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宝宝学的唐诗

1.适合儿童学的唐诗三百首有哪些

1、《春晓》作者: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话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2、《鹿柴》作者: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白话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3、《相思》作者:王维(唐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话译文: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的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4、《杂诗》作者:王维(唐代)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白话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5、《静夜思》作者: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江雪》作者: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所有写小孩的古诗 百度知道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的鱼惊不应人。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

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

“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

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古朗月行(节选)》 作者: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回乡偶书》 作者: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寻隐者不遇》 作者: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词》 作者:唐 施肩吾 **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观游鱼》 作者:【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钩。

《池上》 作者:【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清明》 作者: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儿垂钓》 作者:【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溪居即事》 作者: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牧童》 作者: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花影》 作者:【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牧童》 作者:【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点绛唇》 作者:宋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个稍大点,是少女了)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稚子弄冰》 作者: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瓈碎地声 《安乐坊牧童》 作者: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

3.幼儿唐诗比较简单点的

春夜喜雨 --杜甫

咏柳 --贺知章

凉州词 --王翰

凉州词 --王之涣

游子吟 -- 孟郊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出塞 --王昌龄

或者: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4.适合两岁宝宝学的古诗有哪些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子思乡名诗。

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月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1)疑:怀疑,以为。

(2)举:抬、仰。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鹅弯着长脖子向天高歌。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那高高的柳树好像碧玉雕饰而成,无数条垂下的枝条好像绿色的丝带。

不知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二月时的春风不正是像剪刀一样吗。《咏柳》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新奇的联想、生动的比喻和清新的词句,巧妙地刻画出初春新柳的美妙景致,抒发了对大自然和春光的赞美之情。

(1)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妆:打扮。

一树高:一棵高高的大树。 (2)万条:形容很多,无数条。

丝绦:丝带,形容柳条的柔软。 (3)裁:剪裁。

(4)似:好像。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画面非常优美。 春天夜里的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觉天已亮了。

窗外传来四处清脆悦耳的鸟鸣。醒来朦胧记起昨夜曾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于是想着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下来? (1)晓:早晨、天亮。

(2)闻啼鸟:听见鸟鸣。 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得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清清楚楚的水路。 (1)小艇:轻便易驶的小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不解:不懂得。

(4)一道开:小船划过,把水面上的浮萍向两边分开,中间留下了一道水路。

5.孩子的古诗

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9、《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0、《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相关
下一篇
宋词自嘲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