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描写梧桐花的诗句、古文.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 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 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 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释义:桐树花开绚丽烂漫,一阵疏雨刚过,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过一般。艳丽的红杏林犹如燃烧的火焰,浅红色的缃桃花装扮着郊野,美景似画屏。 清明踏青的人们倾城空巷而出,全都为游赏名胜而去。人们纵马驾车奔向远郊。 暖风中吹来阵阵繁密清脆的管弦乐声,千家万户竞相奏起新颖美妙的音乐。远郊佳丽如云。 踏青队伍里,少女们采花斗草,艳丽妖冶的歌女递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对面路旁到处可见遗簪坠珥的欢饮不拘形迹之人,盛装美女更是纵横遍野。 面对如此众多佳丽,欢爱之情油然而生。纵情畅饮,陶然大醉如玉山倾倒。 拼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则非尽醉不休。2、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明》唐代: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释义:在晚春的清明时节里,惆怅地望着北边的山陲。新取得的火种闪耀着光芒,桐树旧枝上也长出了新的花朵。 我内心沉郁,愧对这新生的草木,也不好意思通知朋友举办欢宴。还比不上树林间的飞鸟,能飞到其他地方,还能整理羽翼。 3、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宋代:周邦彦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 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 夜寒谁肯剪春衣。释义:小女孩们争着嚷着摘下桐花插在垂着的两鬓上,稍稍打扮便坐在清池边卖弄地照自己的身影。 她们还没穿好鞋子,就踩着袜子蹦出门帘去追逐蜜蜂。佩戴的金手镯压得她们手腕很沉重,琵琶四根弦拨弄出的声音是悲伤的。 晚上寒冷时谁肯为她们裁制春衣呢?4、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琐窗寒·寒食》宋代: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 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释义:柳荫深处传出乌鸦的啼鸣,我掀起小帘,站在朱门之内,身穿单衫凝神伫立。 半亩大的庭院里开满了桐花,静静地笼罩着庭院,阴雨阵阵更使人愁思万端。雨滴洒落在空落落的台阶上,竟彻夜未停。 何时故友相逢与我在西窗下剪烛,谈心。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风吹得灯火昏暗,说不尽少年羁旅的无限凄惨艰难。 如今我已年老,时有垂暮之感。春游嬉戏的地方,旅舍酒店烟火不举,正巧是全城禁火过寒食节。 酒楼上呼唤美酒的兴致一扫而光,姑且把这段豪情都交付酒徒料理。回想起故乡园中的桃李,必是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唇酒窝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还挂在树枝?待到我归乡之时,一定还会有残存的花儿,等待着我与宾客举杯痛饮,一洗烦襟。 5、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唐代: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释义:(在昨日)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您的儿子)十岁的韩偓文思敏捷的就像东晋的袁虎一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不久,您将带您的儿子到果州上任了)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您儿子的才华会比你这只老凤凰的声音还清亮)。 6、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满江红·暮春》宋代: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释义:我的家住在江南,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 落下来的红花,静静地随着流水走了。园林里渐渐地觉得清绿的树叶茂密了。 我计算了一下:年年刺桐花落尽的时候,寒天的力量一点也没有了。庭院寂静,我在空空地想着她。 我为国而愁的太利害了,但没有地方说,因为那些流莺乳燕太可怕了,如果她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又要陷害我。如今也不知道书信在哪里,我想念的朋友仍然没有踪迹。 空教我上楼去瞭望。我到楼上去的次数太多了,实在没有脸面再上去了。 即使是到了楼上也看不到我想念的人,只看见楼外的原野上一片碧绿的庄稼。 2.赞美梧桐花的诗词《道旁桐花》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桐花》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年代: 宋 作者: 柳永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3.赞美梧桐花的诗词《道旁桐花》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春色来时物喜初,春光归日兴阑余。 更无人饯春行色,犹有桐花管领渠。 《桐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 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 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4.描写梧桐花的词语,句子1. 白居易【桐花】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2. 杨巨源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3.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这个“士兵”仿佛也醒了过来。不久,树上便长满了紫色的梧桐花,这些梧桐花有的像小铃铛,有的像小宝宝;有的还是鼓鼓的花苞,有的早已露出了柱头……这些梧桐花宝宝引起了许多小鸟的注意,便有鸟儿站在树枝上“唧唧”地和这些“宝宝”们聊天,它们好开心啊!4. 酷热的夏天匆匆忙忙地来临了,梧桐花便像降落伞一个接一个地飘落下来。 这时,嫩绿的叶子便迅速地接替了梧桐花的岗位。过了几天,嫩绿的小叶子就长成了翠绿的大叶子,这些翠绿的叶子非常强壮,尽管暴躁的夏天用尽了一切办法,可怎么也穿不过这一层“保护膜”,便灰溜溜地走了。 来我家的客人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嬉戏。5. 三月梧桐初始华,梧桐花开凤南枝。 南枝引凤枝间落,花开不败暮迟迟。桃李纷纷杏花空,小艳唯唯争春时。 群芳此节终谁属,独倚梧桐惹人痴。6. 梧桐花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 梧桐花的花语,情窦初开。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5.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是谁的诗句啊 哪位其他能提供关于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有关梧桐花的诗句还有:《桐花》 作者:白居易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 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此寄作者:白居易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桐花落作者:元稹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 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 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君夸沉檀样,云是指撝作。 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 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 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 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作者:元稹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 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 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足够了吧。 呵呵。 6.梧桐树的诗句别李郎中 薛涛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夏日书帐 陈淑兰 帘幕风微日正长,庭前一片芰荷香。 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 秋夜 陈文述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句 孟浩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7.梧桐所表达的情感有关于诗句的描述无奈的诗句: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年代】:北宋 【作者】:张耒 【作品】:夜坐 【内容】: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春去秋来, 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阑人散草草, 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 依前黄叶西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阵子 【内容】: 燕子欲归时节, 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 试把金尊傍菊丛, 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 微凉渐入梧桐. 多少襟怀言不尽, 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撼庭秋 【内容】: 别来音信千里, 怅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天遥云黯, 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采桑子 【内容】: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行香子 【内容】: 晚绿寒红,芳意匆匆. 惜年华、今与谁同. 碧云零落,数字征鸿. 看渚莲凋,宫扇旧,怨秋风. 流波坠叶,佳期何在, 想天教、离恨无穷. 试将前事,闲倚梧桐. 有消魂处,明月夜,粉屏空.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忆秦娥 【内容】: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保.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温庭筠 【作品】:更漏子 【内容】: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年代】:唐五代 【作者】:孟郊 【作品】:列女操 【内容】: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内容】: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古风 【内容】: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1],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2]. 【年代】:唐五代 【作者】:曹邺 【作品】:早起 【内容】: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