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宋词有什么要求先看谱,词谱网上能找到,书店也有,新手推荐《百香词谱》这个谱相对要宽松1些。。 其次弄清楚汉字的平仄,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 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 具体要做的是:找一部平水韵或 晚翠轩词韵(网上有,BAIDU搜1下即可)看里面的入声字,读这些字, 如果您是南方人,您会觉得入声字的发音方法和平、上、去3声不同,那您就可以多读多熟悉,做到能分清楚普通话里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即可; 如果您是北方人,那么恭喜您,您不可能通过读分出入声字,您就需要把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背下来。 然后,你就可以按谱填词了,谱子里面要求仄声的字您就填个仄声字,谱子里面要求平声的字您就填个平声字,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至于词的质量,那就需要您自己积累文化底蕴了 2.古诗有什么要求(写作要求)唐诗就是唐代诗歌 律诗是格律诗的简称,又称近体诗(在唐人看来,律诗是晚近出现的,故称).格律诗之所以称为格律诗,是因为它对平仄、对仗、用韵等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具体分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五律是最基本的格式),此外还有排律等. 古诗既可以泛指古代诗歌,也可以特指格律诗出现以前的古风.在后者的意义上,特点是可以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平仄、可以用仄声韵.并且在律诗出现后,诗人在写古风时,往往特意用仄声韵. 其他的还有乐府诗、六言诗、打油诗、游仙诗、山水诗、宫体诗等非常众多的概念,但分类标准不一.。 3.写宋词有什么要求先看谱,词谱网上能找到,书店也有,新手推荐《百香词谱》这个谱相对要宽松1些。 其次弄清楚汉字的平仄,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 ,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 具体要做的是:找一部平水韵或 晚翠轩词韵(网上有,BAIDU搜1下即可)看里面的入声字,读这些字, 如果您是南方人,您会觉得入声字的发音方法和平、上、去3声不同,那您就可以多读多熟悉,做到能分清楚普通话里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即可; 如果您是北方人,那么恭喜您,您不可能通过读分出入声字,您就需要把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背下来。 然后,你就可以按谱填词了,谱子里面要求仄声的字您就填个仄声字,谱子里面要求平声的字您就填个平声字,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至于词的质量,那就需要您自己积累文化底蕴了。 4.宋词的格式及写法求教宋词是有严格的声律的,所以比诗更有音乐性。 您提出的几种词牌的格律如下: 所用符号:“-”表示平,“|”表示仄,“+”表示可平可仄。 ①《卜算子》 +||--(句)+|--|(韵)+|--||-(句)+|--|(韵) +||--(句)+|--|(韵)+|--||-(句)+|--|(韵) ②《西江月》 +|+--|(句)+-+|--(韵)+-+||--(平)+|--+|(仄) +|+--|(句)+-+|--(韵)+-+||--(平)+|--+|(仄) ③《一剪梅》 +|--+|-(韵)+|--(句)+|--(韵)+-+||--(句)+|--(句)+|--(韵) +|--+|-(韵)+|--(句)+|--(韵)+-+||--(句)+|--(句)+|--(韵) ④《渔家傲》 +-+--||(韵)+-+|--|(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韵) ⑤《如梦令》 +|+--|(韵)+|+--|(韵)+||--(句)+||--|(韵)-|(韵)-|(叠)+||--|(韵)。 5.【现代诗歌的写作要求】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2]物品XXX动作3]在XXX(地点)4]存在(条件)XXX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6.词的写作要求词的写作 词脱胎于诗,较诗更为活泼。 因此情况也更为复杂。分以下几个方面: 1、单句谱式: 词的单句谱式比较复杂,有些词书认为词的句式是从一字句到十字句,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是可以断为一字句到七字句的。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一字逗。逗是指停顿,所谓一字逗是指一个单句以一字为领格字,领起以后的内容。 如"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甚"即为领格字,领起以后的内容。 2、关于一调多名和一名多调: 所谓一调多名是指很多词调都有别名的现象,例如《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大江东》、《大江乘》、《酹江月》、《百字令》、《壶中天慢》、《湘月》等。 这是由于在词牌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如果以这一词牌写出了相当好的作品,后人就会用这一作品中的一些部分来作为别名,以表示对这一作者的纪念,仍以《念奴娇》为例,由于苏轼的"大江东去"一词极为世人所推崇,故此提取首句"大江东去"和末句"一尊还酹江月"成为《念奴娇》的别名《大江东去》、《大江东》、《大江乘》、《酹江月》。而有些别名则是由于词牌本身的一些特点,如《百字令》即由《念奴娇》有一百字而来,有些则是由于作者的需要,比如《摸鱼儿》的别名《山鬼谣》即因为辛弃疾以此词牌赋一名为"山鬼"的怪石而来。 而一名多调则是指一个词牌名有多个谱式的情况。很多一名多调的词牌的谱是都分为定格和变格。 定格是指词的基础格式,变格一般是指在定格基础上加以变化的格式,它是就整首词的谱式而言的,有的变格经过多次修改,或只是用了这一词牌名,因而与定格完全不同,这也是词的活泼性的一个方面。 而有些一名多调的情况又不同,如《浪淘沙》,有些作者有写作《卖花声》,如张舜民的《题岳阳楼》"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然而这并不是《卖花声》的本体,陆游有《谢池春慢》"壮岁从容,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这才是《卖花声》的本体。 那么《谢池春》(即《谢池春慢》)的本体又是什么样的呢?李之仪有一阙《谢池春》"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 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这才是《谢池春》(《谢池春慢》)的本体。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词的活泼性。 3、叶韵: 叶(音协)韵是指词的押韵问题。