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关于美食的古诗词

1. 关于路的古诗词诗经

2. 美食与酒的古诗词

3. 诗经关于美

关于路的古诗词诗经

1.关于"路"的古诗句

虚中 【句】 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岐。(《夜坐》)

徐凝 【句】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别白公》)

刘得仁 【句】 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读书志》)

施肩吾 【句】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赠盐官主人》)

鲍溶 【句】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见张为《主客图》)

卢延让 【句】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蜀路》)

沈彬 【句】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纪事》)

颜真卿 【七言小言联句】 长路迢遥吞吐丝。☆颜真卿蟭螟蚊睫察难知。☆皎然

任玠 【梦中和句】 故国路遥归去来(山叟),春风天远望不尽。(玠)

李昂 【宫中题】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聂夷中 【横吹曲辞·长安道】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

戴叔伦 【相和歌辞·昭君词】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李暇 【相和歌辞·怨诗三首】 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张祜 【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崔国辅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草路旁情。

刘禹锡 【杂曲歌辞·纪南歌】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崔国辅 【杂曲歌辞·小长干曲】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元稹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陈叔达 【初年】 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

王绩 【夜还东溪】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王绩 【山中别李处士】 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

卢照邻 【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张九龄 【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2.含有路字的诗词

1. 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

2. 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

3.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4. 路寝朝元早,条风应律初。

5. 路才容马尽荒茅,谁识仙人旧钓鳎

6. 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

7. 路逢驿使岭头回,喜得新诗胜得梅。

8.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9. 路出烟村俗驾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10. 路入云山几万层,豁然岩宇势峥嵘。

11. 路转峰回又一村,天寒大半俺柴门。

12.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

13.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

14. 路隔成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

15. 路入江乡觅隐沦,远随流水度前津。

16.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

17. 路直华亭谷,林藏处士家。

18. 路旁古庙壁半斜,雨滴香案堆泥沙。

19. 路尽邮亭始入京,水村山郭几经行。

20. 路转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东浔。

21. 路出千林迥,山连五岭遥。

22.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萧索。

23. 路转河桥客欲辞,黯然东望一沾衣。

24. 路转瑶坛背,阴崖石更奇。

25. 路转崎岖岭,水藏委曲田。

26. 路入武阳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27. 路转枫林积叶深,秋塘涨水绿沉沉。

28. 路转溪隅草色苍,烟霏云屋带渔乡。

29. 路转苍湾静者家,抱墙壁修竹舞檐斜。

30. 路转修林特地殊,九光霞气羃仙庐。

31. 路转溪山果大奇,茂林门径古苔滋。

32. 路入前山处,苍苔裹石棱。

33. 路转斜桥似梦醒,拥衾摇兀亦身轻。

34. 路接张泾近,塘连谷水长。

35. 路接晓天人近月,真仙去后祇云归。

36.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处忆吾人。

37. 路穿槐柳遶山斜,长夏村墟对物华。

38. 路入青青数里松,上方楼阁一重重。

39. 路穷千涧底,人绝万山旁。

40. 路入分宜县,心驰月旦评。

41. 路入萦纡半里村,忆达清兴起山阴。

42. 路滑山边石,滩浑水底沙。

43. 路入前村认杏花,门前水积半溪沙。

44.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45. 路绝疑无地,山穷复有天。

46. 路绝岭梅赠,江摇沅茝春。

47. 路仄山崖滑,庭中桂树苍。

48. 路熟疑为短,马迟翻更长。

49. 路从迫窄因山转,喜见临岐释子庵。

50. 路熟江郊不待寻,每来真得慰余心。

51. 路转下层崖,乱石通微径。

5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3.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54.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55.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56.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

57.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58.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

59.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60. 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61. 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62.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

63. 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

64. 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

65.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6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关于路的诗篇三首(包括作者,出处)

其一: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其二 路 文 / 遮蔽的天空 火车越过洞庭湖向着北方, 粼粼的是一路揉碎的天光。

