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配手工

1.二年级《村居》古诗配一幅画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ω ̄=村居⑴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⑵醉⑶春烟。

儿童散学⑷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⑸。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 鸢:老鹰。

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方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图片的话,您可以网上搜索 村居绘画 即可。

2.如何手工把蚕茧抽丝

需要工具:蚕茧、大铁锅、热水、纺车、纺锤、筷子 蚕茧的手工抽丝方法:1、把一个盛满水的大铁锅煮沸腾,先把蚕茧放进沸水里煮。

2、然后用大网勺等工具不断搅拌热水里的蚕茧,随着水的滚动,直到蚕茧变得越来越松软。3、锅里的水变成黄色(蚕蛹汤)时,就可以捞起来了,放在旁边干净的热水盆里。

4、在旁边干净的热水盆浸泡几分钟,注意把蚕茧压到水底,不能让蚕茧浮在水面。5、用筷子在水中一个方向用力搅拌,就可以缠绕上水中散出来的丝头,向上提拉就可以抽出丝来。

6、抽丝过程力气不能太大,否则会把丝抽断。7、把一把丝头挂在下图所示的收拢器上。

8、经过收拢的丝头缠绕到旁边的纺锤上。9、另一位工人用手摇大纺车带动纺锤,把丝线都缠绕到一起。

10、纺锤上粗抽的丝线还比较散乱,还需要用小纺车再缠绕一次。11、小心缠绕到小纺锤上的丝线如下图,蚕茧抽丝的工作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蚕茧的经济衡量指标:1、茧层率 指茧层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是评定蚕茧等级的主要指标。茧层率愈高,丝量愈多。

春茧的茧层率一般为22%~26%,夏秋茧为18%~23%。2、茧丝长和茧丝重 指一粒茧能缫得的茧丝长度和重量。

一般春茧茧丝长900~1500米,茧丝重0.35克~0.45克;夏秋茧茧丝长700~1200米,茧丝重0.22~0.37克。3、解舒丝长和解舒率 均反映缫丝时茧丝从茧层离解的难易程度。

解舒丝长是缫丝过程中茧丝每接头1次可连续缫取的平均丝长(米)。解舒率是解舒丝长对茧丝长的百分比。

解舒好则落绪少、出丝多、质量好;解舒差则落绪多、废丝量增加、出丝率和生丝质量下降,缫丝时常因再次索绪而耗能大、成本高。4、出丝率 指丝重占茧重的百分比,或用茧层缫丝率表示,是茧质好坏的综合指标。

出丝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上茧率、茧层率和解舒率等因素。鲜茧出丝率一般为14%~16%,高的可达19%~21%。

茧层缫丝率是丝重占茧层重的百分比,一般为75%~85%。5、茧丝纤度 表示茧丝粗细的程度。

单位为旦尼尔,简写作“旦”或“D”,俗称“分”或“条分”,即900米长的茧线重0.1克时为1个旦尼尔。旦尼尔数字愈大,茧丝愈粗。

杂交种的茧丝平均纤度,一般春茧为2.8~3.3旦,夏秋茧2.0~2.7旦。6、茧丝颣节 茧丝局部呈现的畸形现象,大多因吐丝中断或缫丝过程中茧丝∞字形胶着部未离解而造成。

颣节多会增加缫丝和织造过程中的断头,降低质量。7、茧层分离细纤度 又称微茸。

是丝胶中的细纤维,其染色性能差,影响织物品质,是茧丝病疵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蚕茧。

3.美国的手工课是怎么上的 上课步骤是什么 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请专业人士

一、选择材料丰富的手工课教学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手工材料使儿童的构思、设计得以实现。不同性质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质感、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表现手段,造型要求也各不相同。

手工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按材料形态可分为面状材料、线状材料和块状材料。所谓面状材料就是主要以长宽变化为特征的材料,如各种纸、布、木板及纸箱等。

线状材料主要指材料长短的变化,如各种线、棒、丝等。块状材料是指呈立体状态的材料,如粘土、石膏、纸浆、陶泥等。

这些材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可以相互融合。空间思维的最大障碍是思维定式和思维惯性,引导儿童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材料独有的性质,根据每种材料的特性,将各种材料综合运用所创造出来的作品形式丰富、新颖,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能充分挖掘儿童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传统节口的手工作品题材丰富,手工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勤劳朴实的人们根据传统节口的特点创造出的各种艺术作品对儿童的审美能力、民族文化的认同有重要的意义。

