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兰亭的诗句《兰亭诗六首》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创作并编入《兰亭诗集》而流传至今的六首诗,其中一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这六首诗的地位与名气均不如诗集的序文《兰亭集序》,但标志着诗人进行一种新的尝试:诗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兰亭诗六首 【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其五】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於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2.描写“兰亭”的诗句有哪些1.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释义: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2.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释义: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 3.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释义: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 4.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释义:不能来兰亭相会,只能自己一人吟着诗。 5.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释义:从古至今的盛会中有谁会停下来画兰亭。 原文: 1. 魏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宋∙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3.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4.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5.唐∙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垧。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3.描写兰亭的诗句《兰亭诗六首》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创作并编入《兰亭诗集》而流传至今的六首诗,其中一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 这六首诗的地位与名气均不如诗集的序文《兰亭集序》,但标志着诗人进行一种新的尝试:诗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兰亭诗六首【其一】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其三】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其五】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其六】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於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4.描写兰亭的名言当我来到兰亭门前,便看见“鹅池”二字,这两个字各成风格,“鹅”字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而“池”字则显得象北方汉子南洋的粗犷,人称“父子碑”,据说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共同书写的。忽见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观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 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5.描写“兰亭”的诗句有哪些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释义: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禹庙兰亭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释义: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 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释义: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释义:不能来兰亭相会,只能自己一人吟着诗。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释义:从古至今的盛会中有谁会停下来画兰亭。原文: 魏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宋∙陆游《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 禹庙兰亭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 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 神仙须是闲人做。 3.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4.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5.唐∙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垧。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6.关于梅兰的诗句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的诗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处最多情。 三千树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秋瑾的《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 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高二2王淑桦)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 7.王之涣在 兰亭写的 诗句都是什么旗亭画壁”故事(该故事又叫“旗亭赌唱”)。 事见唐薛用弱的《集异记》,略述如下: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 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曰:“二绝句。”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脱是吾诗,子等当须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俟之。 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因大谐笑。 这段故事无论真假,都是想突出王之涣的,故事中出现的三位诗人,王之涣无疑最重要,故事的内容显然有利于他和他的诗。 诸妓唱过,不论多寡,只以最佳者所唱为最优,其实是把最佳者和最有眼光等同起来,颇有唱的人多不算好,那些人都是庸脂俗粉罢了,最佳的人唱的才是最好的诗的意思。 另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 《唐诗三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 这两首诗在《唐诗三百首》里也是最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