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方法的古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关于学习的诗句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2.关于方法重要性的句子,要简短的一句话1、[格言]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2、[格言]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3、[格言] 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而设立的,大学还有它更为重要的任务,它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他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培养,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受协方案.4、[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5、[名言警句] 所有的人都以快乐幸福作为他们的目的;没有例外,不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是如何不同,大家都在朝着这同一目标前进.——帕斯卡6、[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7、[名言警句]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8、[名言警句] 你可以从别人那里得来思想,你的思想方法,即熔铸思想的模子却必须是你自己的.——拉姆9、[名言警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10、[名言警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11、[名言警句]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12、[名言警句]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3.关于学习方法的诗句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三、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四、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 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五、《论语》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4.有关方法的古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关于学习的诗句一、立志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 杨继盛《言志诗》)二、勤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三、惜时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 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金缕衣》)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 文嘉《今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四、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5.关于写作方法的诗句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2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2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2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3lian.com 2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2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2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6.【有关说明方法的句子各要两句以上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体现准确性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5.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形象.)6.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分类别,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7.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8.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9.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 举例子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10.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作诠释,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1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举例子,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1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列数字,体现准确性 )。 7.l论语中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9.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0.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一共这1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