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李世民

1.李世民也有写过唐诗吗

《全唐诗》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卷1_2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卷1_3 【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卷1_4 【正日临朝】李世民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卷1_5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脑溃尬و伟偎尽Kؽ诿髑锞埃岜崴亍?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卷1_6 【重幸武功】李世民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

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回舆访牧童。

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

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卷1_7 【经破薛举战地】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l静,再举鲸鲵灵。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卷1_8 【过旧宅二首】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卷1_9 【还陕述怀】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绶椎缇伲沼鹚嗵煨小?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卷1_10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卷1_11 【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卷1_12 【辽城望月】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卷1_13 【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碧缀烟霞密翠斑…聊以命篇】李世民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斑红妆蕊树,圆青压溜荆。 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

巨川何以。

2.李世民诗词全集

李世民的诗词全集、诗集(88首全)帝京篇十首 饮马长城窟行 执契静三边 正日临朝 赋萧瑀 赋房玄龄 辽东山夜临秋 赐魏徵诗 两仪殿赋柏梁体 句 天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赋得早雁出云鸣 赋得临池柳 赋得临池竹 赋得弱柳鸣秋蝉 探得李 幸武功庆善宫 重幸武功 经破薛举战地 过旧宅二首 还陕述怀 入潼关 于北平作 辽城望月 春日登陕州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登三台言志 出猎 冬狩 春日望海 临洛水 望终南山 元日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首春 初晴落景 初夏 度秋 仪鸾殿早秋 秋日即目 山阁晚秋 秋暮言志 喜雪 秋日斅庾信体 赋尚书 赋帘 赋得残菊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琵琶 宴中山 饯中书侍郎来济 赋得夏首启节 赋得白日半西山 置酒坐飞阁 采芙蓉 赋得樱桃 赋得李 赋得浮桥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望送魏徵葬 伤辽东战亡 月晦 秋日翠微宫 初秋夜坐 秋日二首 冬宵各为四韵 冬日临昆明池 望雪 守岁 除夜 赋得含峰云 三层阁上置音声 远山澄碧雾 赋得花庭雾 春池柳 芳兰 咏司马彪续汉志 咏烛二首 咏弓 咏小山 咏饮马 咏风 咏雨 咏雪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咏雨 咏乌代陈师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李世民#from本文来自古诗文殿堂end#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3.李世民 古诗

赠字没有,赐字的就有

卷1_70「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卷1_74「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李世民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卷1_83「赐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卷1_84「赐房玄龄」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卷1_86「赐魏徵诗」李世民

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z1.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4.李世民最著名的5首诗词是什么

《元日》 唐代: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咏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守岁》 唐代: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赐房玄龄》 唐代:李世民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作者简介: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

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5.李世民 古诗

赠字没有,赐字的就有卷1_70「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李世民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卷1_74「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李世民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卷1_83「赐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卷1_84「赐房玄龄」李世民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卷1_86「赐魏徵诗」李世民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z1.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6.关于唐太宗的诗词或经典评价.

唐玄宗的名字是李隆基,玄宗是他的庙号。)

(由他的谥号人们又称他为唐明皇。)(他在位时间是712到756年。)

前后共多少年?(差不多44年。)这在唐朝皇帝、在其他各个朝代皇帝当中,算是在位时间够长的了。

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开元。)从哪年到哪年?(713到741年。

)开元这一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谁说说这盛世的含义?(政治上比较清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繁荣。)(开元时期唐朝进入全盛,呈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好,说出了开元盛世的突出的特点。就我们已学、就你所知的关于开元年间的盛唐气象,举几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

(杜甫的《忆昔》诗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长安城拥有众多人口,成为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贞观年间,全国有360万户,唐玄宗时,达到900万户。)

户数增加说明什么?(生产发展使更多的人有了生活保障。 )(也说明社会安定,流离失所的人少。)

说说其他方面。(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和唐朝关系友好,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还有唐玄宗封东北的少数民族人的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渤海与内地文化、贸易往来频繁。)(唐玄宗封云南少数民族国家南诏的首领为云南王,他们也与内地关系密切。

)这些都是民族关系,而唐玄宗时对外关系也是盛况空前的,举个例子。(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这两件事都非常感人。

其他方面呢?(大诗人李白、杜甫在这段时间里写了不少著名的诗篇。)你看这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诗仙”、一位“诗圣”,他们的诗篇是和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无关系的吧,比如,李白的一首歌颂冶炼工匠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好一幅壮观的月下冶炼图,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宏大的规模。

