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和字的诗句

1.有关于“和”字的诗句

“和"是和谐的意思

1..杨七岭

小小山村,

鸡犬声相闻。

披衣起,

开柴门。

迎佳宾,

邀故人。

花香鸟语中,

沐春风,

度良辰。

吟古诗,

鸣古瑟,

奏弦琴。

窗前闲坐,

赏尽那一片,

蓝天白云。

山涧清流水,

坡上松树林。

远远近近,

有羊群。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6.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好意思,我的知识有限(供参考)

2.包含和字的诗句

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

我醉歌时君和(宋·苏轼·《水调歌头》)

更著风和雨(宋·陆游·《卜算子 咏梅》)

画楼南畔夕阳和(宋·苏轼·《浣溪沙》)

月和疏影上东墙(宋·苏轼·《定风波》)

一掬天和金粉腻(宋·欧阳修·《蝶恋花》)

饮之太和(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一枝和月香(宋·苏轼·《菩萨蛮》)

都人齐和大风歌(宋·辛弃疾·《西江月》)

和泪淹红粉(唐·李白·《菩萨蛮》)

美人和泪辞(唐·韦庄·《菩萨蛮》)

含和吐明庭(宋·文天祥·《正气歌》)

当时一识和羹味(宋·辛弃疾·《鹧鸪天》)

阳和消息自天来(宋·无名氏·《鹧鸪天》)

枝上流莺和泪闻(宋·无名氏·《鹧鸪天》)

3.描写有月字的诗句

咏月名句: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4.带“和”字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代岳飞《满江红》 三十年来风尘仆仆,所成就的功名,轻微如尘土;带兵沙场南征北战八千里,看到的只是天上的云和月。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长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杨玉环)被勒死也是无法相救,一刹那间,杨已经香销玉陨,阴阳相隔。他不禁泪流满面,肝胆寸断!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白居易《长恨歌》 在华美的宫殿里梳洗打扮好,娇媚动人地去伺候君王。在华丽的楼房中进餐以后,皇帝已经喝醉了,两个人相~伴~而~眠。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花在黄昏时分已经够寂寞孤独了,偏偏在这时候又刮起风,下起雨(加上了风和雨)。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唐代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代徐元杰的《湖上》 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后唐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

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和,相应也。

――《说文和,谐也.》 和谐,是心照不宣的事。音声相和。

――《老子》 对音乐说,五音六律,委婉曲折,而动听。乐从和。

――《国语·周语下》 天下百姓的快乐是从天下和平中来的。 “和”在古代中的意思: 和:和谐融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 自:《论语》。

译文: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5.请问诗句中带和字的有那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宋 · 陆游《卜算子·咏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唐 · 刘禹锡《望洞庭》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 先秦 · 屈原《离骚》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 先秦 · 屈原《离骚》

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宋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 两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唐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 两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宋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宋 ·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 唐 · 崔道融《梅花》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 唐 · 李白《长歌行》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 宋 · 陆游《病起书怀》

见梅不忍和花摘 ——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和花摘 ——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半黄橙子和香擘 ——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和香擘 —— 宋 ·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恩冤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六曲屏山和梦遥 —— 清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 宋 · 徐元杰《湖上》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 唐 · 元稹《离思五首》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宋 · 向子湮《卜算子·岁见梅追和一首》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宋 · 陆游《关山月》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宋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 宋 ·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 宋 ·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和莺吹折数枝花 —— 宋 ·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宋 · 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 唐 · 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 宋 · 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唐 · 李贺《天上谣》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 唐 · 李山甫《寒食二首》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 唐 · 韦应物《东郊》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 金 · 元好问《秋怀》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 —— 明 · 于谦《北风吹》

霭霭春和生海市 —— 宋 · 米芾《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6.带字的诗句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一曲新词酒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7.带以字的诗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陈后主纪》:“监者又言:‘ 叔宝 常耽醉,罕有醒时。’ 隋文帝 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何以度兹运?相勖蹈其常。” 冰心 《寄小读者》八:“为着人生,不得不别离,却又禁不起别离,你们何以慰我?” 诗·大雅·瞻昂》:“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 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琚 固辞, 金 主曰:‘卿之才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巴金 《灭亡》第八章:“大家有点愕然,不明白他何以会这样不高兴。”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辩惑总论》:“凡人有好则有恶,有喜则有怒,有誉则有毁,圣人亦何以异哉?” 明 刘基 《袭封诚意伯诰券》:“古称名世,何以过之?”

请采纳。

8.带“带”字的诗句

1、哥舒歌 作者:西鄙人 朝代:唐 体裁:五绝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2、菊花 作者:黄巢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静物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南园 作者:李贺 朝代:唐 体裁:七古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4、送灵澈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5、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伤春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体裁:七绝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7、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8、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代简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9、山中寡妇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10、沧浪静吟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 体裁:七律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11、菩萨蛮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词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2、南乡子 作者:李珣 朝代:唐 体裁:词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田荷遮晚照。 13、感旧 作者:黄景仁 朝代:清 体裁:七律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写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得闲愁在鬓华。 14、采桑子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目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15、更漏子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

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16、浣溪沙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

波间隐隐仞归舟。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

晚风斜日不胜愁。 17、苏台竹枝曲 作者:薛兰英 朝代:元 翡翠双飞不待呼,鸳鸯并宿几曾孤。

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 18、柳梢青 作者:彭骏孙 朝代:清 体裁:词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

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

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19、泊樵舍 作者:施闰章 朝代:清 体裁:五律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20、江楼宴别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缥缈楚风罗绮薄,铮鏦越调管弦高。

寒流带月澄如镜,夕吹和霜利似刀。樽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

9.含有冬天的诗句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