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在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中得到较为切实的体现.他在该书篇首大书“六书原理”.将灯谜中除谜格之外的所有“法门”.“体例”归于“六书”旗下.谢氏这样的归纳是否科学、合理呢?不得而知.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归纳呢?亦语焉不详.我们从他的书中实在找不出具体答案.只有读了张起南《橐园春灯话》后,才知道张“谜圣”也曾有过类似的阐述.张在《春灯话》中说:“谜有体有格.体则有会意、象形、谐声、增损、离合、假借之别.”接着张氏较为详细地列举了这类灯谜的特点.如此看来,谢公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照搬”谜圣”的“理论”而已.《评注》书中多有抄录《春灯话》处,留待以后再议吧. “六书原理”自谢会心至今,影响了现代谜坛七十多年.几乎成为谜界约定俗成、普遍接受的一个理论框架.现在若要打破这一“框架”,重新构筑新的灯谜理论,也还是一个不太现实而且比较困难的事情.谢公书中的“谐声”、“切音”、“通韵”……等等,大抵属今天“谐音”一类.如“谐声”类中一例:“彼此姻缘恰并头”射“韵”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谐音字谜”.此谜以“姻、缘”二字与“音、员”同音之巧成谜,成为现代谜坛一条谐音扣字的经典之作,这条字谜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灯谜典籍中,作者已佚名.谜面原是这样的:“不是姻缘也并头”.是将明清以来的民间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参见《红楼梦》29回)略为改造的句式.“冤家”是《红楼梦》中贾母比喻贾宝玉、林黛玉两个有情人的话.谜作“姻缘”本无可厚非.然谢会心偏将“不是”两字改为“彼此”,谜虽近扣,却离“俗语”原意远了. “谐音字谜”是民间谐声谜事的衍生物,培育品.若将民间谐声谜语比作培养菌温床,那么,“谐音字谜”当是这一“温床”上长出的莓菌和香菇.我国“谐声”造谜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远推至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其中有很多“谐音”双关的例子.如以“环”谐“还”,以“丝”谐“思”,以“芙蓉”谐“夫容”,以“莲子”谐“怜子”……等等.发展到陈朝沈炯的仿《郡》体诗《闲居有乐》:“屋室何寥廓,志士隐蓬蒿”,用“志”谐音“至”而拆“屋”.整个宋朝年间的灯谜资料应该说是很丰富的.可惜散佚严重.现在除周密《齐东野语》尚留吉光片羽外,所存无几.真正的“谐音”谜例已很难寻觅了.我们只能从稍后的明李开先《诗禅》一书中得以一观.如《诗禅》中的“尼姑庵不值半文钱”射“光阴似箭”,谐音“光阴寺贱”相扣.这里的“光阴”是别解,“寺贱”是“谐音”.又如“天师过河不用船”射常言“自有法度”,其中“度”谐音“渡”.这已相当于今天的“粉底格”了.上述以“谐音”造谜的民间谜语,为清代文人灯谜的“谐声”取法铺垫了厚实的基础.倘无宋、明几代人的努力探索,清至现代的“谐声”灯谜是无以发展的.谜格中的“梨花”、“飞白”、“玉带”、“底”……等等谐声格类,正是“谐声”灯谜逐渐成熟定格的标志.张起南之所以把“伤心细问夫君病”射“杯盘狼藉”(谐“悲盘郎疾”)称为“世俗所传”(参见《春灯话》上卷),大约也是“谐音”谜语本来自民间的缘故.其实这条谜倒不是“世俗所传”,而是清嘉庆年间江南文人的地道创作.它较早出现在爱素生《竹西春社钞》中.谜面原是“伤心细问儿夫病”.目标“朝阳格”(即“昭阳格”),射“古文”一句.“杯盘狼藉”典出《史记·滑稽列传》,后在《三梦记》、《歧路灯》等小说中中反复出现,已是大家熟悉的一条成语了. “不是姻缘也并头”是在“谐声”灯谜已经成熟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条谜作与其说是某个人的创作,不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最初并未引起谜人们的特别注意.只是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因为柯国臻先生等少数几位谜坛精英的提倡,才逐渐风糜起来.柯氏模仿此谜而制下列诸作: 但闻左右尽歌声(戬),声声鼓乐起西东(胡) 音乐堪听意会难(胭),织抒半融读书声(纾) 随后,模仿之“声”风起.诸如郑百川的“塔前破寺起风声”(封)、方柱中的“潭中流水似琴声”(覃)、黄穆灿的“鸡声明月清风里”(肌)、张奕虎的“鼓乐之声播戎羌”(胡)、武骝的“村头含泪听乡音”(湘)、赵首成的“大泽起义辨狐音”(湖)……等等一大批“音扣字谜”竞相登台亮相,俨然成为整个九十年代字谜创作的主流.这些“提音”方式谜作,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展现了新一代谜人善于追求的精神风貌.其内在的“模仿”痕迹是明显的。 6.谁知道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5首).歇后语(10个).对联(5对)我急一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二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三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四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五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谐音歇后语 1.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2.矮子过河——安(淹)心 3.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4.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5.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6.打架揪胡子--谦(牵)虚(须) 7.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8.大粪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古诗中的谐音 1.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情) 郎中陈亚,他为 人诙谐,非常爱好文字游戏,曾以中药名写诗百余首,被时人誉为“药诗”。 如3.“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4.“但看车前牛岭上,十家皮没五家皮”等诗句,巧用谐音、双关修辞将前胡、半夏、车前、五加皮等中药糅进诗中,。 7.五条字谜一首谐音古诗五条谐音歇后语两幅谐音对联有关汉字来历的资字迷四面密不透风,中间常刮北风.(图)多出一半.(岁)找到一半(划)重逢 ( 观 ) 一口咬掉牛尾巴 ( 告 )谐音古诗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谐音歇后语咸菜煎豆腐——有盐(言)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四两棉花——弹(谈)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衣)少十(食) 谐音对联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两舟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怎比箫和(箫何).汉字来历“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