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菊花精神的诗句

1.描写菊花精神的诗句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2.描写菊花的句子.再多点.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赛金. 这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高雅淡洁的银针还孤独地展现它的风姿.一天早上,天气奇寒,菊花银针变得很醒目,袅袅婷婷地站着,那样得仙风道骨,气韵翩然.我心想:这么冷的天,连我这么大的人都抵挡不住寒风的袭击,这小小的菊花竟能受得住这般风寒.我明白了菊花能与清寒相伴,这种美就是——惊艳.这种美只属于它,它如同花中的“冷美人”,它的花瓣很长,白白的、细细的,长得密密麻麻的,粗壮的茎,美丽的花朵加上绿叶的陪衬,显得清纯脱俗.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三首)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春兰兮秋菊,传葩兮代苞……”(屈原《九歌.礼魂》)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

3.描写菊花和莲花精神的诗

王安石 【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 《重阳夕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 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

4.描写菊花的可爱的句子用如

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及茎、叶都可入药,花朵泡茶饮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热.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制作成工艺花束.并且,它一直是餐桌上人们喜爱的菜肴,屈原就曾经“夕餐秋菊之落英”.初春的菊花芽是和香椿芽、花椒芽齐名的鲜品,菊花菜系、菊花火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些功用,较之那些徒有娇艳经不得风雨的娇贵花儿,相去不知多远了.菊花,除有一身傲骨以外,奉献精神也是难得可贵的.人们赏菊爱菊,情所难免.牡丹雍容华贵,莲荷出淤泥不染,幽兰空谷吐芳,杜鹃高寒绽蕊,各有独自的韵致,倾倒无数爱花人.傲世也因同气味,喜欢什么,还要看爱花人的主观性情,看自身的气质禀赋,看个人的理想品位.天下惜花爱花者甚众,不过我想,喜爱菊花的人应该不算少吧.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最使人欣赏不够的是它那盛开着的鲜花.爬上山坡,走进公园,迈进庭院,那盛开于凋谢的百花丛中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置身于菊的海洋中,有谁的心不能被陶醉呢?你看它,五彩缤纷,落落大方,争芳奇艳.白的、红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片片弯曲的花瓣,团结紧密,显得高雅纯洁.万紫千红的菊花啊,你羞羞哒哒地低着头,显示出你特有的文静庄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坚强不屈…… 菊花,你给九月带来鲜艳,菊花,你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美感.。

5.描写菊花的优美诗句大全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6.描写菊花和莲花精神的诗

王安石【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欧阳修菊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三首)一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写荷花的诗【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荷花】 清. 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苏幕遮~北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无题·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夏日怀友~徐玑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

7.写菊花品质的诗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我们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知难而进,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我不仅喜欢菊花的美丽,更喜欢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风里,昂首挺胸向秋风挑战。

有人赞叹坚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8.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三国时期。

司马昭重要谋士钟会赞菊有五种美德:“园花高悬,谁天极也。纯黄 不杂,后土色也。

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像贞质也。

杯中体轻,神仙食 也。”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著《离骚》中有“朝有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 英”的诗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著名咏菊诗《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却无车马的声音,心静就意识不到周围喧闹气 氛的干扰,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偶尔抬头望去,南山遥遥在目,斜阳给峰峦洒上 一层淡黄的颜色,飞鸟结群成队归巢,这种自然意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诗人 借此忘情于世事。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菊花》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此诗大意是说,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似爱菊的陶渊明家。 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照耀下,金辉耀眼,不是偏爱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 傲雪。

菊花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已无鲜花开放。 **主席在1929年10月写有《采桑子•重阳》词: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中“黄花”即菊花。

此诗赞颂了秋天重阳,之菊化胜过春天的风光。** 喜爱菊花,他在中南海丰泽园将东厢房辟为书屋, 取名“菊香书屋”。

9.求描写菊花的诗句~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0.描写菊花的诗句

菊花诗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

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唐·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蘅芜君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种菊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画菊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