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牛首山的诗句《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年代: 宋 作者: 韩元吉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闲。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我亦无心话禅悦,衔花百鸟自飞还。《游牛首山叙志》年代: 明 作者: 蒋主孝夙昔抱奇气,遨游山水中。 山水岂不佳,心怀自忡忡。于今老将至,遨游兴无穷。 青天倚绝壁,白石悬孤桐。时乘小红车,朝西暮复东。 登登牛头岭,浮云绕苍空。杨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风。 斜阳下鸟道,野雉藏蒿蓬。偶逢碧眼僧,呼我赘世翁。 叩之不复语,矫首看归鸿。《牛首山》年代: 明 作者: 王宠终南望咸阳,少室迩京洛。 神宇壮维藩,佳气郁环崿。兹山何崷崒,川岭丽绣错。 攒蹙亘千岩,萦纡盘万壑。星辰互翻动,雷雨或解作。 谷候异凉温,峰形殊今昨。瑶草雪中华,红泉风外落。 江翻映组练,日照辉金薙。游衍多圣仙,翔舞集鸾鹤。 循山构累榭,嵌空结菌阁。飘飘曳灵幡,窅窅鸣天乐。 宸居暨泰清,长杨亘五柞。登祗警神卫,方望肃王略。 弱龄耽名山,雅志涉丹龠。招隐冀淹留,采秀怜沃若。 秉我上皇心,排筌入玄漠。《牛首山阅楞严夜坐》年代: 明 作者: 殷迈一轴楞严阅未终,四山风静暮林空。 忽逢华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穷。树影欲迷云度处,经声遥听月明中。 共传鹿鸟春深后,犹向烟萝礼法融。 2.描写牛首山五言诗句《牛首山》 年代: 明 作者: 王宠 终南望咸阳,少室迩京洛。神宇壮维藩,佳气郁环崿。 兹山何崷崒,川岭丽绣错。攒蹙亘千岩,萦纡盘万壑。 星辰互翻动,雷雨或解作。谷候异凉温,峰形殊今昨。 瑶草雪中华,红泉风外落。江翻映组练,日照辉金薙。 游衍多圣仙,翔舞集鸾鹤。循山构累榭,嵌空结菌阁。 飘飘曳灵幡,窅窅鸣天乐。宸居暨泰清,长杨亘五柞。 登祗警神卫,方望肃王略。弱龄耽名山,雅志涉丹龠。 招隐冀淹留,采秀怜沃若。秉我上皇心,排筌入玄漠。 《游牛首山叙志》 年代: 明 作者: 蒋主孝 夙昔抱奇气,遨游山水中。山水岂不佳,心怀自忡忡。 于今老将至,遨游兴无穷。青天倚绝壁,白石悬孤桐。 时乘小红车,朝西暮复东。登登牛头岭,浮云绕苍空。 杨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风。斜阳下鸟道,野雉藏蒿蓬。 偶逢碧眼僧,呼我赘世翁。叩之不复语,矫首看归鸿。 3.描写牛首山五言诗句《牛首山》年代: 明 作者: 王宠终南望咸阳,少室迩京洛。 神宇壮维藩,佳气郁环崿。兹山何崷崒,川岭丽绣错。 攒蹙亘千岩,萦纡盘万壑。星辰互翻动,雷雨或解作。 谷候异凉温,峰形殊今昨。瑶草雪中华,红泉风外落。 江翻映组练,日照辉金薙。游衍多圣仙,翔舞集鸾鹤。 循山构累榭,嵌空结菌阁。飘飘曳灵幡,窅窅鸣天乐。 宸居暨泰清,长杨亘五柞。登祗警神卫,方望肃王略。 弱龄耽名山,雅志涉丹龠。招隐冀淹留,采秀怜沃若。 秉我上皇心,排筌入玄漠。《游牛首山叙志》年代: 明 作者: 蒋主孝夙昔抱奇气,遨游山水中。 山水岂不佳,心怀自忡忡。于今老将至,遨游兴无穷。 青天倚绝壁,白石悬孤桐。时乘小红车,朝西暮复东。 登登牛头岭,浮云绕苍空。杨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风。 斜阳下鸟道,野雉藏蒿蓬。偶逢碧眼僧,呼我赘世翁。 叩之不复语,矫首看归鸿。 4.描写宁夏美好诗句宁夏以北 宁夏以北.沉睡的马蹄声荡起大漠孤烟 包兰铁路两侧,一边是青草,一边是沙石 仿佛额济那牧民的一对儿女,相互拥抱 比青草更青的是蓝天 比沙石更白的是羊群 一声悠远的蒙古长调啊,黄昏的奶茶愈来愈浓 谁把一袭黑夜的愁肠慢慢咽下 谁把四月的羔羊抚养长大 而不远处,那一双闪烁的绿宝石 是一只求偶的孤狼的悲哀 宁夏以北.胡笳一曲源头来 旅人的忧郁穿过青草的手掌,打马而去 我远方的蒙古姐姐 今夜空旷的行囊里,唯有 思念的马头琴轻轻响起 宁夏新赋 黄河远上,白地朔方,水洞猿人脱蛮荒,贺兰岩画韵味长.匈奴牧马,蒙恬夯土筑边墙;你争我夺,弟兄姊妹也死伤.猎猎西风嘶战马,漫漫古道黄泉路.回乐峰前怨羌笛,杨郎三关寡妇哭;沙场鏖战几人回?血流五原埋忠骨,秋风萧瑟西夏墓!留下一百零八塔,前人点将后人数.道游牛首山,佛卧须弥窟,真人传教纳家户.中兴灵州唐王肃,天骄陨落西海固;康熙泛舟黄河上,仓惶出逃马屎肚.植柳左公,行医皇甫,通智开闸放水,郭守敬白马拉缰,赵将军弯弓塞上,俞翰林皇宫说书,夕阳残照董家府!岁去年来,秦渠汉延稻花香,唐徕惠农民兆阜;仙家说江南,黎民自夸富;天下黄河富宁夏,新中国天翻地覆! 六盘山下,西部古都;毛公望断南飞雁,董老海宝题诗篇.豫海军号,三军会师将台堡.寇去匪逃,漫坡花儿醉回乡.今朝修建包兰路,明朝开辟宝沙湖.凤凰城里煊人眼,立交桥上客迷路.七十二湖现塞上,三纵四横提高速,银鹰顷刻入长天;小巨人商海起步,铁龙沙坡画卷舒.煤出贺兰山,钽丝世界殊!河东园区打基础,黄河大桥贯东西,五湖四海变通途.唱不尽的幸福歌,说不完的新鲜事.文人作诗,雅士鸣琴,农夫批红抹绿,工人送来夜明珠.镇北堡拍摄大片,招商引资筑新路,西部开发迈大步!继往开来,六万里深情沃土,五十年辉煌成就;地区要争先,部门讲发展;不到长城非好汉,只争朝夕谱宏篇! 赞美宁夏塞上江南稻米香,中宁枸杞补身王.苇海沙湖风光美,候鸟万只一起翔. 宁夏咏马骏廷莫言塞北总荒凉,巨变沧桑画意长.两座名山驰骏马,一河黄水育丰粮.清平东奏风情美,改革歌传岁月香.力跨长城欣浩瀚,前程步步竞辉煌. 宁夏赋 李东东宁夏,祖国西北腹地,民族自治区域.地小物博而山河壮美,回汉共处其风情迥异.