把我国的传统节口作为儿童手工课教学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手工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某些传统节口共有的艺术品形式进行手工教育活动,如剪纸。剪纸可以把我国每个传统节口都表现出来。

春节,让儿童学习剪窗花,剪福字、剪新年属相等;端午节教给儿童剪人物头像、剪钟馗等;中秋节则可教儿童剪菊花、玉兔、各种各样的月饼等。二是利用某种节口独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手工教育活动。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最热闹的传统节口,春节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后,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年画、春联、皮影戏、剪纸、面人、面具等。孩子们对这些艺术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些艺术品形式进行手工活动,如贴对联、剪窗花、做纸鞭炮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团圆的节口,元宵夜吃汤圆、赏花灯。因此花灯是元宵节产生的艺术品,花灯的种类繁多,有玻璃灯、纸灯、走马灯、宫灯、孩子玩的花灯等。

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进行元宵节手工创造活动,如做花灯,做元宵等。母亲节可教儿童做康乃馨,教师节教儿童做贺卡等。

这些手工作品的材料多种多样,融入传统民俗的审美情趣,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开拓儿童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多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一名具有民族情怀的中国人。废旧材料更是多种多样,它主要是指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可塑性、有肌理、有色彩及形状特点的废弃物品。

每个家庭都会有很多的废旧物品,这些废旧材料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他们在设计师的眼中可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在孩子的眼中可能是一座城堡。将废旧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不仅锻炼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思维能力还能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生活中可用的废旧材料种类繁多,主要有塑料类(吸管、饮料瓶、瓶盖、纽扣、塑料盒、光盘等)、天然材料类(树叶、种子、石子、沙粒、蛋壳、羽毛等)、金属材料(铁丝、易拉罐等)。将这些材料综合利用可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种子粘贴画、蛋壳贴画、饮料瓶改造、综合材料拼贴等。

废旧材料的改造方法有很多种。如(1)实用设计。

把废旧材料进行重新改造,使他们具有新的使用功能,如纸筒装饰变笔筒,纸盒的组合变收纳箱,废旧毛线布料变玩具等。(2)根据材料的原有特性再设计。

将废弃的物品看成可以进行再次加工的材料,利用原材料的特点(颜色、质地、肌理等),打破对原材料的认识,发挥想象力,化腐朽为神奇,从中获得情趣。如易拉罐改造成汽车、桌椅、花朵等。

(3)外观改造。用一定的手工工艺改变废旧材料的外观,用上色、粘贴、揉皱等方法使之产生一种新的视觉形式,如蛋糕盘变脸谱、纽扣变花朵等。

以这些废旧物品作为手工材料,使之作为综合材料再次发挥功用,对儿童构思灵感的产生、空间智能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二、培养儿童空间智能的教学策略1.手工课与游戏的结合儿童具有爱动爱玩的天性,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游戏,手工制作可以潜移默化的把教育寓于游戏中,儿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玩中增长见识,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如:在一次题为《欢乐的化妆舞会》的手工课中,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对同学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口,是同学们的节口一一儿童节,我们班要举办一场别样的服装秀,所有的同学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节目,我给大家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你们两个人一组共同出谋划策互相帮助,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组做的衣服最有特色。”话语刚落同学们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互相配合,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有的同学说:“我想用报纸做一条漂亮的花裙子。”有的同学说:“我想用花布做一条漂亮的围巾。”

还有的同学说:“我想用卡纸做一个面具,表演我最喜欢的喜羊羊。”说完同学们积极动手制作起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得到解决,做完后学生积极的上台表演。

有的带着唐僧的面具跳骑马舞,有的同学穿着自己制作的花裙子唱歌,整个课堂气。

4.怎样理解唐诗下酒宋词配茶吧

唐诗开阔慷慨,气象宏大,意象常常有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酒可助兴,酒可浇愁,饮酒这件事,要么是一个人的独饮,要么是一群人的欢度,很符合大唐气象。宋词婉约细腻,清新淡雅。

更适合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茶要细品,风雅韵致,很接近宋词的主流。(当然,宋词中的豪放派很有酒香,但这里略过不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宋词大多说酒时,也少有唐时的气象了。

两宋流韵,更宜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