波澜不兴,端若深谷 是谁曾傍水击节高歌“洞庭轻波撼岳阳”? 浓积云遮了冬日和晨星 风想掀开镶上金边的云的衣裳 东天和灰云 是霓虹灯的舞台和节日的盛装 火车跨过长江指着北方 西来东去的浮标是水和天唯一的方向 绕梁的笙歌和陈年的酒 在朱红阁楼间化做九曲不断的柔肠 有叹息在杯盏间徘徊 三江的流波舒缓低沉啊 你看,一千年东向的不懈 只剩下延绵的秋意 只剩下烟霞和暮鼓 在无人的冬夜 应和江南的月色一千年的浅吟低唱 天明的时候一丝冷风穿过厚厚的窗 邙山脚下飘起似曾相识的炊烟 田间的扬树挂着几片枯叶 恍惚间露出落魄和轻薄的模样 我低头看了看铁轨的两旁 农田披了初冬的寒霜 于是我说冬小麦的黄是不是 还差三分 陌头的农人抬起了身 班驳的脸班驳的手向着北面 南风过了没有回来 只有黄叶 尘土 和 浓云 镀着金边 两点十分火车准时停在终点 粘稠的人群缓缓流动默默无声 是旅途带走他们的笑意 还是北京的风吹不化本来就没有快乐的心 深蓝支离的地平线画不出西山的背影 莫非衡阳的月光 照了我整个旅途却终于不愿洒进京城 聚散红尘的旅人在长江黄河上疲惫的闭着眼 知不知道东江在寂寞的夜里寂寞地绕着荒野寂寞地绕着丘陵 你错过了冬夜的树, 你错过了披霜的田野 你还错过单纯而快意的农人 怎么会知道快乐 是在春夜是在秋月是在无人之地踽踽独行 其三: 又走上了这条路 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甚至想回头。 不上一次走过的这条路,不止一次的痛:记忆深处痛的感觉仍然。

爱的越深,就会越痛。 我总觉得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没有什么道理:应该是爱的越深,却无法得到的爱,才是最痛的。

正如脚下的这条路,此路与彼路何异? 当初走这条路的时候,从来没有痛的感觉,只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只有甜蜜,只有快乐,只有幸福。 是啊,曾经的誓言,成了过眼烟云的时候,才感觉到了那痛:也许不爱,什么都会轻而易举,也会轻轻的放下,也许留存心里的那一些记忆也会随之风流云散,可事情偏偏就不是这样,爱如此的痛彻心扉,记忆如此的刻骨铭心! 梦,会醒。

幻想,会回到现实。 那份爱,却为什么挥之不去! 那天你打来电话,我不想接。

当电话持续的响玲,我不得不接:听到的是你低声啜泣。 相遇的偶然,我们竟成为知己:你那么善解人意,那么风情万种,又那么真挚坦诚,你的笃定,你的诚恳,你的充满柔情的话语。

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在。

也许是爱来的太早?或许,或许真的是迟来的爱? 已经走过的路,无法回头。 这条路,还会走多远? 还有没有尽头。

另外再推荐一些关于“路”的诗词,也许对你有帮助 虚中 【句】 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岐。

(《夜坐》) 徐凝 【句】 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别白公》) 刘得仁 【句】 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

(《读书志》) 施肩吾 【句】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赠盐官主人》) 鲍溶 【句】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

(见张为《主客图》) 卢延让 【句】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蜀路》) 沈彬 【句】 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

(《纪事》) 颜真卿 【七言小言联句】 长路迢遥吞吐丝。☆颜真卿蟭螟蚊睫察难知。

☆皎然 任玠 【梦中和句】 故国路遥归去来(山叟),春风天远望不尽。(玠) 李昂 【宫中题】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发时。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

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聂夷中 【横吹曲辞·长安道】 此地无驻马,夜中犹走轮。

所以路旁草,少于衣上尘。 戴叔伦 【相和歌辞·昭君词】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

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李暇 【相和歌辞·怨诗三首】 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

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张祜 【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崔国辅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春草路旁情。 刘禹锡 【杂曲歌辞·纪南歌】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

天寒猎兽者,走上樊姬墓。 崔国辅 【杂曲歌辞·小长干曲】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元稹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

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陈叔达 【初年】 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

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 王绩 【夜还东溪】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王绩 【山中别李处士】 为向。

4.有关"路"的诗,有关"长江"的诗,有关"思乡"的,有关"太阳

有关"路"的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关"长江"的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关"太阳"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有关"马"的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美食与酒的古诗词

1.请问谁还知道赞美 酒或食物的诗词

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 蔬菜类: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 节日中的美食: 节日中的美食 屠苏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我国古代的风俗,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喝屠苏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元竹枝词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关于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关于“酒” 诗词与美食 中国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诗文化,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诗不离酒,酒不离美食。他们在品尝美酒之时,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请看 -- 酒 酒,可饮,可品,可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韵意。少饮则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与友人聚之小酌则添之气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酿酒至今几千余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把酒叙情,醉酒当歌,写出无数绝句佳作。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一作秋月忽高悬)。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 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刘都使 东平刘公翰,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兴罢(一作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一作千里相思明月楼)。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一作广)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一作酒)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四首 花间(一作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时(。

2.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3.关于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蔬食戏书》

南宋.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3、《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

南宋.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4、《过土山寨》

北宋.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5、《贺陈述古弟章生子》

北宋.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4.描写美食的古诗词

一、《食荔枝》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二、《问刘十九》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翻译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三、《游山西村》

作者:宋代陆游

1、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四、《行路难》

作者:李白

1、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五、《客中行》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翻译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5.含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精锐教育莘庄语文组温馨提醒:

