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祠为表忠观。 元丰二年,通教自杭来,见予于吴兴。 问:“观亦卒工乎? ”曰:“未也,杭人比岁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异哉,杭人重施轻财,是不独为福田也,将自托于不朽,今岁成矣,子其行乎? ”及还,作诗送之。 ”〕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 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 凄凉破屋尘凝座,憔悴云孙雪满簪。 未信诸豪容郭解,却従他县施千金。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旧的佛祠被改造为表忠观的过程,表达了对先王旧德的怀念,以及人们对忠诚、慈善行为的崇尚。 首联“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通过提出“先王旧德”与“民心”,表现出人们对于传统美德和忠诚品质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改造佛祠为表忠观的深层用意。 颔联“堕泪行看会祠下,挂名争欲刻碑阴”,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表忠观下堕泪,争相在碑阴刻名的场景,进一步体现了人们对忠诚、慈善行为的崇尚。 颈联“凄凉破屋尘凝座,憔悴云孙雪满簪”,通过描绘破屋、尘凝座、憔悴的云孙和雪满簪的景象,表现了改造前的佛祠荒凉、破败的氛围。 尾联“未信诸豪容郭解,却从他县施千金”,通过提到“诸豪”和“他县施千金”,表现了诗人对改造佛祠为表忠观这一行为的赞扬,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慈善行为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表忠观的改造过程,表达了人们对传统美德和忠诚品质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慈善行为的崇尚。 |