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冯延巳算唐宋词人吗.

1.冯延巳属于什么词派

冯延巳是一位介于花间派的词人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他词中的忧愁,具有一种超越时空和具体情事的特质,写来迷茫朦胧,含而不露.冯词中的忧愁“闲情”,常常很难确指是什么性质的忧愁,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苦闷.比如前面例举过的《鹊踏枝》中的“闲情”,就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一种什么样的愁.他只是把这种闲情闲愁表现得深沉而持久,想抛掷也抛掷不了,挣扎也挣扎不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缠绕在心头.他的几首《采桑子》词,这个特点最为突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苦闷,抑郁不欢;一种可能已经存在又似乎是即将来临的人生忧患.冯词忧患苦闷的内涵性质,是无法确指的,无法界定的,从而留给读者更大的自由创造联想的空间,有着更大的艺术张力.读冯词,也会被感动,但需要联想,需要深层的思考.

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色.一是空间境界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更漏子》);“楼上春寒山四面”(《鹊踏枝》)等.阔大无限的空间境界,表现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把苦闷相思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交融互写,但情与景交融配置的方式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渭同向配置,是客观景物蕴含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相同,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指向与主观情感性质正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情景的逆向配置,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悲哀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选自《南唐二主冯延巳词选》)

2.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到底是冯延巳

应该是冯延巳。

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冯延巳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终于登上了宰相的宝座。第二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亡数万人,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呆了几年,也没有做出什么政绩。到了保大十年(952),他再次荣登相位。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罢相两年后,即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常常被政敌指责为“奸佞险诈”。冯延巳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确属平庸。但他的才艺文章,连政敌也很佩服。冯延巳为人确实多才艺,善文章,诙谐幽默。又据《钓矶立谈》记载,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使人忘寝与食”。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流传下来的仅有一首。不过冯延巳最著名最有成就的,还是词。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希望能够帮到您!

3.五代南唐词人 冯延巳是不是写过一首词《鹊踏枝》

是鹊踏枝是词牌名,即《蝶恋花》,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鹊踏枝》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 鹊踏枝(之一)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

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简析】

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赢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

鹊踏枝(之二)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

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又燕来时

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

悠悠梦里无寻处

【简析】

遥想着那位出门冶游、乐不思归的男子,她泪眼倚楼,喃喃自语,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多日不见影踪,你究竟飘荡到了何处?春色将暮,你难道还不想归家?在这百草千花斗艳的游春路上,你的香车又系在了谁家的树上……当然,薄情郎是不会回答的。因此她只能转问穿帘的双燕:你们飞来飞去,路上有否见到过他?双燕不理,翩然远飞,只剩下一片蒙蒙飞舞的柳絮。乱纷纷的柳絮撩动她的春愁,并把她带入悠悠荡荡的梦中,让她在飘忽的春梦中继续追寻他的行踪。

鹊踏枝(之三)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又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简析】

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相会的恋人来讲,一场哪怕是十分短暂的好梦,也能聊慰其相思的饥渴。但梦毕竟是只是梦,何况梦醒之后的失落滋味就越加难受。其心绪之紊乱,更可想而知!故无论是明媚亮丽的春色,还是落花粘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她阵阵愁绪的触媒。

名句有: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4.唐宋词人有哪些

温庭筠 碧炉红蜡梧桐雨 翠翘金缕玉钗风

冯延巳 如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范仲淹 浊酒独斟孤城暮 慷慨悲歌白发生

柳永 神京难望秦楼阻 暮鸿声断游子肠

张先 将身愿作柳与月 三影郎中嫁东风

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欧阳修 原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王安石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晏几道 欲作新声寄遗恨 直弦先断泪盈琴

苏轼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黄庭坚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沦江无万牛

秦观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贺铸 少年侠气矜豪纵 多情犹念夜补衣

周邦彦 词人虽重忧时职 片玉精工亦为宗

朱敦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青豁何处边

李清照 婵娟不失筠粉态 萧飒尽得风烟情

陆游 万里关河孤枕梦 五更风雨四山秋

辛弃疾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曾当百万师

姜夔 立锥莫言贫无地 绿萼一枝笔下开

史达祖 翠尾参差易写就 三径就荒恨难为

唐代文人词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未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