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首关于古筝的古诗词《咏筝诗》、《听筝》、《听崔七妓人筝》、《筝》、《春日行》。 1、《咏筝诗》南北朝·沈约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译文 古筝弹奏着久已中绝失传的曲调,乐曲清越绝伦。 筝弦之上但见妙指轻拂,忽尔音断弦绝、寂然无声,忽而弦声复起、清音悠扬。 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2、《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3、《听崔七妓人筝》唐朝·白居易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译文 画着精致妆容、身着绝美的衣衫的丫环坐在玉楼中,弹着十三弦乐器道出了惆怅。 凭你刚才弹奏的曲子,江州司马的头发全白了。 4、《筝》唐代·张祜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译文 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好似玉佩轻轻敲击发出的声响,也好像留宿在枝头未飞走的黄莺的啼鸣。 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声音啊?天上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无论在在何处都共同分享着同一轮明月。 5、《春日行》 唐朝·李白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 深宫的高楼高耸入云,宫殿中的大柱子上盘着金龙。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千名宫娥在船上载歌载舞,撞钟击鼓之声震得宫殿发出轰鸣。 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君王实行无为而治,天下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纷纷驾着云车翩然而下。 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他怎忍心像轩辕黄帝那样,丢下群臣百姓独自一个人去升天成仙呢? 小臣谨向陛下拜祝:祝圣上寿比南山,愿陛下的鸿名,永垂后世,万古留芳。 2.谁知道有关古筝的诗词诗词中含有古筝二字或描写古筝的诗词或描写古【筝】 唐 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 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 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 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妮:通“讠尼” 【夜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岳飞《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李端《听筝》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萧纲《弹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3.适合朗诵古诗词的古筝轻音乐,较长一点的可以使用渔舟唱晚或云水禅心系列 渔舟唱晚简介: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 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建国后,著名音乐家黎国荃先生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创作为小提琴曲,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吕思清、盛中国、俞丽娜都曾倾情演绎。1984年CCTV《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开始采用电子琴演奏的同名曲《渔舟唱晚》(这首电子琴曲和传统的《渔舟唱晚》是不一样的)。 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成为十三亿人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 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 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 云水禅心系列简介: 《云水禅心》是佛教纯音乐专辑,1993年12月06日发行,共收录六首曲子。 古筝的音律柔美、清雅、塑性极大,常因乐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以清新中不失庄严,淡雅中不失通俗的独特风格。 聆听时令人充分得到宁静,空灵、飘逸,完全表达佛乐的高远意境,展现佛曲的庄严清净。悠扬动听的古曲,赋予佛缘梵音的新创意,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意境。 《云水禅心》 古筝叮叮咚咚地婉转,如流水潺潺。竹林扶疏,泉石相映,天籁一般的绝妙之音漫卷漫舒,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天地万物全都溶在了这一份亦真亦幻的意境之中。 偶尔几声清越短促的琵琶,像花朵碎密如锦,飘浮在绿枝之间。轻柔清丽的电子乐,如广袤的天际几朵白云,悠然飘游,使得曲子的气韵更加柔和飘逸。 揭开音乐禅意神圣的面纱,感觉到的是江南丝竹般的清幽。《云水禅心》属于佛教音乐,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可超越浮尘,和人世的杂乱无绪的情结。 天地间事物的变化,延伸,可在这一动一静中展现,升华,直变得宁和。 其中包括《云水禅心》、《古刹夕照》、《灵山梵音》、《深山禅林》、《寒山僧踪》、《佛门钟声》是佛教古筝乐的代表。 4.有关古筝的诗词1、白居易 《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译文: 明净的月色中,一双紫袖轻轻地在红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着自己的心事。 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 2、苏轼 《润州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译文: 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 江妃听到了雾雨一般的哀愁,翻空的白浪似能撼动浮玉山。 呼唤我们的一对凤槽,派去做三峡孤猿的号角。 与你合奏芳春调,啄木鸟飞来霜树梢。 3、李白 《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译文: 当窗的佳人在白日下纤手调筝,发出优美的乐声。 春风将曲子徐徐吹进君王之耳,原来这是一首仙人之曲,曲名叫《升天行》。 4、白居易 《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译文: 以前刚到江州时,在夜晚聆听到古筝之声,因为才新长了一些白头发就不愿意去听,怕生感触。 而如今已经是满头白发,不能添更多的愁了,便无所谓了,所以即使你想弹到天亮也没关系了。 5、李端《听筝》 弹筝北窗下,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5.适合古诗的纯音乐有那些古琴曲《高山流水》(这是一首带着地球人的问候在深邃的太空中回响的美妙的音乐)。 古琴曲《石上流泉》、《流水》、《广陵散》 二胡曲《空山鸟语》、《二泉映月》、《良宵》、《听松》 琵琶曲《十面埋伏》、《梅花三弄》、《霸王卸甲》 古筝曲《高山流水》、《战台风》、《秦桑曲》 笛子曲《姑苏行》、《鹧鸪飞》、《喜相逢》 唢呐曲《百鸟朝凤》、《抬花轿》、《庆丰年》、《龙腾虎跃》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竹林深处》 二泉映月(民族管弦乐) 平湖秋月(民族管弦乐、广东音乐) 钢琴曲《平湖秋月》 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 彩云追月(管弦乐曲) 雨打芭蕉(民族管弦乐、广东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