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陆游的爱国诗句

1.陆游的爱国诗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

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

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

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

此泛指边疆。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示儿》一诗引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直抒胸臆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

“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二) 托物言志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

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

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

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

此词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三) 借景抒情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

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

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四) 以梦述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

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类: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

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

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他。

2.陆游写的爱国诗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哀郢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庵中夜兴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有情梅影半窗月,相应鸡声十里村。

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扶衰又践新春境,万事元知不足论。

庵中杂书蒲龛坐久暖如春,纸被无声白似云。除却放生并施药,更无一事累天君。

庵中杂书谋生安用苦区区?豆饭藜羹未遽无。若使天年犹合活,不妨自有谷於菟。

庵中杂书万物并作吾观复,众人皆醉我独醒。走遍世间无著处,闭门锄菜伴园丁。

庵中杂书茅茨一室有余乐,辙环四海谁知心?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八十三吟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早春。

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

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八十四吟八十仍逾四,迟留未告行。

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耕牧犹能力,痴顽每自惊。

所嗟经学废,心愧济南生。

3.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

仕途曲折,心怀国难,却始终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

一生中的坎坷留使陆游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诗:1、《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10、《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11、《陇头水》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12、《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词:1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4、《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

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时易失,志难成。

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15、《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16、《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17、《鹊桥仙·华灯纵博》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18、《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4.有哪些关于陆游的爱国精神的著名诗句,请写出两句

陆游的爱国诗《示儿》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5.陆游的爱国诗有哪些

游山西村 【题解】 见《剑南诗稿》。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极力支持抗战派将领张浚北伐,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挤,自降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罢官归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就是作者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三山村时写的。

诗中记一次邻村之游,描写了山阴农村的美丽风光、热闹的节日气氛以及农家的纯朴好客,表达了作者对农家的深厚情谊。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题解】 见《剑南诗稿》。

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境》是入蜀孔道,又是历史名胜,历代诗人题咏甚多。乾道八年(1172)冬,作者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赴成都途经此地,即吟此诗。

关于其诗索解,或认为作者终生志在恢复,这时是从汉中前线调往后方成都担任闲官,故诗里抒发的是壮志未酬的感慨,作者并非向往当个诗人,而是不甘心于只当个诗人,内涵深婉,意在言外。剑门,山名。

【原文】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舍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病起书怀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夏。

是时,游在成都,被人攻讦而遭弹劾罢官,遂躬于田亩。春末夏秋之际,作者生病,虽生活愈加清贫,仍不忘恢复之意。

于是病愈即写《病起书怀》二,以表其矢志不渝之爱国情。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关山月 【题解】 见《剑南诗稿》。

作于淳熙四年(1177),时作者被弹劾罢官闲居成都,距宋、金达成“隆兴和议”近十五年。诗中揭露“和戎诏下十五年”来将军们“朱门沉沉按歌舞”的荒淫享乐,抒写士兵们以死报国的“壮士心”被白白消磨的悲愤,和“遗民忍死望恢复”的迫切愿望,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求和苟安政策的愤怒谴责。

《关山月》,原为汉乐府《横吹曲》篇名。 【原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沈沈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士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夜泊水村 【题解】 此诗作于山阴奉祠,时作者已家居九年。

山阴是江南水乡,作者常乘小舟出游近村的山水。此诗为即景之作。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书 愤 【题解】 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时作者六十二岁,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达六年。

诗中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抱负、经历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题解】 见《剑南诗稿》。

淳臣十三年(1186)春作者出知严州(洽今浙江建德)之前,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到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候宋孝宗召见。此诗描写作者暂客临安时的闲散无聊生活,流露出对恶浊的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盼望早日归家的心情。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其二) 【题解】 见《剑南诗稿》。

绍熙三年(1192)初秋作于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共二首,此其二。

诗中抒发了对金人占领区大好河山和人民的深切怀念,流露出对无力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原文】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题解】 选自《剑南诗稿》。

写于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他一生主张北伐,渴望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终矢志不移。

此诗正是作者即景抒情、借梦言志的名作之一。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沈园(二首) 【题解】 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陈鹄《者旧续闻》和刘克庄《后村诗话》载,游二十岁与其表妹唐琬婚,然琬为陆母厌,只得改嫁,十多年后,游与琬邂逅于沈园,共叙旧情。

游痛以作《钗头凤》词,琬亦作同调之作,以诉其情。沈园会后,琬不久便离开人世。

游于庄元五年(1199),作二绝句以记之。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原文】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示 儿 【题解】 见《剑南诗稿》。作于嘉定二年(1210)十二月作者临终前,是诗人的绝笔和遗嘱。

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收复失地的终身抱负、统一祖国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泯的爱国深情。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6.陆游的爱国诗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

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

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

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

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

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

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阿姥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锺七十强。

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阿通自闽中归甫九岁颇有老成之风作此诗示之通子还家已九龄,从师衿佩两青青。

