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剪纸的诗词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白居易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二、(1)作答本题,依据前文涉及的两句诗即可作答.“剪彩为人起晋风”,装饰美化生活;“剪纸招我魂”“剪纸空教夜祭门”,招魂祭祀.(2)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一般从事例的前文去寻找,本题的答案就在事例的前面“在纸发明之前,没有真正的剪纸,而是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3)C “招魂祭祀和装饰作用是同时出现的”于文无据,选文中第一段引用的诗句一个是唐代,一个是宋代.(4)①第五段“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剪纸传承了金箔镂刻等艺术形式的技艺、风格,传承了金箔镂刻艺术的装饰作用.;②第四段“这种岩画形式便是原始的巫教仪式和原始的巫教文化,而剪纸艺术中剪成纸人模样用于招魂的民间风俗便是这种巫术的延续和发展”,剪纸传承了岩画的巫教仪式和巫教文化;(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依据文章内容,建议合理,措施可行,富有创意.答案:(1)装饰美化生活 招魂祭祀(2)用三个例子有力地表明在纸发明之前,没有真正的剪纸,而是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3)C(4)①剪纸传承了金箔镂刻等艺术形式的技艺、风格;②剪纸传承了岩画的巫教仪式和巫教文化;③剪纸传承了金箔镂刻艺术的装饰作用.(5)①剪纸艺术的历史;②剪纸艺术的现状;③改进剪纸艺术的形式;④内容的丰富多彩与跟上时代步伐.。 三、关于“剪纸”的诗句有哪些1. 《野庙》方回 金甲朱衣画壁昏,军声不到暂开门。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 2. 《长风纸平渡》王子俊 剪纸铺平江,雁飞晕字双。秋山青隔岸,谁启读书窗。 3. 《悼亡》毛直方 客中自有未招魂,剪纸空教夜祭门。万一相逢今夜梦,恨多应是两忘言。 4. 《第一百五十九》文天祥 人生无家别,亲故伤老丑。剪纸招我魂,何时一樽酒。 5. 《次韵施伯才除夕》 释宝昙 年来白发为谁新,恰受愁边五日春。官烛吹花方作梦,东风卷地已无人。今年有酒公须醉,明日无襦子莫嗔。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纸奏钱神。 6.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白居易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7. 《瓦亭聊句》苏舜元 狂童得志贱物命,陇上盘马为嬉遨。苍皇林间健儿妇,剪纸沥酒呼嗷嗷。将军疾趋占葬地,年年载柩争咸崤。朝延不惜好官爵,绛蜡刻印埋蓬蒿。三公悲吟困数败,车上轻重如鸿毛。白衣壮土气塞腹,愤勇不忍羞本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