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描写禅的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虞上人游方》:“律义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脍灸人口的绝句,如只以写景诗欣赏,亦无不可;但因诗中的意境与禅宗悟道的境界契合,从禅诗的角度欣赏就更有禅味。渔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周围一片白茫茫,他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浑然无别,澄澈透底的心境,不正是禅者找到归宿、找到本心、发现自性的禅境吗? 唐代皎然《闻钟》诗:“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松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诗僧用古寺、寒山、松月、霜天、钟声,构造出一种寂静清幽的环境,以“禅子”的主观“心境”排除了物境,写出禅僧进入禅境的神妙状态。因此,我们说“意境”是禅诗诗味的灵魂。一首好的禅诗,即使没有“佛”“禅”的字眼,但它所创造的意境——禅境,同样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五代贯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又如宋代灵澄《山居》诗:“因师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计年。草鞋只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由于诗人心理上的淡泊,所以他体验到的环境,是清新而又宁静的,所过的生活是潇洒自如的。这就是禅诗所表达的清新淡泊的情趣——禅诗的诗味之所在。 2.古代描写禅的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虞上人游方》:“律义通外学,诗思入禅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柳宗元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脍灸人口的绝句,如只以写景诗欣赏,亦无不可;但因诗中的意境与禅宗悟道的境界契合,从禅诗的角度欣赏就更有禅味。 渔翁(亦代表作者自己)独自垂钓于寒江之上,周围一片白茫茫,他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浑然无别,澄澈透底的心境,不正是禅者找到归宿、找到本心、发现自性的禅境吗? 唐代皎然《闻钟》诗:“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松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诗僧用古寺、寒山、松月、霜天、钟声,构造出一种寂静清幽的环境,以“禅子”的主观“心境”排除了物境,写出禅僧进入禅境的神妙状态。 因此,我们说“意境”是禅诗诗味的灵魂。一首好的禅诗,即使没有“佛”“禅”的字眼,但它所创造的意境——禅境,同样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五代贯休《野居偶作》:“高淡清虚即是家,何须须占好烟霞?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还如此,谁羡前程未可涯?”又如宋代灵澄《山居》诗:“因师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计年。草鞋只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 由于诗人心理上的淡泊,所以他体验到的环境,是清新而又宁静的,所过的生活是潇洒自如的。这就是禅诗所表达的清新淡泊的情趣——禅诗的诗味之所在。 3.有关禅的诗句诗词1.你若比别人强一点。别人会嫉妒你。你若比别人强很多,那么别人就会敬佩你。 2.一个思想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影响我们,只要我们相信它是真的。 3.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把句号变为逗号 4.做人至要紧姿势好看,如果恶形恶状地追求一件事, 那麽,赢了也等於输了. 5.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尼采 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3、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6、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9、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10、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11、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12、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3、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4、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5、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17、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8、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9、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上帝助自助者。 24、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5、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7、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8、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求关于禅理的诗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 吾之最爱独品佳句,与朋友们一同鉴赏。“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一、王维《辋川集》中的几首经典代表绝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晨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四、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五、刘长卿《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六、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禅 诗 精 选 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 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 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 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 何疑无陵源 [注释] (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 [赏析] 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 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而“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 同时该句也以鸟鸣不外说法来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 “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 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 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注释] (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 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5)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 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 颈联有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 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尾联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最后一句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 江中诵经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 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注释] (1)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 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大乘义章》曰:“质碍名色。” (3)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赏析] 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 5.禅的古诗(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nbsp;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nbsp;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nbsp;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nbsp;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nbsp;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nbsp;(二)、描写夏的古诗词nbsp;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nbsp;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nbsp;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nbsp;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nbsp;(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nbsp;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nbsp;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nbsp;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nbsp;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nbsp;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nbsp;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nbsp;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nbsp;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nbsp;(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nbsp;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nbsp;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nbsp;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nbsp;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nbsp;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nbsp;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nbsp;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nbsp;1、nbsp;带“花”字的诗句nbsp;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nbsp;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nbsp;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nbsp;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nbsp;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nbsp;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nbsp;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nbsp;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nbsp;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nbsp;2、nbsp;带鸟的诗句nbsp;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nbsp;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nbsp;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nbsp;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nbsp;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nbsp;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nbsp;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nbsp;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nbsp;3、nbsp;绘虫的诗句nbsp;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nbsp;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nbsp;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nbsp;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nbsp;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nbsp;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nbsp;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nbsp;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nbsp;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nbsp;4、nbsp;绘鱼的诗句nbsp;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 ——元·宋禧《即事》nbsp;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nbsp;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nbsp;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nbsp;1、nbsp;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 6.描写禅茶的诗词禅茶诗 燕拽春光度柳池, 云邀竹影赋闲诗. 清风有意传书信, 又恐相思袅娜迟. 禅茶诗: 独守空庵醉品禅茶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谁能分辨哪是芽哪是花 或许心有灵犀的您 能参透他 可是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千年的寂寞风干成一陀古茶 泡开她需要多少春秋冬夏 或许万种柔情能泡开她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泡得开唐诗宋词 泡不开秦砖汉瓦 泡得开晨钟瞢鼓 泡不开驿路风沙 心有灵犀的您在哪 这万种柔情出自谁家 不泡也罢不泡也罢 独在天涯醉品禅茶 禅茶一味 1 乞火烧兰葸,临流煮梅香。 好茶烹一盏,先供我佛尝。 2 香溪醍醐嫩,莲峰蕴真香。 一入灵山路,便觉眼生光。 3 初尝冷香烈,再啜火生凉。 飘若对倾城,醉比沐天香。 4 雪霁春泉碧,雨润百草芳。 月下煮松风,甘露其君尝。 清烟久消歇,紫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5 名山蕴紫气,瑶草凝清辉。 寒泉不混世,积雪入精微。 采采需及时,莫待嫩绿肥。 7.描写禅的古诗词《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唐)杜牧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即事》(唐)白居易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寄赞上人》(唐)杜甫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