历史悠远,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有雄才济济.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塞北江南,得益黄河赐予.秦皇一统,设郡北地①,斥兵屯垦,兴修水利;汉武两巡,大举移民,引黄相济,成于汉渠.安史乱中,玄宗迁蜀,太子李亨,灵武登基.更有党项英杰元昊,羁縻西北诸部,立国谓西夏,定都兴庆府②.夏之国土,凡两万里,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元昊以降十代,并雄宋辽金,几近二百年.大宋征夏,虽遣良将名臣,然以多败少,终未奏凯.至蒙古铁骑横扫,元灭西夏,夏地安宁,遂称宁夏. 我宁夏,虎踞龙蟠.北有贺兰,南有六盘.长忆岳武穆,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怀激烈③;仰止**,提雄师攀越六盘峰巅,天高云淡.塞下秋来风景异,宁夏自古征战地.长城万里长,宁夏逾千里.沿边设九镇,两镇在夏地.其关其堡其塞其障,记前人征战惨烈辉煌,书今日考古旅游华章.西吉将台堡,当年红军长征会师地,今朝游人寻访红色旅;银川镇北堡,昔日明将戍边屯兵营,今为遐迩闻名影视城. 今我宁夏,塞北江南.北原染绿,南山雄险.天下黄河富宁夏,祖先遗泽两千年.西北大漠孤烟,春风不度;宁夏草肥水美,稻香果甜.前辈黄河车水,白马拉缰④,后人高峡筑坝,临波徜徉.最叹银川平原,独拥大湖千顷,西有贺兰屏障,东赖黄河滋养.阡陌纵横间,白杨参天;河湖湿地中,芦苇成荡.宁夏有五宝,红黄蓝白黑.红为枸杞子,黄为甘草药,蓝为贺兰石,白为滩羊皮,黑为太西煤.近年深度开发,大作增值文章,生态环保产业,思之前途无量. 今我宁夏,地灵人杰.前有俊彦,后有栋梁.廿世纪,抗日英烈抛颅洒血拯民族危亡;新千年,市场卫士肝脑涂地护家园安康⑤.建设者,前仆后继五十春秋,赢来塞上锦天绣地;文化人,各领风骚诗文书画,高歌时代华彩乐章.宁夏虽小不自小,小而要办大文化.君可见,西夏文化神秘,黄河文明古老,回乡风情浓郁,移民观念开放.前有《牧马人》扬鞭奋蹄,后有“三棵树”植根沃壤.君可见,塞北代有才人出,风流不让东南方.戏剧才戴梅花冠,文学又摘鲁迅奖.更有大篷车下乡送戏十八载,襟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今我宁夏,奋起登攀.富民兴邦,志存高远.宁夏有其志,建设大银川.上承古人,不废千年夏都盛名;下惠子孙,更筑现代高原湖城.宁夏有其志,改变西海固.西海固世代苍凉农家不舍故土,新思路城市战略拉动乡村致富.放眼宁夏从头越,放眼宁夏路正长.君可见清真寺泱泱数千,风格别样;君可见商住楼拔地而起,遍布城乡.君可闻回乡花儿百年,蜂飞蝶舞;君可闻汉地秦腔千载,激越高亢.宁夏远处江湖心怀庙堂,宁夏偏居内陆眼观八方.深化改革,觉今是而昨非;扩大开放,知来者之可追.更历春秋五度,西部崛起,宁夏腾飞. ①秦朝在今宁夏南部设北地郡.②兴庆府,即今银川市. ③岳飞为抒发平定边患壮志而作《满江红》,使贺兰山。 5.关于南京牛首山佛顶宫的作文400字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 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 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 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 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 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 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 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 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 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 6.描写宁夏美好的诗句有哪些一、《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二、《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三、《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四、《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五、《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7.10句有关宁夏景色或历史的诗句歌颂宁夏六盘的《六盘》—— 常星景关中形势甲天下,四岳分峙西太华。 [1]中有汭泾经纬之,六盘嵚崎历历落。[2]□□□□其流亚,终年峰头雪不消。 弟畜太白儿美高,眼底培缕纷纷何足数,呼吸想通天尺五。[3] 西北堆镇一切仰鼻息,南为全秦雍陇之门户。 【4】 汉唐以来,屯兵多于此。不见草木,荒荒阵云紫。 [5]鸟道羊肠吾何为,王阳深得垂堂理。[6]此中风气号最寒,盛夏每当深秋看。 避暑不须河朔饮,萧萧里巷况雕残。[7]饮之食之事在余,吾尽吾分意何如。 驱车几度劳远目,白云天际迷我庐。【说明】选自《康熙隆德县志》“山川”。 