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八仙的诗句`对联一、钟离权 传谓先生乃汉人,曾膺败阵大将军。 夜来偶入东王府,从此逍遥出世尘。 二、吕洞宾 黄粱梦觉便回头,负剑长吟四海游。 遍与人间留佳话,那堪野史记风流。 三、铁拐李 仙君姓李本名玄,蓬累成真不改颜。 自腿难医犹卖药,枉然时叹度人难。 四、张果老 相传君是老蝠精,纸剪白驴如意行。 一自武皇识破后,不知何处隐仙踪。 五、韩湘子 原是昌黎一子侄,终南悟道度叔迟。 若非书载兰关雪,湮没仙名总不知。 六、曹国舅 别却皇亲谢却官,慨然访道入南山。 为彰天界人平等,依旧朝服伴众仙。 七、蓝采和 疏放如君古意多,醉敲檀板唱玄歌。 金钱委地浑无睹,待会仙俦踏碧波。 八、何仙姑 十三童女便逢真,细算诸缘有宿因。 他日瑶池谒王母,一封长做散仙人。 李铁拐杖壶斟酒 钟离蒲扇汉风凉 国舅双板曹不平 国老骑驴张欲睡 洞宾长剑吕斩浪 湘子韩丝曲悠扬 采和提篮花迎春 仙姑采莲荷飞舞 游戏人间醉卧松 大肚能容笑可掬 快板欢唱太平世 抱筒北坐南山行 舞剑生风震奸邪 笛声悦耳绕桃源 竹篮花香却忧烦 莲心苦药莲藕甜 轻抚琴瑟歌尽欢 劲弹琵琶曲悠扬 醉酒月下诗几篇 舞剑青天斩无边 2.关于八仙的诗词【咏八仙】钟离权传谓先生乃汉人,曾膺败阵大将军。 夜来偶入东王府,从此逍遥出世尘。吕洞宾黄粱梦觉便回头,负剑长吟四海游。 遍与人间留佳话,那堪野史记风流。铁拐李仙君姓李本名玄,蓬累成真不改颜。 自腿难医犹卖药,枉然时叹度人难。张果老相传君是老蝠精,纸剪白驴如意行。 一自武皇识破后,不知何处隐仙踪。韩湘子原是昌黎一子侄,终南悟道度叔迟。 若非书载兰关雪,湮没仙名总不知。曹国舅别却皇亲谢却官,慨然访道入南山。 为彰天界人平等,依旧朝服伴众仙。蓝采和疏放如君古意多,醉敲檀板唱玄歌。 金钱委地浑无睹,待会仙俦踏碧波。何仙姑十三童女便逢真,细算诸缘有宿因。 他日瑶池谒王母,一封长做散仙人。请采纳~。 3.有八句诗专门描写八仙的,谁知道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吕洞宾,乘风飘,肩背龙剑斩群妖; 悲心救苦传妙道,至今万古姓名标。 韩湘子,品玉箫,志学修行家室抛; 雪拥蓝关难行马,曾度文公上九霄。 曹国舅,爱逍遥,不恋荣华卸锦袍; 世上万般修行好,手执云阳仙板敲。 李铁拐,相咆哮,黑脸浓眉腿又跷; 虔心修炼长生法,挂拐登云蔼蔼飘。 汉钟离,性儿矫,识透人情事态枭; 终南山上修妙道,列位仙班道行高。 何仙姑,容貌娇,懒伴红尘愿寂寥; 苦志真修千百载,也归仙界乐逍遥。 蓝采和,年纪小,最爱修行却富饶; 名山修炼成真果,使执棕篮驾海潮。 张果老,年纪高,须发苍苍两鬓萧; 倒骑骡子呵呵笑,竟把繁华世界抛。 4.有关八仙的诗词咏八仙一、钟离权传谓先生乃汉人,曾膺败阵大将军。 夜来偶入东王府,从此逍遥出世尘。二、吕洞宾黄粱梦觉便回头,负剑长吟四海游。 遍与人间留佳话,那堪野史记风流。三、铁拐李仙君姓李本名玄,蓬累成真不改颜。 自腿难医犹卖药,枉然时叹度人难。四、张果老相传君是老蝠精,纸剪白驴如意行。 一自武皇识破后,不知何处隐仙踪。五、韩湘子原是昌黎一子侄,终南悟道度叔迟。 若非书载兰关雪,湮没仙名总不知。六、曹国舅别却皇亲谢却官,慨然访道入南山。 为彰天界人平等,依旧朝服伴众仙。七、蓝采和疏放如君古意多,醉敲檀板唱玄歌。 金钱委地浑无睹,待会仙俦踏碧波。八、何仙姑十三童女便逢真,细算诸缘有宿因。 他日瑶池谒王母,一封长做散仙人。李铁拐杖壶斟酒 钟离蒲扇汉风凉国舅双板曹不平 国老骑驴张欲睡洞宾长剑吕斩浪 湘子韩丝曲悠扬 采和提篮花迎春 仙姑采莲荷飞舞游戏人间醉卧松 大肚能容笑可掬快板欢唱太平世 抱筒北坐南山行舞剑生风震奸邪 笛声悦耳绕桃源竹篮花香却忧烦 莲心苦药莲藕甜轻抚琴瑟歌尽欢 劲弹琵琶曲悠扬醉酒月下诗几篇 舞剑青天斩无边。 5.形容神仙的诗词《仙人》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神仙 作者:张彪 (唐代) 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天地何苍茫,人间半哀乐。 浮生亮多惑,善事翻为恶。争先等驰驱,中路苦瘦弱。 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 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正失》:“俗说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鸿宝苑秘》枕中之书,铸成黄白,白日升天。” 餐葩饮露 吞食百花,吸饮露水。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赤将子舆》:“子舆拔俗,餐葩饮露。” 二仙传道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鸿衣羽裳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呼风唤雨 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出处:宋·孙觌《罨溪行》:“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壶里乾坤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出处:明·朱有炖《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壶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出处:金·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阆苑琼楼 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料事如神 料:预料。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宋·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鸾姿凤态 比喻神仙的仪态。 出处:《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神仙中人 ①指神采、仪态、服饰、举止不同凡俗的人。②指像神仙一般自在快活之人。 通真达灵 与神仙交往。 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吸风饮露 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出处:《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仙山琼阁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瑶台银阙 装饰华丽的楼台宫阙。多指神仙居处。 月下老人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 出处: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记载传说故事: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询问后,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珠箔银屏 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6.描写仙人的诗句有那些仙人_ 作者:李贺 (唐代)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7.描写八仙的成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送歇后语: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张果老倒骑驴——背道而驰;不见畜牲面;往后看 张果老骑驴——倒着走 张果老骑毛驴——倒行逆施 铁拐李摆摊——蹩脚货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吹,一个捧;你吹我捧 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啥药 铁拐李的脚杆——长短不齐;高的高来低的低 铁拐李的脚杆子——高低不平(比喻程度不一样)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铁拐李落难卖跌打药——总会碰到识货人 铁拐李卖跌打药——货真价实 铁拐李跳舞——摆不平铁拐李走独木桥——够戗(够受的);走险 铁拐李走路——一摇三摆 拜佛走进吕祖(吕洞宾)庙——走错了门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打摆子——占先(颤仙) 吕洞宾讲故事——神话 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拉着何仙姑叫舅妈——五百年前是一家 张天师戏何仙姑——两厢情愿 韩湘子吹箫——不同凡响 韩湘子出家——一去永不回;一去不复返 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