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松.竹.梅.桃.李.杏”的诗(不少于四句)◆松 沧桑历尽古根盘, 屹立高涯鸟瞰攀; 弄月筛风迎旭日, 虚怀若谷耐严寒。 ◆竹 风骚绝唱万千年, 傲雪凌霜意飒然; 淡雅幽清盈绿筠, 高风亮节驾先贤。 ◆梅 冰肌玉骨步春来, 衔雪含霜倚竹开; 倩影疏斜妍逸瘦, 清溪细雨暗香陪。 ◆松 岁晚霜重万枝残, 松针万叶翠如鲜; 坚根抱峭兀自横, 高风亮节傲冰寒。 ◆竹 虚怀直节难随俗, 郁郁婆娑叶葱笼; 雪压霜侵何所惧, 孤高刚劲伴梅松。 ◆梅 牡丹仙艳恃宠娇, 玫瑰芳菲凌风憔; 最羡寒梅情耐冷, 傲骨冰心自妖娆。 2.松树的诗句,竹子的诗句,梅花的诗句,桃子的诗句,李子的诗句,杏松树的诗句: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竹子的诗句: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梅花的诗句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 桃子的诗句: 【庭前晚花开】 唐·李白 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结实苦迟为人笑,攀折唧唧长咨嗟。 李子的诗句: 《乐府诗集·古辞·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杏的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3.关于描写松、竹、梅的诗历年关于松、竹、梅的诗梅 花(作者:王冕) 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 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 何处寻春信?江南路渺漫。 夜深山月白,疏影隔窗看。 老干渍清霜,寒梢挂新月。徐徐暗香来,可是春机泄? 疏枝照清浅,一见兴何饶?记得春风夜,题诗过断桥。 仙子步轻盈,泠泠玉佩声。罗浮烟水远,诗梦不胜情。 冷艳凝轻露,清香度晚风。如何冰玉质,却学小桃红? 深院春无限,香风吹绿漪。 玉妃清梦醒,花雨落燕脂。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庭院春日迟,风回翠鸾舞。 谁倚玉阑干?摇动燕脂雨。 不作桃李态,山林别是春。 但令心似夷,何虑惹缁尘? 面墨已无情,岂但心如夷?昨宵疏影横,空山半窗月。 明洁众所忌,难与群芳时,怀贞岁华晚,只有天地知。 《苦竹》杜甫 唐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轩墀会不重,翦伐欲无辞。 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高松---李商隐 高松出众木, 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后, 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 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 他年访伏龟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竹 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轼)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 (宋·王安石)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苏东坡)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彦)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 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禅师)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宋)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陆游)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宋·杨万里) 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元·翁森)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回答者: xianliang_hs - 探花 十一级 12-4 20:30 修改答复: xianliang_hs,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 竹 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轼)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 (宋·王安石)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苏东坡)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彦)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 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禅师)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 4.描写竹、松、梅的古诗各三首竹 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描写梅的古诗: 王安石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