唐代诗人杜甫

《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6.美食佳肴的诗句

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寄胡饼与杨万州》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南宋陆游《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

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

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

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食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

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

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食栗子 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食梅花 梅花既是著名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

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庆长叔招饮》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食百合 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荠菜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

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食茼蒿 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

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食热粥 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 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

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

7.美食结合的诗句有哪些

1.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____欧阳修 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____李白 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欧阳修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____王翰 5.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 6.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____苏轼 7.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 8.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____张可久 9.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 10.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____杜耒 11.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____李煜 12.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____刘过 13.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 14.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____苏轼 15.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____卓文君 16.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____李清照 17.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____苏轼 18.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____李清照 19.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____范仲淹 20.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____李白 21.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____李白 22.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____许浑 23.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____王维 24.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____卢祖皋 25.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陆游 26.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____白居易 27.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____白居易 28.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____秋瑾 29.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____柳永 30.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____李珣。

8.形容美食的古诗词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9.赞美美食的古诗词有哪些

赞美美食的古诗词有:

1. 《猪肉颂》

苏轼 宋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 《初到黄州》

苏轼 宋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3. 《冬日》

陆游 宋

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

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

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

4. 《食粥》

陆游 宋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5. 《月饼》

苏轼 宋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

相思泪沾巾。

说到关于赞美美食的诗,就不得不提:

苏东坡:

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陆游: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杜甫:

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郑板桥:

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参考资料

学习啦:

诗经关于美

1.【诗经美丽的句子有哪些】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诗经· 王风 ·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 小雅 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 郑风 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出《诗经 秦风 蒹葭》.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译: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0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09.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出自《诗经·郑风·风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10.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呜》.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11.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棠棣》.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14.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①[临]来到.②[履]踩,走.15.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16.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1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1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2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2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诗经中“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什么意思

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题解]

这首诗写的是大清早上,草露未干,田野间一对情人相遇,欢喜之情,发于歌唱。

[注释]

1、蔓草:蔓生的草。零:落。漙(团tuán):凝聚成水珠。

2、扬:明。“清”、“扬”都是形容目的美。婉:读为“睕(晚wǎn)”,目大貌。《毛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3、邂逅(谢后xiì hòu):爱悦。亦作“不期而遇”解。遇:相逢或配合。适我愿:就是称心满意,也就是“邂逅”的意思。

[参考译文]

野地蔓草多又长,团团露珠落叶上。有个漂亮好姑娘,眉清目秀好模样。不期路上碰见她,合我心愿真舒畅。

【辛苦寻找,亲,给个好评哟!】

3.诗经中“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的解析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全文如下:

野有蔓草①,零露漙兮②.有美一人,清扬婉兮③.邂逅相遇④,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⑤.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⑥.

【注释】 ①蔓(màn):茂盛. ②零:降落.漙(tuán 团):形容露水多. ③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形容眉目漂亮传神.婉:美好. ④邂逅:不期而遇. ⑤瀼(ráng 瓤):形容露水浓. ⑥臧:通“藏”,藏匿.一说读作zāng ,好、善之意,藏:一起满足欲望,《集传》:“偕藏,各的其所欲也.” .

译文:

郊野蔓草青青,缀满露珠晶莹.有位美丽姑娘,眉目流盼传情.有缘今日相遇,令我一见倾心. 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今日有缘喜遇,与你携手同行.

这首诗写的是大清早上,草露未干,田野间一对情人相遇,欢喜之情,发于歌唱.

诗歌前半首塑造了一个眉清目秀、心地善良、善为乐声的年轻女子形象。

后半首写了一只离群的鸟,它在黄昏投宿在水中的沙洲,它伸长了脖子,鼓动着翅膀,在那里悲哀地叫着。听到它的叫声,我深情地回头望着它,它激起了我心中的忧愁啊。嗐,我亲爱的人儿,它的叫声让我想起了你,让我如何忘怀?这忧愁啊,紧紧缠绕在我心中。

有人评析说这前后是两首诗。这种意见不可取,因为前半首只是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而没有表明描绘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这首诗的问题在于前后半首之间缺少语意的链接,使其看起来如断开的两首。只有最后两句才把前后半首连接在了一起。

4.诗经中美人的句子

艹蛋的生活XFV :你好。

赞美女:

《卫风 硕人》: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 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陈凤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紵。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陈凤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5.诗经美丽的句子有哪些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 王风 ·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 小雅 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 郑风 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 秦风 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1.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①[阋(xì)]争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15.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6.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1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2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6.关于“美”的诗词、古文、

美,哲学概念,一般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1]。汉字“美”是由“羊”和“大”组成,由此而延伸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妇女,与“每”同源,都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谓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鲁迅先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钱钟书曾引了伏尔泰一段话:“何谓美?询之雄蛤蟆,必答曰‘雌蛤蟆是也’。”

专门用来研究美的学科是美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