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观音山的诗句

一、最新观音山诗歌大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二、观音山对联获奖答案我的答案观心

为了让更多的网友及楹联爱好者,能够了解本次的征联活动,现在就把征联要求以及邹继海会长对“观音山上观山水”的解释,整理公布如下:

出句平仄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采用七言联律:“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中第三字“山” 是可平可仄的。对句则应用“通仄平平通仄平” 应对方为合格联律。

出句词性

①【观音】:专有名词;【山】:名词;【观音山】:偏正组成的专有名词性,而且是由“观音” 与“山”组合的名词词组。

②【上】:方位词。

③【观】:观赏(动词)。

④【山】:名词;【水】:名词;【山水】:按本句的语境,这是由山、水组成并列结构的名词,作“观”的宾语。所以,“山水”一词不仅仅是“山”和“水”的简单相加,而是并列的词性,指观音山周围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山水”若是作偏正词用,则“山上的水”的涵义就显得窄了,要转品也受局限了,故要求不能以偏正词组应对。

句子成分

无主句句式

观音山上丨观丨山水

状语丨谓语丨宾语

本句省略主语,“观音山上”在本句里作状语使用,第二个“观”字在本句里作谓语,“山水”一词作宾语。

主谓宾句式

观音丨山上丨 观 丨山水

主语丨状语丨谓语丨宾语

观音作主语(后面省略介词“于”),“山上”是本句状语,第二个“观”字在本句里作谓语,“山水”一词作宾语。

机巧(机关)

重字技巧

第①、⑤字位重“观”字

第③、⑥字位重“山”字

断句技巧

无主句句式:观音山上\观山水

(我)在观音山上观赏山水

主谓宾句式:观音\山上\观山水

观音在山上观赏山水

征联启事中对征集对句的基本要求

1、联句要符合《联律通则》,以平水韵入句。

2、对仗工整,具有韵味且词性相当。

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专有名词的运用。

4、对句要以观音山的景点应对,且具有诗意。

对句要点

根据上述要求,就会发现目前征到大量的对句未能达到要求。

一是未认真审阅征稿启事,或只看到出句就应对,对出句子离题很远;

二是未掌握对联知识,应对的句子不符合联律要求;

三是未弄清出句的机关所在,未能有针对性地攻克机关;

四是忘记用观音山的景观作对的要求,因而对非所求。

对句有以下几点须弄清

1、对句第①字与第⑤字是重字,这个字要具备名、动两用的词性。

2、对句第②字应为仄声字,不然就会出律。(如是意节断句,另当别论)

3、对句第③字与第⑥字是重字,应为仄声字,不然就会出律。

4、对句第④字应为平声字,且最好为方位词,不然就会出律或不工。

5、结句第⑦字应为平声字,不然就会出律。

6、出句的第⑥第⑦字“山水” 已明确为并列词组,且可转品,那么对句也应与此对应的并列词组作对。

三、一枝桃花的诗句

1、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2、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3、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5、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桃花》6、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7、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

——祖可《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8、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9、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李九龄《山舍南溪小桃花》10、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11、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

——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12、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13、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李白《山人劝酒》14、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15、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魂间!——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16、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

——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17、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18、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

——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19、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20、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李白《独不见》21、乱山深处水潆回。——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22、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2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韩愈《题百叶桃花》24、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苏轼《桃花》25、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26、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27、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28、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29、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30、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31、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32、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33、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3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35、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36、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37、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周文质《小桃红·咏桃》38、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杜牧《紫薇花》39、不会频偷眼,意如何。

——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40、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41、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42、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43、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44、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45、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46、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47、草草杯盘不要收。

——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48、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

》49、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50、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51、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

——白居易《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5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5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54、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55、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56、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57、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58、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

——。

四、美丽的观音山作文

国庆节长假的第一天,我们全家去樟木头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

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观音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楼,门楼采用清代古城楼建筑风格,飞檐翘角,气势恢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

它是公园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相互辉映。爸爸去买了几张门票,我们就到1号门等车。

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坐上了观光车。绕过许多山间小道,,我们来到了观音山的国术馆,看到一个圆球里面装着一辆车,有一个大人在里面开车,真惊险。

我们又来到孔雀园,这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刚好有一只孔雀开屏,它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我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看完孔雀,我们来到了观音山的观音广场。坐落在广场中央的观音菩萨法像主体高33米,重三千多吨。

面容饱满,慈眉善目。雄伟壮观,雕刻精美,风格典雅,栩栩如生。

广场上有一棵挂满灯笼的大树,人们叫它愿望树。我们每个人都许下了几个愿望。

观音山,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境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五、观音山对联投稿邮箱对联