长成勉作功名计,勿学衰翁老一经。哀北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

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

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

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哀郢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哀郢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艾如张锦膺绣羽名山鸡,清泉可饮林可栖;稻粱满野弃不啄,虽有奇祸无阶梯。

东村西村烟雨晚,萧艾离离林薄浅;翩然一下骇机发,汝虽知悔安能免!汉家天子南山下,万骑合围穷日夜。犬牙鹰爪死不辞,触机折颈吁可悲!爱闲爱闲惟与病相宜,壮岁怀归老可知。

睡熟素书横竹架,吟余犀管阁铜螭。水芭蕉润心抽叶,盆石榴残子压枝。

堪笑放翁头白尽,坐消长日事儿嬉。爱闲今日先生病体轻,爱闲犹有旧心情。

帖看贞观行间印,琴记中郎爨下声。衣焙温温香欲透,雪檐滴滴日初晴。

客来一笑明窗底,枉道为农事耦耕。安流亭俟客不至独坐成咏忆昔西征鬓未霜,拾遗陈迹吊微茫。

蜀江春水千帆落,禹庙空山百草香。马影斜阳经剑阁,橹声清晓下瞿唐。

酒徒云散无消息,水榭凭栏泪数行。安期篇我昔游岷峨,扪萝千仞峰。

丈人倚赤藤,恐是安期翁。赠我一丸药,五云出瓢中,服之未转刻,莹然冰雪容。

素手掬山霭,绿发吹天风。丈人顾我喜,共骑一苍龙。

蓬莱亦何求,爱此万里空。却来过齐州,螘垤看青嵩。

安仁道中千古临邛路,飘然偶独游。病身那迫老,远客更禁秋。

水退桥未葺,渡闲船自流。飞腾付年少,回首思悠悠。

安仁道中三驿未为远,衰翁愁出门。贪程多卒卒,失眠每昏昏。

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

庵中晨起书触目山重水复怯朝寒,一卷窗间袖手看。朱担长瓶列云液,绛囊细字拆龙团。

数峰移自侏儒国,一研来从黯淡滩。要识放翁顽钝处,胸中七泽著犹宽。

庵中晨起书触目晖晖初日上帘勾,漠漠清寒透衲裘。雪棘并栖双鹊暝,金环斜绊一猿愁。

廉宣卧壑松楠老,王子穿林水石幽。戏事自怜除未尽,此生行欲散风沤。

庵中晨起书触目赋形不使面团团,耸膊心知到骨寒。晏子元非枕鼓士,杜生那有切云冠。

时扶迁客桄榔。

7.描写陆游爱国情感的诗句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空祭无忘告乃翁.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8.征集陆游爱国的诗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①僵卧:躺着不活动.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此泛指边疆.③夜阑:夜深.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示儿》一诗引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陆游的爱国诗有什么影响陆游的爱国诗歌对后世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陆游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他一生八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爱国激情始终不衰,是体现在他那近万首诗歌中的主线.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不管是早年的渴望恢复中原,积极支持张浚北伐;中年的从军南郑,在军事前线谋划进取之策;还是后期的调任闲职、长期赋闲家居,他始终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以至在垂暮之年还出山从政,支持韩侂胄所主持的开禧北伐,在其绝笔诗《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切盼“王师北定中原日”.他对祖国命运的无限关怀,对祖国的土地、人民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始终占据着主要的位置.渴望抗金、恢复中原,渴望自己有机会去赢得胜利,以身报国的满腔激情,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动力,支持着他一辈子“位卑未敢忘忧国”,并使他对抗金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雄浑磅礴,气壮山河.在他的诗中,或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或歌颂抗金战斗的胜利,或沉痛地表达沦陷区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以及对他们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或斥责主和派大臣出卖祖国土地的可耻行径,或控诉投降派排斥抗战将领、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自己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无比悲愤,无人跳动着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无不洋溢着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诚挚之情.他的诗歌不愧是感人肺腑的爱国诗,他不愧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虽然局势危急,但士气尚盛,诗坛风气变得颇为振作.但随着南宋小朝廷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渐趋消极,诗坛风气变得萎靡不振,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和琐细卑弱的风格倾向日益明显.陆游对这种情形痛心疾首,有诗说:“尔来士气日靡靡,文章光焰伏不起.” (《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陆游高举起前代屈、贾、李、杜和本朝欧、苏及南渡诸公《吕本中、曾几等)的旗帜与之对抗,以高扬爱国主题的黄钟大吕承担起振作诗风的历史使命,并对南宋后期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江湖诗派中的戴复古和刘克庄都师承陆游,戴曾登门受教,刘则为私淑弟子,他们在主题倾向和艺术风格上都受到陆游的深刻启迪.到了宋末,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更使陆游的爱国精神深入人心,林景熙在宋亡之后作《书陆放翁诗卷后》,对陆游继承杜甫的传统给予高度评价:“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并沉痛地追悼陆游:“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陆游的爱国诗歌在后代也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陆诗往往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