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中医国粹诗句

一、描述中医的诗句

赞中华中医药历史成就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周分医科为四种,上工下工考医官。

扁鹊言脉留后世,仓公诊籍第一篇,

韩康卖药无二价,仲景辩证精又专,

华佗发明麻醉术,董奉济厄杏林暖。

叔和脉经廿四种,葛洪炼丹罗浮烟,

甫谧甲乙定孔穴,弘景审药本草研。

雷公炮制有多种,元方诸病源候颁,

药王思邈医龙虎,王焘外台大部卷,

唐修本草世第一,鉴真渡海国医传,

昝殷妇科开山祖,道人仙方正骨传。

宋慈法医闻世界,自明妇科天下先,

慎微证类修本草,钱乙小儿有深研,

惟一铜人称国宝,宋代药局医官院。

元素脏腑辨精微,子和攻下完素寒,

东垣专主脾胃论,丹溪滋阴有新见,

乾孙神书讲痨瘵,薛氏医案后世传,

时珍采药问农樵,寿世保元有廷贤,

赤水玄珠生生子,继洲大成不一般,

景岳才高有八斗,肯堂准绳数万言,

又可瘟疫倡戾气,献可温补大宝观,

青主琴棋书画博,名医类案是江瓘,

外科正宗实功著,吴谦金鉴总纂官,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创新篇,

大椿秀才书万卷,学敏拾遗补药篇,

修园医书十六种,活血化瘀勋臣见,

还有孟河四大家,师机外治理瀹骈,

民国汇通一时盛,恽朱唐张小洞天,

后世医家更无数,中华医术代代传。

二、关于“国粹”的诗句有哪些

1. 如初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七律·送瘟神》) 8.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4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宴子春秋》) 4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4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44.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4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荀子·劝学》) 47.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4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49.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50.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1.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5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54.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5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56.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5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5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9.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62.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三、赞美古代名中医的诗句80

1、木之彬彬,非取异於人。

可宫室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捋则撷。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

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木之彬彬》宋:黄庭坚) 翻译:树木的彬彬有礼,并取不同于人。

可能宫殿就杀,打,可篷豆就摸就采摘。毛茸茸的草,不是要求显于世。

中放牧就割是鉏,中医和就剥就会干枯。 2、平生胸中医国法,尽变黄馘为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劳治。端知听讼破症尔,洞见五藏聊决之。

造化升平唯一笔,弼成尧舜垂衣日。墨客诗人慕响来,朱草嘉禾时一出。

(《登闻鼓诗》宋:毛滂) 翻译:平生心里医生国家法,全部变黄是秀眉。

力进唐虞作元氯,醉酒多多病酒怎么能治理。端知道听讼破病你,看透五脏聊决定的。

造化升平只有一笔,贺若弼成为尧舜垂衣天。黑客诗人仰慕响来,朱草嘉禾时出现一个。

3、井臼每苦烦,药食则不暇。不药得中医,默符覆器。

哦诗便无恙,乞酒宴茅舍。弥荷天地恩,性命永其贳。

饥鹰侍中辈,死矣一饱乍。顾我与君侯,更愧东山谢。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宋:晁说之) 翻译:家务常常烦躁,药食则没有时间。中医药能不,沉默符覆盖器。

哦诗就没事,请求酒席宴请茅屋。弥承受天地恩,生命永的宽恕。

饥鹰侍中等,死了一个饱忽。我与您,更惭愧东山道歉。

4、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悼秦医》宋:刘克庄) 翻译:最通晓阴阳证,在我独自不灵。有妻子拿着旧店,没有儿子学习遗经。

虫蚀抄方箱,莎生晒药庭。城里医生很少,能够珍惜你凋零。

5、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

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病中怀黄世显李宾之》明:谢铎) 翻译:十日高睡白天起晚,缓寻得中医方药。不才难道是官无事,很多病人只有接受志不衰。

门巷雪深妨碍过马,江湖岁晚更多分歧。衣冠评论现在这样,旧书灯也怀疑自己。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1、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2、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炙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 这考证很可疑。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 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3、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

《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四、有关中医的诗句

《题孙思邈真》

作者:苏轼 年代:宋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电化有奇人,首推马神医,一切一问卦、便知有甚疾。内伤加外患、一柱香皆愈。深藏功与名、事了拂衣去。

鹧鸪天·西瓜吟

炎夏寻觅消暑方,西瓜止渴胜琼浆。

含冰蕴雪沁脾肺,安定心神一日凉。

圆溜溜,色苍苍。天生白虎美名扬注。

生津养胃降虚火,半块西瓜保健康。

注: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西瓜名“天生白虎汤”。

醉花阴·从医十年

潜沉从医十春秋,岂畏人消瘦;

漫路勤为舟,研阅百卷,签纸盈双袖。

岐黄史籍实浩瀚,须精心探究;

辰光易流逝,当紧操术,增万人之寿。

三国演义中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

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

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

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

后人无复见青囊!

