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打一宋词名\“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 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发生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这一民间俗语的意思是,上床之前吃萝卜,利消化;经常嚼食生姜,可达到小病不缠、大病不生的保健目标。生姜确有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之功效。 2.求柳永的,姜()的杜牧的还有几句诗词的前后句苟利国家生死以,扬州慢① 姜夔 淮左名都②,竹西佳处③,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④,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⑤,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⑥,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⑦,青楼梦好⑧,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注释〔注释〕 ①扬州慢:姜夔自度曲,因词咏扬州,故名.②淮左名都:指扬州.③竹西佳处:扬州竹西路风景秀丽.④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⑤胡马窥江:指金人屡次犯扬州,凯觎长江,以图南侵.⑥杜郎俊赏:谓杜牧对风景有高度的欣赏能力.⑦豆蔻:指妙龄女郎.⑧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⑨二十四桥:扬州唐时旧城有二十四座桥.雨霖铃①【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留恋处,④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⑨经年:一年又一年.⑩风情:男女恋情.《阿房宫赋》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官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注释] 1.囷:(qūn) 2.媵:(yìng)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北宋有个姓姜的词人叫什么姜夔(jiāng kuí 1155?—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 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 人品秀拨,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 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 姜夔响。”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 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词乐谱资料。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