除了大诗人,还有?(大科学家僧一行,“画圣”吴道子)那么规模巨大的天文观测活动,赢得“吴带当风”之誉的大画家,等等,足见盛唐文化的辉煌。而这一切与在位的皇帝是分不开的吧,能不能尽我们所知,说说唐玄宗与这盛世的关系?(唐玄宗善于用人,重视人才,像姚崇、宋这样著名的宰相。

)那唐玄宗与姚、宋这样的名相之间的关系如何?(姚、宋勇于进谏,玄宗乐于纳谏,就像当年唐太宗和魏征之间一样。)姚崇等人给唐玄宗好多建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是要唐玄宗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造寺观宫殿等。)

为什么唐玄宗执政前期能够有这些特点呢?(因为他很有进取精神,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 )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进一步探讨探讨唐玄宗励精图治的精神从何而来呢?(他像武则天一样也有贞观遗风。)(他本来不该继承皇位,像唐太宗一样,所以他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让人看看。)

(那可不见得,隋炀帝也是不该即位的皇帝,他就成了暴君。 )(隋炀帝也不是不想有所作为,比如他下令开凿大运河,就是件大好的事,但他操之过急,反成了暴政。)

虽说有点跑题了,不过这么比较一下也好。好,我们继续探讨唐玄宗勤政的原因。

(唐玄宗能当上皇帝特别不容易,他是在武则天统治时长大的,武则天把唐朝的皇族几乎快杀光了。 他必须格外谨慎才行。)

武则天的两个儿子,一个唐中宗、一个唐睿宗,先后为帝又先后被废,直到705年,中宗再做皇帝,当年李隆基21岁。此后在足足七年半的时间里,宫廷之内,刀光剑影。

李隆基与他的姑母太平公主诛杀了毒死中宗企图独揽朝政的韦皇后,拥立他的父亲睿宗即位,712年睿宗让位给他,但他只是半个皇帝。 太平公主势力浩大,“宰相七人,五出其门”,他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才结束了政变迭起的动荡局面,定年号为开元,取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也就意味着唐朝历史掀开新的一页,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而获得皇冠的李隆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唐王朝的殿堂上。

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天宝年间,隐伏着危机,这危机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是爆发了安史之乱。)不是缓慢的渐变的使唐朝衰落,而是突然的骤变的一场使盛世一去不复返了的战争。

正如白居易《长恨歌》一诗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好一个“惊破”,这惊破了太平盛世的安史之乱,我们再回忆一下是怎么回事?(755年开始,由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后来又有他的部将史思明再度起兵,曾攻占洛阳、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四川。)

史称安史之乱,说到“乱”,以前学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那是什么情况的乱?(都是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也许你们知道这些事件的名称都是从封建史学家那儿延续下来的,“乱”,从来都带贬义、否定之意,那时候把农民起义也叫什么什么“乱”的呀,当然我们不能接受这种叫法,而安史之乱我们也承认是“乱”,为什么?(因为是反叛朝廷。)(朝廷腐败,就应该反,不能因为这个定为“乱”)好啦,我们已触及到一个问题: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当然首先我们都承认这是一场“乱”,对吗?(对。

)那么说说。

7.赞美李世民的诗词有哪些

1、《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叙〉》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荥阳大海院高齐石像二,高不数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为郑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祷之即愈。因各为一碑,刻弥勒佛,且记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过而观焉,作小诗以授院僧。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2、《读唐太宗纪》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宫府相图势不收,国家何有各自谋。

纵无管蔡当时例,业已弯弓肯罢休!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就令昆季尸神器,未必唐家便破亡。

建成回马欲驰归,元吉行趋武德闱。若使两人俱得去,却於何处极兵威?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只知世上寻常理,争信英雄解灭亲。 3、《西江月 读通鉴唐太宗掊魏徵碑,有感而作》 年代: 元 作者: 胡祗* 晚食甘于粱肉,徐行稳似轩车。

直须朝暮苦驰驱。指望凌烟高处。

前日丰碑旌表,今朝贬*妻孥。喜为正直怒奸谀。

自古忠臣良苦。 4、《咏史下·唐太宗》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

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 5、《拳毛騧唐太宗所乘马御墨亲题其下》 年代: 宋 作者: 释宝昙 太宗自是人中龙,黑闼未当鬼蜮雄。

谷城洺水龙自若,天遣此马收全功。欻然一举雷电起,智名勇力不入耳。

身当矢石不忍嘶,我宁饮血不饮水。人间只作拳毛看,谁知忠义事所难。

归来四海一家日,锦茵却覆黄金鞍。万金赖有不死药,御手摩挲箭痕落。

西风顾影一长鸣,身在天闲意沙漠。驌驦在御臣的卢,郭家师子诚仆奴。

画师画肉不画骨,权奇无乃天之徒。宝墨淋漓三十六,几代流传到华屋。

真人固在马不亡,堪愧驽骀费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