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草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 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 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 “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2.草的古诗故事白居易 离离①原②上草, 一岁③一枯荣④。 野火烧不尽⑤, 春风吹又生。 题解:白居易(772—846),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 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反映下层劳动者的心声,诗歌明白如话。作此诗时,诗人才十六岁。 诗人以“草”为歌咏对象,赞颂了野草无穷的生命力。 此诗原题为《赋得古草原离别》。 注释: ①离离: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②原:原野。 ③一岁:一年。 ④枯荣:枯,枯萎;荣,茂盛。 ⑤尽:光、净。 今译:原野上长着繁茂的的野草,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荣一次。 野火无法把它完全烧死,来年春风一吹,它又绿遍大地,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少年时代成名的作品,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赏的诗。 诗人热情地歌颂了原上草无穷的生命力,其色青翠,其气芳香,结句点明题旨,并给它赋以感情,令人百读不厌。这虽是诗人少年时代的创作,但仍然不愧为唐诗的名篇之一。 颔联的形象中寓于哲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而且成为今天广泛引用的格言。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携诗作往谒顾况,顾以他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白的诗作第一首《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别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 “野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赞颂。 选自《全唐诗》 作品名称:《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体裁:五言诗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是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字需用“赋得”二字。 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作品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芳香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茂盛的野草,充塞胸怀。 3.儿童诗歌朗诵《小草梦》我是一株小草平凡得随处可见的一株 没有婆娑翩跹 风姿绰约的仪容没有纤柔婀娜 亭亭玉立的风情不企望拥有伟岸高昂入云参天的飞扬神采但为了春的盎然我也尽显葱茏把满腔的热情 芊芊绵延我是一株小草随处可见的一株与土地 血脉相连我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历经苍桑 饱受磨难负载万物 养育生命从洪荒初始 到煌煌而今无论怎样无端的天灾还是怎样痴妄的人祸都不足以玷污她的历史反而给她的深沉和厚重增添几幕珍稀的奇景和几缕璀灿的耀眼华光每当她遭到肆无忌惮地蹂躏和掳虐的危急关头都是无数年轻的心热血沸腾 义无反顾用生命前赴后继 换取她的新生而我的新生 正是在她经历了最惨痛 最黑暗的日子后迎来的欣欣向荣的青春里这片土地几千年耕耘如此丰腴 如此肥沃几千年沧海桑田孕育了我童心烂漫的梦幻几千年荣辱酸辛催发了我少年理想的嫩芽任风云变幻 任岁月更迭我的心 随她的节律而跳我的血总如此鲜红我的梦总是在血液里沸腾我没有理由选择颜色世界的纷繁 没有我点缀四季一样冬去春来 色彩斑斓 岁月依旧风云变幻 阳光彩虹我无法选择自然的生命但我的生命在如此无私无畏的哺育中 当我随风轻扬 飘飘然坠落 就把根 深深的扎进把身心 把希望把一切 都交予仰望苍穹天那么蓝 那么深邃梦幻就在那蓝 那深邃里飘逸凝看森林 极目远山理想就在那蓬勃的苍翠中蓬勃的苍翠中不也有我的一抹细绿。 4.大班语言教案古诗《草》大班古诗主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3-18 11:25:0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朗读古诗的兴趣。 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材料准备 电脑课件;轻音乐。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电脑课件,讨论:“画面里都有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初步欣赏古诗。 二、反复聆听作品,学习古诗 1、反复跟着电脑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 1、集体大声的朗读古诗。 2、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古诗,比一比那组朗读的有感情。 3、讨论:古诗里都讲了什么?小草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到前面表演古诗。 5.唐诗赐萧瑀朗诵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6.大班语言教案古诗《草》大班古诗主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3-18 11:25:0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朗读古诗的兴趣。 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材料准备 电脑课件;轻音乐。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电脑课件,讨论:“画面里都有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初步欣赏古诗。 二、反复聆听作品,学习古诗 1、反复跟着电脑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 1、集体大声的朗读古诗。 2、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古诗,比一比那组朗读的有感情。 3、讨论:古诗里都讲了什么?小草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到前面表演古诗。 7.小班古诗草教案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朗读古诗的兴趣。 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材料准备 电脑课件;轻音乐。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电脑课件,讨论:“画面里都有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初步欣赏古诗。 二、反复聆听作品,学习古诗 1、反复跟着电脑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 1、集体大声的朗读古诗。 2、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古诗,比一比那组朗读的有感情。 3、讨论:古诗里都讲了什么?小草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到前面表演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