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手机古诗词

1.描写“手机”的诗句有哪些

1. 排去离人恨,解开孤旅愁。盈盈方一握,世界眼中收。

2. 昔日烽火戏诸侯,如今四海一机通。现代信息大爆炸,无怪生活太匆匆。

3. 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 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 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

4. 昔日飞鸽传纸信,今朝全网一机通。现代行人匆匆去,都怪手机信息多。

5.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 夜夜思君不见君,还得埋头玩手机。

以上诗句出自不详,均来源于网络流行语。

2.描写“手机”的诗词有哪些

1,昔日烽火戏诸侯,如今四海一机通。现代信息大爆炸,无怪生活太匆匆。

2,排去离人恨,解开孤旅愁。盈盈方一握,世界眼中收。

3,昔日烽火戏诸侯,如今四海一机通。现代信息大爆炸,无怪生活太匆匆。

4,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

5,昔日飞鸽传纸信,今朝全网一机通。现代行人匆匆去,都怪手机信息多。

6,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 夜夜思君不见君,还得埋头玩手机。

7,排去离人恨,解开孤旅愁。盈盈方一握,世界眼中收。

8,在没有手机的古代,古人笑谈生活乐趣,手书人间滋味,可谓快哉,妙哉!

9,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

10,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

11,万里悲秋常作客,流量用完独流泪。

12,两情若是久长时,一起下个APP。

13,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

14,待到山花烂漫时,正在丛中玩手机。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玩手机!

以上诗句出自不详,均来源于网络流行语。

3.描写“手机”的诗词有哪些

1,昔日烽火戏诸侯,如今四海一机通。

现代信息大爆炸,无怪生活太匆匆。 2,排去离人恨,解开孤旅愁。

盈盈方一握,世界眼中收。 3,昔日烽火戏诸侯,如今四海一机通。

现代信息大爆炸,无怪生活太匆匆。 4,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

5,昔日飞鸽传纸信,今朝全网一机通。现代行人匆匆去,都怪手机信息多。

6,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 夜夜思君不见君,还得埋头玩手机。

7,排去离人恨,解开孤旅愁。盈盈方一握,世界眼中收。

8,在没有手机的古代,古人笑谈生活乐趣,手书人间滋味,可谓快哉,妙哉! 9,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 10,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

11,万里悲秋常作客,流量用完独流泪。 12,两情若是久长时,一起下个APP。

13,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 14,待到山花烂漫时,正在丛中玩手机。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玩手机! 以上诗句出自不详,均来源于网络流行语。

4.赞美手机的诗句有哪些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释义: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2、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释义: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3、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出自两汉的《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释义: 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

四海之内都是兄弟,谁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何况我们是枝干相连的骨肉兄弟,我和你同出于一个身体。

从前亲近的如鸳鸯,现在像是居于西方的辰星与居于东方的商星彼此出没不相逢。 从前总是在一起,现在遥远的像北方的胡人与南方的秦国人。

在即将离别之际,越发觉得情谊日益亲切。麋鹿遇到好草总是嗷嗷呼叫它的同伴一起来吃,它可以用来比喻我宴饮嘉宾的心情。

我有一樽酒,想赠给远行的兄弟。希望你再多留一会酌饮此酒,以叙我们平日的亲爱之意。

4、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出自唐代韦庄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释义: 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揪着我的心。

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郁结,相思的话儿无处去诉说,愁过白天又愁烟云遮明月,愁到此时心情更凄恻。

伤心的泪不停地流淌,把鲜红的袖口染成黑黄颜色。 5、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出自唐代李白的《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释义: 寒冷的冬夜,觉得特别漫长。

一个女子久久地坐在北堂沉吟。寒泉结冰,冷月入闺,一灯如豆。

发出清冷的寒光,缭着女子的满面泪痕。灯火忽被寒风吹灭,她更感凄凉,哭得更加悲切。

忽然听见了一个男子的歌声,她擦干了脸上的眼泪,停住了悲泣,专注地听着。 歌声有深意,妾心有深情,情与声相合,两情无违背。

若有一言不合妾之意,任你余音绕梁歌万曲,也不动心。

5.能用诗句形容的手机,有兴趣的进来传授下吧~三星阿玛尼听说联合出

三星阿玛尼手机的市场反响挺高的,这款最新的手机仍然是阿玛尼本人亲自操刀设计的,大师的作品用这句诗形容的很恰当啊 这句诗是被翻译过来的,原文是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选自)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 被翻译成很多种,个人喜欢两种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译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宗白华)译。

