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国学经典的诗句

一、国学的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二、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1、《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4、《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5、《曲江》 唐代: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三、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

四、关于国学的古诗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18、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2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2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3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4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5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5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5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5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5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0、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6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6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6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6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6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6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7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73、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7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7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7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7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78、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8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8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8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8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风相鼠》8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五、关于国学经典的名言有哪些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六、国学经典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

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

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

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

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七、关于"国学"的古诗

1、《元日》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6、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7、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0、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1、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