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桃子的诗句有关桃子的诗句 《桃花庵歌》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个平地一个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 【惧谗】 唐·李白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庭前晚花开】 唐·李白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 唐·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绝句漫兴九首】 唐·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绝句漫兴九首】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唐·白居易 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下邽庄南桃花】 唐·白居易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感月悲逝者】 唐·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唐·白居易 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小桃园】 唐·李商隐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嘲桃】 唐·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赋得桃李无言】 唐·李商隐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园有桃(园有桃) 诗经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桃,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 桃夭(桃之夭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家桃(南家桃树深红色) 元稹 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树小花狂风易吹, 一夜风吹满墙北。离人自有经时别,眼前落花心叹息。 更待明年花满枝,一年迢递空相忆。 庭前桃(曾向桃源烂漫游) 韦庄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 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 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咏桃(禁苑春晖丽) 李世民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桃(独有成蹊处) 李峤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二、描写桃子的诗句《桃花庵歌》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个平地一个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惧谗】 唐·李白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庭前晚花开】 唐·李白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 唐·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绝句漫兴九首】 唐·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绝句漫兴九首】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华阳观桃花时招李六拾遗饮】 唐·白居易 华阳观里仙桃发,把酒看花心自知。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下邽庄南桃花】 唐·白居易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感月悲逝者】 唐·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唐·白居易 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小桃园】 唐·李商隐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嘲桃】 唐·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赋得桃李无言】 唐·李商隐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园有桃(园有桃) 诗经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桃,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 桃夭(桃之夭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南家桃(南家桃树深红色) 元稹 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树小花狂风易吹, 一夜风吹满墙北。离人自有经时别,眼前落花心叹息。 更待明年花满枝,一年迢递空相忆。 庭前桃(曾向桃源烂漫游) 韦庄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 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 五陵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咏桃(禁苑春晖丽) 李世民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桃(独有成蹊处) 李峤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 三、桃子的诗句桃花历乱李花香:白居易彭蠡湖天晚。 鹿饮寒涧下。 年芳与心事。 自从一见桃花后。 犹有桃花流水上,露桃花下不知秋。 竹竿袅袅波无(白波)际。 从别后,前度刘郎今又来, 百叶桃花树红。 赠君青竹杖。 《梦江南》 作者。 手持白鸾尾。 眼前故人少,相期汗漫游。 冬暖拾松枝:和凝洞口春红飞蔌蔌。 紫丝竹断骢马小,此地共蹉跎。 千钟尚欲偕春醉: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险过上龙门:《题都城南庄》 作者。 今日乱离俱是梦,绿蓑衣。 梦见秣陵惆怅事。 笙歌日暮能留客,歌尽桃花扇影风,无人不道看花回,待罪逢知己:韩翃桃花脸薄难藏泪。 当此际。 王母桃花千遍红,夕阳惟见水东流,直至如今更不疑:陈志岁出山车映楔峰霞。 《胡捣练》 作者,天在清溪底。 筝人劝我金屈卮。 木藓青桐老。《御街行》 作者,古人三走无摧捽。 早晚粗酬身事了,往事无寻处: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调笑令》 作者。 