六盘山,古称龙山、陇山,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境内,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几何中心,横跨原州区、泾源、隆德三区县,自然景观雄、奇、峻、秀,海拨在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既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又是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用武的重镇要塞,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古代多民族在这里聚居。 古文化遗存有“古”、“贵”、“多”的特点;自然资源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之精华,内容全,品位高;回族风格的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文化与民间工艺更具特色。这是一首杂言诗,即诗中既有四言、五言、七言,还有八言、九言(有的还有十言、十一言,如李白的《蜀道难》)。 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由体”。【作者】常星景,清隆德知县,生卒不详。 著有《隆德县志》等。【注释】[1]关中,古地区名,历来所指不一。 今从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自陇关”及徐广“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说,即四关之中曰“关中”,包括今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平凉的一部分。四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西太华,即西岳华山。本为五岳,今说“四岳”,是将西岳华山单提另说,与四岳“并峙”。 [2]汭,水的弯曲处;泾,即泾河,发源于六盘山而流入关中的河流。钦崎,山高峻貌。 历历,分明可数。如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3]弟畜:朋比之意;太白:即太白山,在陕西宝鸡市南部;儿,即睨,斜眼看的意思;美高,即美高山,为六盘山主峰,又名米缸山;培缕,也作培搂、附娄、部娄,义为小土丘。 这句连同后面的“眼底”“呼吸”之语,都是极言六盘山的高峻奇险。[4]西北堆镇:指六盘山。 六盘山自古就有“关陇锁钥”之称,也即诗中所云“西北堆镇”“全秦雍陇之门户”。秦:指陕西;雍:指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部分;陇:指陕甘交接地区。 [5]荒荒:萧条;冷落。明 方孝孺《祭童伯礼》:“荒荒我里,士习日陋。 谁能易之?力不能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樵人﹞舁归其家。 至则门洞敞,家荒荒如败寺。”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倏倏两世,荒荒一丘。” 也作“黯淡迷茫貌”解。唐 杜甫《漫成》诗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宋 洪迈《夷坚乙志·赵小哥》:“﹝ 赵小哥 ﹞状貌短小,目视荒荒,有白膜蒙其上。” 清 黄景仁 《水调歌头·岳阳楼》词:“一曲 湘 灵鼓罢,再听 汜 人歌尽,天老月荒荒。” [6]王阳: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7] 雕残:同凋残。衰落;残败;减损。 8.牛首山导游词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牛首山属于宁镇丘陵西段南支,山高248米,因山顶南北双峰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1] 牛首山是中国佛教名山,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牛首山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 9.描写黄龙岘风景句子江宁区 搏 文/李者也 天赋人之命而活,我之自当拼而搏。 宝刀之刃多因锻,利剑之峰长须磨。 金银权位皆可失,唯有志气人难夺。 天欲巨舰万里浪,故不许其池中泊。 【注】江宁大学城,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脚下,面积27平方公里,由两大功能区(大学集中区和资源共享区)组成。已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正德学院等入驻。各校呈“弯月形”包围着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百里流韵的秦淮河穿流其间,名校荟萃,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 【关键词】“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南京云锦之乡(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锦) 【周边景点】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将军山风景区,方山风景区,汤山温泉(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一),佘村明清建筑群,湖熟清真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