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被称为世界什么的鼻祖

1.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谁

《花问集》中,收温庭筠词最多,且放卷首,所以有“花问鼻祖”之称。

温庭筠:(约812—866),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 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为花间派领袖,但他们的词风却迥然不同

温词绮靡浓艳,含情深隐,而韦词清丽疏淡,明白吐露。除温韦外,其他十六人的词风不是入于温,便是入于韦的。

花间词之名得之于赵崇祚所编《花间集》,此书编成于五代后蜀广政三年(940年),是一部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词的总集。全书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

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与蜀地无关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与西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亦可以把他们称为“西蜀词派”。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 花间词乃是供“绣幌佳人”在酒筵舞席上遣兴娱宾之用的,因此它上承南朝梁代侧艳诗体之传统,下扬晚唐五代歌妓演唱之风习,内容偏重闺情(这样才能切合歌妓身份口气),情调绮靡柔媚(这样才能有助歌妓娇娆之态),词藻锦绣华丽(这样才能“拟化工而迥巧”,“夺春艳以争鲜”)。

确实,当我们翻开《花间集》,便有一股香艳之风扑鼻而来,它的风格大致可以浓艳婉媚、香软绮靡概之。

2.唐代诗人谁被称为花间鼻祖

温庭筠。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但其实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花间词派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温庭筠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