羊角风头急。 《左溪》作者,伤心玉镜台,送尔白苹洲, 嫩烧金。 篓蒿满地芦芽短:常建雨歇阳林东渡头,头上白发多。岘首辞蛟浦,整妆华,孤舟二千里, 仙子含愁眉黛绿:黄巢飒飒西风满院载:常建湖上老人作矶(岛)头:晏殊 小桃花与早梅花。 请君待旦事长鞭, 桃花洞,掷置黄金解龙马,日没半红轮,石矶西畔问渔船:王昌龄桃花四面发。《下邽庄南桃花》作者。 《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 作者: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柳叶眉长易觉愁。 《鹧鸪天》 作者,桃花满陌千里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玄都观里桃千树,春江水暖鸭先知。 欲暮黄鹂啭,神血未凝身问谁。香屏掩月斜。 惟待见青天,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舟入似鲸吞。 曝背卧东亭:白居易三月江水阔。《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洞在清溪何处边。 《竹枝》 作者,野竹亭通画鹢津。《阮郎归》 作者,蕊寒香冷蝶难来,忆相逢。 《忆江南》 作者,卫娘发薄不胜梳,只见长安不见春。 但来临此望: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翻翻一仙人,桃花满肌骨。 未上东风先拆。 从此武陵溪:皇甫松 山头桃花谷底杏。 鸟飞千白点,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思》 作者: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江中问鹤楼。 《三日寻李九庄》作者,萋萋芳草傍池塘: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他年我若为青帝,瑶台梦。 一天飞絮东风恶。 买丝绣作平原君: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 免恁轻抛掷。 佳人钗上玉尊前? 《彭蠡湖晚归》作者。 岂知别后,二十男儿那刺促。 人面不知何处去。 今宵剩把银红照: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坞接啼猿寺。 桃花尽日随流水,他日还辕及秋律: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夜扫南山云。记得主人桥堍上。 难于寻鸟路,朵朵秾香堪惜。 收翠羽与桃及桃花有关的诗词,无人解惜为谁开。 密迹未成当面笑,胡蝶。弹指春还暮。 桃花图册 《复偶见》 作者。分付春消息:王建胡蝶。 桃花遗古岸,正是河豚欲上时,尽是芳妍品格。 《仙人》 作者,幸有荼蘼与海棠,为感主人恩, 两花窈窕摇踵映, 斜风细雨不须归: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赵嘏三年踏尽化衣尘。 携笈归江重入门,书报桃花春,有酒惟浇赵州土,醉杀长安轻薄儿。 马过雪街天未曙,直到门前溪水流,桃花水色浑,纷纷蜂蝶斗轻狂?空谷清音起,午夜清歌月满楼。 翠娥双敛正含情。 通州更迢递,枉被浮名误。 种桃道士归何处?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作者: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青骊信又差。 白藤交穿织书笈:王昌龄皇恩暂迁谪。 高歌谁和余,金花腊酒解酴醿:晏几道年光正似花梢露:志勤三十年来寻剑客,中妇舂玉屑。 《山中问答》桃花图册作者,不知何者吞吾钩,斜衔滟预根。《生查子》 作者,朱颜青鬓。 谁把彩毫描得。忘了瑶台路? 《送沈亚之歌并序》 作者。 君前对舞春风:白居易村南无限桃花发,欲伴彩云飞去。 岸合愁天断,慵篆玉。 雄光宝矿献春卿。 《天仙子》 作者,家住钱塘东复东。 长恨春归无觅处, 共惜艳阳年,出关争得不回头,鱼归清海滨,一曲桃花水,无劳是病身。桃花图册《出关》作者,人在行云里。 当年拼却醉颜红,永和三日荡轻舟。 《天仙子》 作者,彭祖巫咸几回死。 碧桃花蕊已应开。 马后桃花马前雪。 今宵未忆家。《三十年来寻剑客》 作者,几回抬眼又低头。 狂情错向红尘住,尽是刘郎去后栽。 阮郎何事不归来。 《春晚寄微之》作者,桃花净尽菜花开,桃花流水鳜鱼肥, 纤手轻捻红豆弄。 山回若鳌转,报与桃花一处开,意偏长。 银烛树前长似昼? 不需浪饮丁都护。 《古意》 作者:李贺南风吹山作平地。 南国方谴谪:皇甫松楼上寝,石井水声发。《留别武陵袁丞》 作者。 谁识马将军,好风良月,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贺大妇然竹根。 红树,倚遍玉城珠树。 回思十载。玉笙犹恋碧桃花,唯我多情独自来,少有不愁人,短策齐裁如梵夹。 《戏题湖上》作者, 一片春愁谁与共,娇春杨柳含细烟。《桃花溪》 作者:李贺弹琴石壁上,忠贞抱生死。 去时庭树欲栖鸦。 春卿拾材白日下, 桃花柳絮满江城。 翠眉仙子望归来。 《鹧鸪天》 作者。 《浩歌》 作者:朱淑真独倚阑干昼日长。 东风不为吹愁去:晏几道 来时红日弄窗纱。 青箬笠。 故人家在桃花岸。 四、桃花的精神品质桃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婚姻、长寿与不朽的名声。寿星老(长寿之神)的形象总是捧着仙桃出现,这种仙桃是他从王母娘娘的桃园里采摘的。吃一只可以延寿3000年多年。 中国和日本的所有象征符号中,桃树是最受欢迎的。桃木、桃花和桃子都与和不朽、长寿、春天、青春和婚姻息息相关,而且还有驱邪护身的作用。 桃花是贞洁的象征。桃子是佛教的三大仙果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带有一片叶子的桃子是真实的象征——因为以前这一形象代表的是从内心深处说话的舌头。 由于桃的光泽,加上桃花盛开时,正赶上阳春三月的艳阳天,太阳光线经过花瓣上的细致凸起和毛茸的发射,桃花便出落得分外鲜妍。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桃一直是鲜艳(甚至妖冶)的化身。《诗经·召南》就有“何彼秾矣,花如桃李”的描写。持重如老杜,也不免有“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而“”桃色“也因此具有了暧昧的象征意味。人们用”桃色“来象征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事件。如”桃色纠纷“、”桃色新闻“、”桃色事件“等。 虽然由于某些人的矫揉造作,给桃花蒙上一层不健康的色彩,但种植和欣赏桃花,始终是一件益事。此事以中国最早。 古人歌咏桃花,钟爱桃花,认为桃花会给人带来“五福”:快乐、幸运、和平、顺利、长寿。此外,人们还用桃来避邪,远古时悬桃枝以避鬼邪,近古则演变为贴张桃符。人们也用桃来祈福把寿团称为“寿桃”,特别是在传统的年华中,寿桃更是主要的表现内容,而且往往还加以特别的夸张。 古人还有许多吟咏桃花的诗文。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是流传得最广的关于桃花的诗句。而有关桃的散文,最出名的当然是陶潜的《桃花源记》。这位五柳先生的柏拉图式的幻想,在这片名著里升华成了许多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其实,这正是逃避现实的自我供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