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去诗句

1.关于离开的诗句

送兄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

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

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真挚。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

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

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国千里,满天的阴云使白日显得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雁在分飞的雪花里朝南方飞去。

不要忧愁前面路上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前两句写的北国风光,所绘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则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当年荆轲在这里告别燕太子丹入秦刺杀秦王,临行时,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

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死去,但这里的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那种伤感情绪不同,诗人对古代壮士的追怀,似乎在激励友人也要学习荆轲去干一番事业。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分别的时候,分明是多情的,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无情。别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成。

宴席上的蜡烛好像也理解我们的惜别之心,替我们垂泪点点滴滴一直到天明。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那难舍难分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由衷佩服孟浩然。首先是佩服其人品。

这有《赠孟浩然》可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其次,也佩服孟浩然的诗歌艺术。孟作《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昏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写自己凝情望着“下山路”,所见所闻一桩一件地在眼前和耳边飘过,在心底则漾起种种的情感波澜,无非是要传达出对那位落伍朋友的关切。

那种痴痴守望的神情如在目前。李白那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灵活运用这一手法的出色的汇报演出。

至于前两句,西辞的是“黄鹤楼”,东下的是“扬州”,都带着“迷花不事君”的潇洒,作为客体的孟浩然之神跃然纸上,而“徒此揖清芬”的情意也跃然纸上了。这首诗和《送元二使安西》大不相同:它没有普泛性,是只能送给孟浩然一个人的。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重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事态原是这样:李益与表弟邂逅于旅途,问姓称名才相认,皆大惊喜。但如果按照这个次序来写,诗情汹涌处就被平庸的叙述掩盖了。

诗人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重逢”放在前头,反映着他自己被触动之深,也更能唤起读者悲悯人生苦难的心思。“问姓”两句非常细腻:初见而“惊”,实际心中已经有个揣测,于是去“问”对方姓名——我们要是把这一联作互文句来看,当时那种“请教台甫”的情景就如在目前了。

而当对方一说出姓名,他就不免端详着表弟勾起串串回忆。其后竟日长谈,亲情浓浓的,时光飞逝,会少离多,读者自会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灌注其中,为之惊喜,为之叹息。

然而乐事还来不及充分高扬,诗人的心却早已被次日的离别折磨了。他凝想着来日的巴陵道上,依旧是孤身一人,过了一山又一山,一山放出一山拦,就未免沮丧得很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 勃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代士大夫阶级其实都以能“致君尧舜上”、作“帝王师”为人生最高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做官也要做京官,外放就有失落感。

这首诗中的送人者和被送者都有这种“恋京情结”,故而对送别处的长安城依依不舍,而向将要赴任的方向一望,就觉得特别的风烟迷漫。送人者安慰被送者,又特别点明自己“同是宦游人”,等待着自己的也许同样是外放的命运。

命运既然相同,那就心有灵犀,什么悲哀都能分担了。然而初唐士子毕竟有乐观的底色,因此很快就能摆脱悲切切的情调,喊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壮语。

我们仿佛看到他坚定地把手一挥,就把前面的万缕愁思通通斩断。这首诗的起承转合是最规范的。

一、二句点出送别之地,三、四句承接着传达离别之愁,五、六句摆脱离愁转向乐观,七、八句以“在歧路”应首联,以“儿女共沾巾”应次联,以。

2.关于离开的诗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3.关于送别的诗句大全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4.关于景色的诗句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2)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

5.关于离别的诗句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5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6.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 (韦庄)

7.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 (庾信)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1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1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6.关于旅游的诗句有哪些

1. 《郊行即事》程颢(宋代)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2. 《春游湖》徐俯(宋代)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译文】: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3. 《玉楼春·春景》宋祁(宋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4.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译文】:吴兴春游的壮观场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6. 《湖上》徐元杰(宋代)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7.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欧阳修(宋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译文】: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8.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宋代)

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9.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译文】: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

10. 《思帝乡·春日游》韦庄(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译文】: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7.描写诗句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

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关于泰山的诗: 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

8.关于古诗诗句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好书箱好过年。”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战国楚·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暖,故傍庭树作飞花。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唐·王勃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绝句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风: 杨柳岸,晓【风】残月 吹面不寒杨柳【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风】不度玉门关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 秋【风】吹客樯,节物叹遐方。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志南《绝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霜: 1、唐代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秋兴八首》“玉露凋【霜】枫树林” 3、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夭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杜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8、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9、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相关
下一篇
宋词词集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