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赶路的诗句有哪些1、宋代蔡伸《卜算子》 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2、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唐代孙元晏《乌衣巷》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4、宋代赵师侠《酹江月(题赵文炳枕屏)》 枕山平远。记当年小阁,牙床曾展。围幅高深春昼永,寂寂重帘不卷。棹舣西湖,人归南陌,酒晕红生脸。困来无那,玉肌小倚娇软。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环枕,此意何由见。想像高唐无梦到,独拥闲衾展转。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愁遮不断,夜阑依旧斜掩。 5、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形容赶路的诗句有哪些1、宋代蔡伸《卜算子》 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 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2、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唐代孙元晏《乌衣巷》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4、宋代赵师侠《酹江月(题赵文炳枕屏)》 枕山平远。 记当年小阁,牙床曾展。围幅高深春昼永,寂寂重帘不卷。 棹舣西湖,人归南陌,酒晕红生脸。困来无那,玉肌小倚娇软。 堪恨身在天涯,曲屏环枕,此意何由见。想像高唐无梦到,独拥闲衾展转。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愁遮不断,夜阑依旧斜掩。 5、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形容“赶路”的句子有哪些1、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2、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5、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9、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0、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11、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形容“赶路”的句子有哪些1、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2、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5、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9、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0、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11、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7、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5.关于赶路的名言之一: 欲行路 文/李者也 人生如路争而赶,征途难避坷且坎。 泥泞才知步履健,崎岖方识英雄胆。 欲行万里路必长,世间难觅捷径短。 无限风光在绝顶,从来无山平且缓。 【注】西南交通大学,校区之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起源于1896年,历经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阶段;1969年内迁四川,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大学,面积50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