词的叶韵不像诗那样固定不变,只押平声韵,词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平仄韵转换、通叶、错叶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将按押韵情况将词牌予以分类。 4、词的分类: 词如果按字数分类,那么,少于五十八字者称为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称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称为长调。 按押韵情况分类的话,词可以分为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 按词有几个部分可以将词分为单调、双调、三叠词、四叠词。 以上几种分法是就词的格律而言,如果按词的风格又可将词分为婉约词、豪放词等等,这就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范围了。 5、步韵(次韵): 我们在读某些词作(诗作)的时候常会发现其标题是"步(或次)某某某原韵"的类似的字眼。 步韵(次韵)是指某人已有词作(诗作)在前,写作时用其词牌(诗体),并且韵脚完全采用他的作品中的韵脚,次序也不能打乱,这种情况称为步韵(次韵)。这种情况是由文人互相唱和演变而来,但是唱和只要求词牌(诗体)相同,而对韵脚没有多大的要求。 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为原词。 而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时,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为和词。 这两首词韵脚完全相同,是典型的步韵(次韵)。(标有[]的即为韵脚) 6、关于衬字: 所谓衬字,是指在原谱式基础上增加的字。 衬字不同于变格,它是作者按照意愿加的,位置也是随机的,如"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吴文英《唐多令》)中的"也"即为衬字。但词中不允许有太多的衬字,一般只有一个,这就。 7.写宋词的规则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不同于诗。诗分五言七言,分绝句和律诗。 组合在一起,共四种此外还有古风,形式多变一些。但是总体来说,诗的格式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词的格式有上千种,各不相同。 于是为这些格式取名字,即“词牌”一个词牌,基本上对应一种格式(有的格式会有别格,另述)。偶也有同名不同调,或同调不同名的情况。 但基本上,看到一个词牌,就可以知道,这首词共有多少句,每句多少个字。押多少个韵,平韵还是仄韵。 甚至每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这就是“词牌常识”。 词牌有词谱,词谱是记录每种格式的字数、韵脚、平仄的一种形式。所谓平仄,就是古代的四声。 古代的四声和今天的不同,不是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是分平上去入。平,又分阴平、阳平。 阴平,即对应今天的一声。阳平,即对应今天的二声。 发音多悠扬,绵长。上声,对应今天的三声。 发音多转折。去声,对应今天的四声。 发音多劲远。入声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消失了,转化为了一二三声。 但在有些方言里,还依稀可以寻找到入声的影子。主要发音特点是急促。 诗词中,把阴平阳平统称为平声,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仄,就是“不平”之意。 习惯上,写作的时候会把平仄声交替着使用,以达到音律富于变化的效果。同时,因为四声的发音特点不同,于是也就是适合表达不同类型的情感。 补充一点:填词不仅字数、平仄、韵脚要合乎要求,断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同为五言句,有词牌要做一四断,有词牌须作二三断。 同为九言句,有词牌须作二七断,有的则作四五断,等等。断句的方式在词谱中不会显示,但其规则却确实存在着。 这里在录入后主词时,一并把断句方式给出来。断错句子,虽然表面上看来,还是那个词牌,没有什么影响但实际上,读来已经破坏了词牌应有的气势和氛围。 因此虽然不算出律,乱韵,也依旧是不允许的。很多词,一个字的断法,会影响到整句的理解。 一句话的断法,会影响到整首词的语感。这里,把后主的词与词谱结合在一起。 用熟悉的句子来学习词谱,便于理解记忆,顺便也能普及一下平仄常识。词谱常用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押平韵; ▲:押仄韵以下是正文一,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平△。 算来/一梦/浮生◎○◎●○●,醉鄕/路穏/宜频到◎●●○平△。此外/不堪行乌夜啼,别作《锦堂春》、《圣无忧》。 双调,47字,上阙两平韵,下阙两平韵。中途不换韵。 下片两个六字句,可对仗,亦可不对。另有别格上片首句为六字句,余同。 乌夜啼为小令,平韵。多为六言、七言句,句式较舒缓平稳。 适合抒发悠远绵长的情绪,不适合偏慷慨激昂或急促悲壮的情绪。因过片短小,可供过度的空间不大,亦不适合承载复杂或多变的内容。 二、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双调,五十七字,上下阙各四仄韵,中途不换韵。 传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一斛珠》。 故此词牌的本意为咏珍珠。本词中颗、那二字古音皆为仄声字,与过、个属同一韵部。 嚼字古音亦为仄,故本词未有出律者。一斛珠为仄韵小令。 故不适合承载较复杂的内容,且不宜抒发温柔含蓄的情感。三,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帰,◎○◎●△覚来/双泪垂。◎○○●▲高楼/谁舆上,◎●◎○▲长记/秋情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又名《菩萨蛮》、《重叠金》、《巫山一片云》。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韵交替。传宣宗“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往往依声填词”,此为《菩萨蛮》词牌名之由来。菩萨蛮,两句一韵,平仄韵递转。 平韵句温柔,仄韵句着力,适合抒发较为低回、婉转、反复的情感。谋篇不宜平坦开阔、一览无余,以层层转折,逐渐递进,一波三折,欲说还休为佳。 四、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仄,●○△,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珊枕腻,锦衾寒,◎○◎●△。夜来/更漏残。 更漏子,又名《独倚楼》、《翻翠袖》等,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两平韵。下片三仄韵、两平韵。 亦有别格,下片两仄韵,两平韵,换头句(即下片第三字)不押韵。平仄韵递转。 更漏,是古代在夜间表示时间的工具,引申意为夜晚。故早期词人多依其本意,描写夜间的情景。 更漏子,两句一平韵,两句一仄韵,平仄韵交替,与《菩萨蛮》同样,适合层层转折的笔法,语气多婉转,宜抒发含蓄低回的情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