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萍乡古代叫做什么●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渡江时,江中漂来一物,又红又圆,大小如斗。 他问遍了满朝文武都无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道:此物为萍实,是吉祥物,只有称霸的人才能得到。萍实是集天地精华而成,千年难得一遇,现在楚王得到了它,是楚国将要振兴的征兆 。 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实的地方称之为萍乡,即“萍实之乡”。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 ●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 ●元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为县。 ●清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庐陵道。 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 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 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 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2.江西萍乡古代叫做什么●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渡江时,江中漂来一物,又红又圆,大小如斗。他问遍了满朝文武都无人知道,于是派使者到鲁国问孔子道:此物为萍实,是吉祥物,只有称霸的人才能得到。萍实是集天地精华而成,千年难得一遇,现在楚王得到了它,是楚国将要振兴的征兆 。于是,后人便把楚王得萍实的地方称之为萍乡,即“萍实之乡”。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 ●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619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 ●元元贞元年(1295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为县。 ●清属江西省袁州府。 ●民国3年(1914年)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3.关于龙的诗句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好年头; 包谷棒子粗又大, 高梁谷子舞龙头。 《离骚》 屈原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4.萍乡古代属于什么国家萍乡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鼎盛。古为吴楚通衢,湘赣边境重镇。这里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浓厚的古傩遗风和显明特色,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 1.萍乡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萍乡傩源于何时,虽已无确切的文字考证,但从现已发现的出土文物和萍乡的历史地理沿革来考察,均可说明萍乡傩起源之久远。 如以上所述,我国古代稻作民族的图腾崇拜,可能是傩最早的标志之一。在中华民族中,首先创造稻作文化的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百越民族,因此,可以说傩文化也是百越民族的图腾文化。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萍乡就有百越族一支的三苗先民在这里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稻作遗址中,比较典型的有毗邻萍乡不远的湖南省长沙市的南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与陶器,如石斧、石铲、陶碗、陶盘等,从中可找到早期的傩祭图象符号。1974年萍乡大安里也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出土陶片中就有云雷纹、龙纹和山字纹饰。这是萍乡发现年代最早的图腾崇拜的见证,也可以说是萍乡出现傩文化最早的见证。 其次,萍乡在古代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与大部属楚国领地的湖南省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易受楚文化的影响。楚人好巫,三苗族好巫,所以古时萍乡必然巫风盛行。傩派生于巫,萍乡产生巫傩文化是事理之必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九歌》,作为我国最古老而又有文字可考的一篇傩乐傩舞诗词,在萍乡傩乐傩舞中可以找出影子。 另外,据有关史料和民间老傩艺人介绍,萍乡的傩庙和木雕傩面具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在民间乡里并且已广泛流传着唐宏、葛雍、周武三位傩神驱鬼逐疫的神话故事。同时,据有关史料记载:唐、葛、周三人是周幽王的谏官,因周幽王昏庸而辞官修道成仙的(见《九通分类总纂》礼类节二十二册,卷七十,第十三页)。现从有据可查考的文物,北宋太平兴国年问,在萍乡建立的傩神将军庙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由此可以推断萍乡不仅在唐朝以前就已开始有傩事活动了,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 萍乡傩不仅历史悠久,流传亦非常广泛。有傩即有庙,仅以傩庙为例,据考察,萍乡的傩庙遍布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尤其以西路的湘东区,北路的上栗县为最。以至形成了“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独特景观。这是萍乡傩文化的一个突出特色。 5.有关菊花的诗句7而已《东园玩菊》唐。白居易 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 如何寂寞意,复此荒凉园。 园中独立久,日淡风露寒。 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 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 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 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 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 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 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 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2。《菊荣一篇五章》唐。 萧颖士 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 恺悌君子, 佩服攸宜。王国是维,大君是毗。 贻尔子孙,百禄萃之。 采采者菊,于邑之城。 旧根新茎,布叶垂英。彼美淑人, 应家之祯。 有弦既鸣,我政则平。宜尔栋崇,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阴槐翳柳,迩楹近宇。 彼劳者子, 喧卑是处。慨其莫知,蕴结谁语。 企彼高人,色斯遐举。 采采者菊,于宾之馆。 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宴饮无算。怆其仳别,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霜露残促。谁其荣斯,有英者菊。 岂微春华, 懿此贞色。人之侮我,混于薪棘。 诗人有言,好是正直。 3。 《金菊对芙蓉》宋。辛弃疾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锺。 4。《晚菊》唐。 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 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5。《赋得秋菊有佳色》唐。 公乘亿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 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6。《菊》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7。《奉和鲁望白菊》唐。 皮日休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蕊香亦似浮金靥, 花样还如镂玉钱。 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 无由?`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 8。《忆白菊》唐。 陆龟蒙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9。《菊花》唐。 徐夤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10。《十日菊》唐。 薛莹 昨日尊前折,万人酣晓香。今朝篱下见,满地委残阳。 得失片时痛,荣枯一岁伤。未将同腐草,犹更有重霜。 11。《菊》唐。 唐彦谦 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寒村宿雾临幽径, 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 12。《枯菊》宋。 陆游 龙山落帽未多时,陈迹依然使我悲。 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 13。《小饮赏菊》宋。 陆游 菊得霜乃荣,性与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 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唤父老,采菊陈酒壶。 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秋晚遇佳日,一醉讵可无! 14。《残菊》唐。 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Y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15。《菊》近代。 汪精卫 菊以隐逸称,殆未得其似,志洁而行芳,灵均差可拟。 生也不逢时,落叶满天地。 枝弱不胜花,凛凛中有恃。 繁霜作锻练,侵晓色逾美。 忍寒向西风,略见平生志。 一花经九秋,未肯便憔悴;残英在枝头,抱香终王坠。 寒梅初破萼,已值坚冰志;相逢应一笑,异代有同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