观音山对联投稿邮箱 出句平仄 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平平仄平平仄 采用七言联律:“平平仄仄平平仄”。

句中第三字“山” 是可平可仄的。对句则应用“通仄平平通仄平” 应对方为合格联律。

出句词性 ①【观音】:专有名词;【山】:名词;【观音山】:偏正组成的专有名词性,而且是由“观音” 与“山”组合的名词词组。 ②【上】:方位词。

③【观】:观赏(动词)。 ④【山】:名词;【水】:名词;【山水】:按本句的语境,这是由山、水组成并列结构的名词,作“观”的宾语。

所以,“山水”一词不仅仅是“山”和“水”的简单相加,而是并列的词性,指观音山周围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山水”若是作偏正词用,则“山上的水”的涵义就显得窄了,要转品也受局限了,故要求不能以偏正词组应对。

句子成分 无主句句式 观音山上丨观丨山水 状语丨谓语丨宾语 本句省略主语,“观音山上”在本句里作状语使用,第二个“观”字在本句里作谓语,“山水”一词作宾语。 主谓宾句式 观音丨山上丨 观 丨山水 主语丨状语丨谓语丨宾语 观音作主语(后面省略介词“于”),“山上”是本句状语,第二个“观”字在本句里作谓语,“山水”一词作宾语。

机巧(机关) 重字技巧 第①、⑤字位重“观”字 第③、⑥字位重“山”字 断句技巧 无主句句式:观音山上\观山水 (我)在观音山上观赏山水 主谓宾句式:观音\山上\观山水 观音在山上观赏山水 征联启事中对征集对句的基本要求 1、联句要符合《联律通则》,以平水韵入句。 2、对仗工整,具有韵味且词性相当。

3、要注意出句“技巧”、重字及专有名词的运用。 4、对句要以观音山的景点应对,且具有诗意。

对句要点 根据上述要求,就会发现目前征到大量的对句未能达到要求。 一是未认真审阅征稿启事,或只看到出句就应对,对出句子离题很远; 二是未掌握对联知识,应对的句子不符合联律要求; 三是未弄清出句的机关所在,未能有针对性地攻克机关; 四是忘记用观音山的景观作对的要求,因而对非所求。

对句有以下几点须弄清 1、对句第①字与第⑤字是重字,这个字要具备名、动两用的词性。 2、对句第②字应为仄声字,不然就会出律。

(如是意节断句,另当别论) 3、对句第③字与第⑥字是重字,应为仄声字,不然就会出律。 4、对句第④字应为平声字,且最好为方位词,不然就会出律或不工。

5、结句第⑦字应为平声字,不然就会出律。 6、出句的第⑥第⑦字“山水” 已明确为并列词组,且可转品,那么对句也应与此对应的并列词组作对。

六、谁知道有关松的诗句

高松---李商隐 高松出众木, 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后, 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 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 他年访伏龟。 九里松---夏言 百盘云蹬八千峰, 飞盖穿行夹道松。

长昼风雷惊虎豹, 半空鳞甲舞蛟龙。 江涛夜合秋声壮, 湖雨春添黛色浓。

欲籍丹青图直干, 恨无韦偃得相从。 严郑公阶下新松---杜甫 弱枝岂自负, 移根方尔瞻。

细声侵玉帐, 疏翠近珠帘。 未件紫烟集, 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长, 欹盖拥高檐。 涧底松---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谕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黄宪贤, 牛衣寒贱貂禅贵。

貂禅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 沈沈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孤松---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 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 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 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 时将承雨露。

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 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

松声行---耶律铸 水深深, 山重重, 前溪后岭万苍松。 我来秋雨霁, 夜宿深山中。

霜寒千里龙蛇怒, 岩谷萧条啸貔虎。 波涛漾漾生秋寒, 碧落无云自飞雨。

珑珑兀兀惊俗聋, 余韵飘萧散碧空。 悠然杖策出门去, 方知万壑生清风。

清欢一夕无古今, 勾引幽人风雅句。 那堪更被关山月, 团圆挂在青松树。

观音山眠松---徐再思 老苍龙, 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栋梁, 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 靖节何年种? 丁固何时梦。 半溪明月, 一枕清风。

和郭主薄---陶潜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杜甫 天下几人画古松, 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 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 屈铁交错迥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 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跟胡僧憩寂寞, 庞眉皓首无往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 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 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饮酒---陶潜 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 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 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 何事绁尘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