五、中医中有哪些诗句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玉米能防硬化症,玉米能降血压高;

荞麦降糖又降压,荞麦能防血脂高;

小米除湿能安眠,燕麦通便降脂好;

大麦消食疗腹胀,豌豆止痢疗效好;

豆类防癌有疗效,绿豆解毒疗效高;

豇豆补肾又健胃,蚕豆调和脏腑好;

百合利便调腹胀,玫瑰利肺肝胆好;

山药益肾延年寿,枸杞滋阴益肾好;

解毒壮骨蒲公英,胸腹胀痛桔梗好;

黄花通结利肠胃,清热利脏蕨菜好;

木耳抗癌素中荤,常食木耳血粘少;

胡椒祛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胃炎,辣椒祛寒焦虑少;

蜂蜜润肺益年寿,蘑菇控制癌细胞;

花生能降胆固醇,香菇存酶肿瘤消;

苦瓜消暑能清火,南瓜苦瓜防糖尿;

薯类可防糖尿病,得了糖尿薯减少;

生菜壮骨通经脉,手脚麻木油菜好;

散瘀生肌食莲藕,莲藕除烦解酒妙;

茼蒿安心养脾胃,竹笋清热消痰好;

胡萝养眼增免疫,常食胡萝感冒少;

紫茄祛风通脉络,黄瓜减肥效果好;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韭菜补肾暖膝腰;

番茄补血助容颜,番茄熟吃防癌好;

消食下气大头菜,疏通血脉菠菜好;

解毒利尿空心菜,咽炎甲肿紫菜好;

冬瓜消肿又利尿,苋菜补气通九窍;

芋头宽肠养肌肤,菜花常吃肿瘤少;

海菜含碘消瘀结,绿茶益寿肿瘤消;

止渴除烦吃甜瓜,西瓜利尿效果好;

养颜润肺吃鲜桃,风及劳瘦蚕蛹好;

肾虚无力吃栗子,苹果消食营养高;

香蕉通便解胃水,柑桔消食化痰好;

生津安神数乌梅,荔枝提神又健脑;

生梨食后能化痰,润肺乌发食核桃;

抑制癌菌猕猴桃,补气养脾吃红枣;

山楂消食健脾胃,葡萄悦色防衰老;

樱桃益脾又养颜,鸽肉食后疮疥消;

擒蛋益智要记牢,鹅肉滋润五脏好;

兔肉补中又健脾,狗肉养肾暖膝腰;

养精益气食螃蟹,面部浮肿螃蟹好;

海参补气利脏腹,补中益血鳝鱼好;

跌打损伤甲鱼血,补中益气甲鱼好;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牛羊肝名目好;

牛肉补中养脾胃,补中益气羊肉好;

牛奶补钙长身高,饭前喝汤减肥好;

盐醋防毒能消炎,红葡萄酒抗衰老;

早晨咸汤赛参汤,晚上咸汤赛砒霜;

早晨食姜温肠胃,晚上食姜赛刀枪;

吃饭不超八分饱,一切药物比不了;

一日可以不吃肉,豆制品类不可少;

主食副食调配好,粗粮六份细粮四;

副食六份主食四,植物六份动物四;

饮食文化讲科学,缺啥补啥营养高;

饮食主要二十反,注意调配要记好;

柿子反白酒中毒,柿子反红薯结石;

柿子反蟹子中毒,栗子反牛肉呕吐;

蜂蜜反豆腐耳聋,蜂蜜反洋葱伤眼;

萝卜反水果甲肿,萝卜反木耳皮炎;

芹菜反鸡肉伤元,芹菜反兔肉伤发;

香蕉反芋头腹胀,香蕉反白薯面斑;

西瓜反羊肉伤元,对虾反维 c砷毒;

花生反黄瓜伤身,苋菜反甲鱼中毒;

鸡蛋反鹅肉损脾,鲤鱼反甘草有害; 菱角反猪肉肝疼,狗肉反红豆伤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