6.手机诗歌是什么

在日本,有着千年历史的短歌与优雅古老的俳句向来被视为阳春白雪,爱好者也多为中老年人。

近来,这些古典诗歌样式却跟时尚的手机、电脑“捆绑”在一起,成为日本青年直抒胸臆的“新宠”,从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电视助推“手机短歌热” 短歌是日本古典诗歌的基本形态。

公元8世纪,宫廷才女、贵 族以及僧侣之间开始流行一种以五、七、五、七、七(以日文发音为准)形式表现的诗歌。由于通篇只有31个音节,必须在遣词炼字上狠下工夫,因此简洁、含蓄、雅淡便成为短歌的主要特点。

成书于9世纪初的《古今和歌集》堪称日本古典短歌的集大成者,其中的1000多首作品风格纤细优美,语言流畅隽永,体现了贵族化的生活情趣。代表作如纪友则的《恋歌》(春霞氤氲山樱盛/相看两不厌/汝亦娉婷烂漫中)、纪贯之的《春歌》(风起樱花散/余风尚逞威/空中无水住/偏有浪花飞)等,历经千年仍广为传唱。

与古典短歌的“咬文嚼字”不同,时下日本年轻人的手机短歌采用日常口语化的语言,抒写的多为家庭、恋爱、打工、学校等生活化的主题,风格也从含蓄变为了率真,短歌中流露出的大多是青春期特有的迷茫与孤独感。“今天和明天/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打工/那里有我的钱包/还有睡觉的地方”、“独自在家里/眼睛只盯着电视/你也一样吧/是个男孩就好了/飞得再远没人管”。

这些看似大白话的短歌用日语念起来还是颇有韵律的。 日本年轻人认为,短歌与手机简直是“绝配”,小小的手机屏幕恰好能够容纳一首短歌。

更重要的是,手机短歌可以“随行随吟”,手指轻轻一按,自己当下的心情瞬间就能飞到朋友的眼前。比起断断续续的短信,短歌更容易引起双方的共鸣。

每周六晚上,日本最负盛名的广播电视媒体NHK都会有一档“手机短歌”特别节目,每期节目来自观众投稿的手机短歌超过4000首,人气之旺可见一斑。投稿者中,85%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周末手机短歌之夜”也就成了年轻人情感宣泄的“盛宴”。

古老的短歌缘何能以手机为媒,迅速地走入现代人的生活?NHK手机短歌节目组导演猪濑泰美认为,这个时代太过自由,人们反而想要去寻找像短歌那样带有制约性的表达方式,这或许也是年轻人反潮流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媒体的强大感召力无疑对眼下的“手机短歌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影歌咏“17音的青春” 俳句起源于短歌的前三行,也就是由排列成3个短行的五七五共17个音节组成,以清新简约的文字抒发丰富的情感,并唤起更多的联想。最著名的俳句诗人当属被奉为“俳圣”的松尾芭蕉,其名作有《古池》(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以及深得芥川龙之介赏识的 “春雨霏霏芳草径,飞蓬正茂盛”等。

这些都是通过独特的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之美。芭蕉之后,最出名的俳句诗人莫过于与谢芜村与小林一茶。

一茶有一首写故乡的俳句十分出名:“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有趣的是,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中国的汉诗。

其中不少诗人还常把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根据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如同短歌一样,曾被视为“老掉牙”的俳句如今也借助手机,得到了日本年轻一代的青睐。用俳句诗人大石悦子的话来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俳句无疑像一道清流穿过乱石芜杂的心灵。

前不久,取材于“俳句甲子园”(全国高校俳句选拔赛)的影片《五·七·五之恋》在日本上映,更是激起了年轻人对“17音世界”的向往。日本俳人协会关西支部的茨木和生评价说,获胜的关键不在于才能的高低,而是用真情来歌咏“17音的青春”。

眼下,通过手机或E-mail参赛的“青春俳句大奖”也已应运而生,募集到的俳句作品超过6万首。其中一首获奖作品《当季杂咏》写的是:“谁打来电话,看手机忽亮忽灭,似月色朦胧。”

这样的情景用手机俳句的形式来表现,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手机诗歌喜忧参半 不少人认为,新兴的手机诗歌热有利于短歌、俳句的发展,因为古典诗歌的创作者与爱好者一直呈老龄化的趋势,急需补充新鲜的血液。

在日本传统诗社之一的新紫杉社中,会员的平均年龄高达75岁,会员数量已从10年前的1万人减少为3000人。就连日本最权威的短歌月刊———《短歌研究》,也开辟了横向排版的手机短歌专栏,以此吸引年轻读者。

该刊主编押田秋子说,我们真的希望借助手机的传播,短歌能够生存下来。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